历史上的走西口在哪里(走西口这一历史事件指的是从山西到哪儿)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历史上的走西口在哪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历史上的走西口在哪里(走西口这一历史事件指的是从山西到哪儿)

历史上的走西口在哪里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这一首《走西口》的山西民歌,唱出了晋商数百年的悲凉和希望。

狭义的西口是山西右玉县的杀虎口,是晋商与蒙古贸易的交通关口。

1,明代的西口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朱棣把长城外的玉林卫并入大同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朝时改称右玉县。

为了防御鞑靼和瓦剌的南下,明朝修建长城,分设九边重镇,在长城的关隘设置城口。

正统三年(1438年),置大同互市口,杀胡堡互市口。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为忌讳而改成杀虎口。

但因为与蒙古的关系时好时坏,这些互市口也经常关闭。

隆庆和议开始于隆庆四年(1570年),到隆庆五年,明朝给鞑靼俺答汗封王号,开辟十一个长城口通商互市。史称俺答封贡。

隆庆和议之后,明朝与蒙古互市,设有多个互市口。

狭义的走西口,就是指经过杀虎口到蒙古进行商贸活动。

蒙古向内地输入牛羊驼马和皮革,内地向蒙古输的商品就是五花八门了,比如布匹、丝绸、棉花、粮食、盐、糖、果等等。

2,清代的走西口

康熙、乾隆年间相继击败、消灭准格尔汗国,清朝最终统一了蒙古草原。

内地与蒙古连为一体,双方的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晋商把大同东边的张家口称为东口,大同西边右玉县的杀虎口称为西口。

广义上来说,大同以西的长城关口都可叫西口。

走西口的路线主要有四条:

1)从杀虎口,经过土默特,沿黄河向西到包头;

2)从陕北经榆林,过鄂尔多斯到包头;

3)从宁夏到包头或鄂尔多斯;

4)从张家口,经过土默特,沿黄河向西到包头,这一条路线称为走东口。

这几条路线的总汇集点是包头。

3,晋商的崛起

清朝时期晋商与蒙古的贸易,产生了大盛魁、乔家等著名的晋商。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的环境恶化,几乎没有森林覆盖,荒漠化严重。再加上明末小冰河的影响,山西农民生活困苦,不得不走西口,出去打工经商。

清朝康乾时期,人口激增,造成了山西巨大的人口压力,部分人口向内蒙迁徙。

击败准格尔汗国后,清朝积极鼓励向内蒙古移民、放牧开垦。

在清朝时期,晋商通过蒙古贸易发展了起来。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