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有哪些(理论十年砥砺奋进)

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有哪些(理论十年砥砺奋进)(1)

十年砥砺奋进 交出彪炳史册的时代答卷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年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交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时代答卷

这十年,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我们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这些成就和变革,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是在解决党内突出矛盾、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中得以实现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同时从十六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十年来发生的全方位、根本性、系统性、格局性的伟大变革,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涉及从思想理论到制度文化,从发展理念到发展战略,从党风政风到社风民风等各领域。这十年,我们取得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顺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加彰显。十年风雨兼程,十年砥砺奋进。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交出了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答卷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证明了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论断的正确性。

从100多年之前孙中山先生描绘的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而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给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还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的开创性探索、超越性实践,为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性、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更多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信心勇气和经验借鉴。

交出了开创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新境界的时代答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而且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这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取得胜利后,完全能够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道路必胜的信念,使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深度。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日益焕发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十分重大。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和样板榜样,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新境界。

交出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的时代答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如今,复兴成为激扬人心的时代强音,我们向着这一伟大梦想慨然前行。我们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带动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全面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筑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根基;我国经济迈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这就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就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和精神主动。

交出了凝聚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时代答卷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同时也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十年来,我们坚定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了人类进步的一边,经世致用、推己及人的中国方案,已经为世界注入了积极稳定、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贡献了中国方案,极大增强了人类社会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心决心;我们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同时,面对世纪疫情,我们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面对生态系统退化挑战,我们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面对人类面临的贫困问题,我们提出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等等,这一切都为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风险积累了新鲜经验。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还要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力量。(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周晓军)

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既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得出的治党和执政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也深刻昭示着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更是对全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新时代的10年来,党中央以非凡的勇气和决心向全党发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动员令。使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有力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既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密码,也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我们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新时代的10年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政治方面,“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人心;在理论方面,形成了关于党的全面领导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制度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党的领导机制;在实践方面,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空前提升,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二十大同意把“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写入党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巩固和拓展已经取得的成果,持续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我们党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坚持政治建设引领

政治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新时代的10年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严峻复杂的局面,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立场不变,政治本色不失,不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抵制歪风邪气,持续坚定政治信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引领,充分发挥方向指引功能,不断净化党的政治生态,确保全党服从中央,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推动党的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同向发力

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同向发力,这是我们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理论升华。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时代的1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创新理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与此同时,我们党也深刻认识到,必须把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同时抓、共发力以支撑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的10年来,我们党着眼于长期性和稳定性来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狠抓制度完善、制度创新、制度执行,谱写了新时代制度建设新篇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同向发力的整体功能,实现两者协同推进、融合发展和良性互动,构建起长效机制,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思想和制度支撑,营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

坚持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内外结合

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给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百年栉风沐雨、淬火成钢。特别是新时代10年来,带领全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解自身存在的难题,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推动实现了党的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的内外结合,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党治理路径,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规律的认识。多次强调,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把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的重大政治判断,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党长期执政与自我革命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之间的联系,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充分尊重并切实保障人民监督,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监督,牢记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使百年大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这场远征必将充满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全党必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庄严承诺,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时刻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写作组执笔:马芹)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主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不断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一是持续深入实施“铸魂”工程,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持续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聚焦提升“一把手”政治能力,持之以恒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教育广大干部保持政治定力,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本领,强化政治执行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牢记党的宗旨。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夯实忠诚担当“压舱石”。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实施“强基”工程,突出履职能力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紧扣“补短板、提素质、强本领”工作目标,立足岗位职能职责,加大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培训主体从以领导干部为主向全员参训扩展,培训方式以上级调训、委托培训、阵地培训向灵活多样拓展,不断把“铸魂强基”的效力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长远之策,也是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之策。一要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充分发挥制度治党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把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一根本政治原则,把夯实“两个维护”的党内法规制度作为根本政治要求,聚焦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任务作出明确规定;要牢牢把握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一功能定位,将健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谋划、来部署、来推进,做到一切服从大局、一切服务大局;要以高质量立规来构建体系、推动实施、保障善治。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每项党内法规制度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二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这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内容。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尽快建立健全针对性强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确保权力在“刚性”的制度笼子里运行,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坚持精准问责,着力健全问责机制、完善配套制度,用好问责利器。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队伍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党的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在选人用人中进一步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政治把关。大胆选用干实事、破难题、谋发展,能够攻坚克难、独当一面、善于打开局面的干部,真正让那些有发展思路、有领导本领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二要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斗争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面对危机时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时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时敢于坚决斗争。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要有计划地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绿色发展的主战场、重点工程的第一线,经风雨、见世面,砥砺品格、磨炼意志,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增长才干,做到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提高斗争本领。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我们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要准确把握新征程对加强作风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始终把“严”的标准贯穿于纠治“四风”全过程和各方面,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压实主体责任,紧盯“关键少数”,立足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查隐患、治“未病”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带头转作风、治歪风、树新风。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坚决清除领导干部特权思想的“病根”,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边。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执笔:李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