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美白成分科普(美白总是无效测一测你究竟)

不知不觉就10月了,我们爱美女性网2015美妆大赏的评选阶段已经在密锣紧鼓进行中,预热阶段我们隆重推出爱美100问的H5系列。这是根据爱美微淘圈,爱美互动圈,编辑识货圈和百万微粉圈四大交互平台收集来自全国网友问题,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做深度解答,真正解决用户最核心的肌肤需求!第一期是美白篇噢~~

不少妹子刚入美白坑的时候,会被各种广告打动,自然会也求助度娘各种民间美白方法,直到现在,对于各种道听途说的方法你又信多少?下面这些你都懂了么?

有效美白成分科普(美白总是无效测一测你究竟)(1)

每天坚持美白和防晒,为什么还是白不了?甚至越用越差,皮肤都过敏了~~~~(>_<)~~~~~于是对美白产品渐渐是去信心,怀疑这行业太多水分,SO,这些腹黑的问题你知道答案吗?

1.天生黑是没得救了吗?

天生黑是由复杂的等位基因频率(Allele Frequencies)决定的,就跟你天生的智力一样。不同肤色的人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并无很大差别,但肤色较深的人黑色素细胞活性水平较高,并且储存黑色素的数量会更大。如果你周围有天生皮肤黑后来变白的,只有三种情况。第一,她其实并不是天生黑,只有可能小时候不注意防晒一直晒黑了,长大后注意防晒加美白又白回来了。第二,激素水平变化。(其实通常只会变更黑。)第三,她在忽悠你。所以美白产品最多能阻止天生黑的你变得更黑,想变成白雪公主还是洗洗睡吧(*^__^*)

2.美白成分安全意味着产品安全吗?

· 测试条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情况

实验室的“试管”条件与真实的条件会有不同。另外,实验室中数据跟踪的时间不够长;随着时间的增长,可能有更深入研究认为这些已被允许的成分有安全隐患。

· 原料安全不意味着产品安全

化妆品原料的安全评估是很严格的,包括相当多的药理和毒理测试。但化妆品成品数量繁多,对于它们的安全评估,只会做最核心的几项。产品是由各类原料组合而成。原料和原料之间的组合可能产生负面结果。

· 产品开发阶段及消费者使用阶段的不可控

国内法规目前对功效成分没有用量限制的要求。为了迎合消费者对产品快速见效的期望,厂商可能会过量添加功效成分,如果过于追求美白效果,添加量过大,会产生皮肤刺激性反应,甚至可能造成正常皮肤脱色。

3.使用带美白功效的防晒霜是不是能白得更快?

不要指望防晒霜的美白附加值有多高!第一,明确一下本文中带防晒值的美白日霜不叫防晒霜,第一功能是主打防晒的才叫防晒霜,防晒霜的有效美白成分含量偏低,相对无添加美白成分的防晒霜并无什么美白优势;第二,对于美白功效的物理型防晒霜更是扯谈,本来这种防晒霜就作为一种遮挡剂,停留在皮肤表面,还妄想美白?Anyway,防晒效果优秀和使用感舒适的防晒霜已经是很不错了,别奢望防晒霜宣传的各种抗皱紧肤美白功效!~

4.涂了立即显白的美白面霜能睡觉用吗?

一般立即显白的东东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含粉底颜料成分,这类产品是肯定不能带着它睡觉的,相当于上了粉底不卸妆。另一种是只含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在防晒霜中很常见,除了作为物理紫外线屏蔽剂,也能起视觉上对皮肤起修饰增白的作用,它本身无毒无害,带着它睡觉虽然没有什么伤害,但往往这种即时修饰明显的美白产品一般美白功效不太理想,才添加修饰物质试图欺骗消费者的期望。

5.国产美白产品哪些是良心品质?

客观地说,在全球美白科研投入实力美白专利数量宏观来看,日本领先于欧美领先于中国,当然有热爱国货的童鞋也有值得入手的国货,像双妹雪白晶润系列,自然堂雪润皙白系列,产品的配方和使用质感都是很不错的!提醒一下,朋友圈的各种“童颜神器”,各种“淘宝爆款”,而少女心未泯的要么close页面,要么close眼睛,要么直接关机,别被安利!

有效美白成分科普(美白总是无效测一测你究竟)(2)

事实上很多黑心企业的确在蒙骗消费者,然而我们总不能一竿子打死,有效的产品依然还是有的,静下心来,再苦心钻研一下根本性的问题,比如成分分析,最后这几条你都知道了吗?

1.多种美白成分组合比单一成分更好?

是的。因为皮肤变黑是一系列过程,因此要想实现全面美白,需要从5个方面着手:影响黑色素细胞生存、抑制黑色素生成、淡化已生成的黑色素、阻断黑色素传递与加速代谢、减少外源因素影响。由于一个单一的美白成分很难包揽美白的每一个步骤,所以优质的美白产品应该复合不同的美白成分。比如传明酸虽然比较多效,能同时负责“影响黑色素细胞生存”、“阻断黑色素传递与加速代谢”这两项工作,但传明酸属于“什么都能,但都不太精”的美白成分,所以日系美白产品常用维他命C复合传明酸携手合作,加强产品的美白效力。

2.成分相差无几的美白产品却贵很多的是坑人吗?

当大家买了那种零含量的美白产品却大举旗帜说媲美白光灯,傻傻地用上一个月才发觉并没有什么卵用会是什么感受呢?网络上有各种为人民服务的成分党扒出各种美白产品的成分真实性和含量,从成分角度去分析产品功效。这固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并不全面,还需要考虑成分原料的质量,制作工艺,配方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实际效果,像黛珂拥有比一般品牌更优质的曲酸原料,佳丽宝拥有最好的乳化技术等。在这里顺便帮LAMER的面霜洗白一下,虽然成分表并不华丽,可它的制作工艺是毋庸置疑的,贵也会有它贵的道理。

3.有没有最强效的美白成分这个说法?

有,它大名叫氢醌,又名对苯二酚。它能抑制酪氨酸的合成、抑制黑色素细胞,从而美白。在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它可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一直是美白效果评价的标准成分,可见其美白效力的可靠。但氢醌刺激性大,会对黑色素细胞产生毒性,过量使用氢醌会引起皮肤色素脱落出现白斑现象,并可致敏及引起细胞病变,导致各种问题产生,因此在中国,氢醌被禁止用于化妆品中。不过,氢醌可用来治疗色素类皮肤疾病,比如黄褐斑、伤口愈合后的色素沉着。如有需要,必须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日系美白产品相对靠谱一些是真的吗?

日系化妆品公司在美白的投入成本,研发时间整体的确比其他国家要更多,美白成分和技术专利同理也多出其他国家很多,像资生堂独家的4MSK,POLA独家Rucinol,佳丽宝独家的四氢木兰醇,黛珂的曲酸等口碑都是很不错的,所以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将准备走入美白坑而不知何从选择,我也会建议先考虑日系的。

5.对于集美白保湿抗衰老一体的产品值得买吗?

若某款产品能多维度真正改善肌肤,这是一款棒棒哒的产品,然而市面上能面面俱到的产品并不多,而且这种产品一般没有它自家品牌单一功效产品针对性强,毕竟它各类成分含量也不会太高。当你肌肤有多重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你渴望拥有美白保湿抗老各60分的多效产品还是美白指标85分的单性产品,这问题真的是见仁见智了。

有效美白成分科普(美白总是无效测一测你究竟)(3)

1.美白产品无效果原因有哪些?

首先要自问一下有没有做好防晒工作,防晒可是美白的爸爸,晒十五分钟把你一个月的美白工作都晒走了,反正能不晒就不晒!第二步就要追究你的产品了,如果产品根本没有半点美白成分或浓度太低,基本等同没有效果!你渴望一只洗面奶就洗出牛奶般嫩白,miss amy只能用同情对你说:亲,你被坑得太深了!再者,就是关于吸收率的问题,像洗完脸马上涂美白精华的习惯要改改了,角质层水分不足会导致美白精华分担了保湿工作,美白效果下降,只有细胞间隙的水量增加,扩大了水分子的扩散通路,细胞间隙变大,才能促进后续有效成分的吸收,所以先用爽肤水打底准是没错的!实验表明,当你使用护肤品时,正确的按摩手法可以让护肤品的功效至少增加17%!

2.不同质地的美白产品实际效果也会不同吗?

在成分浓度一样和制作工艺同水平的前提下,不同质地的美白产品理论上的美白效果是差不多的,但实际每个人都需要按自己的肤质状况选购,干皮更适合乳霜油皮更适合凝露这点就不详说了,一旦水油失衡而导致肌肤产生其他的问题,这样就得不偿失了。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在制作工艺上会有明显的不同,优质的面霜可以达到润而不腻的效果,而劣质的凝露也可能久久不能吸收,美白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3.多种美白精华叠加使用好不好呢?

首先简单说一下单一的美白成分都有各种长处短处,譬如维生素C是起还原色素的作用,而鞣花酸是影响黑色素细胞的生存,一般来说,市面上很多美白精华都不只含一种美白成分,但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某个成分会有所侧重,所以使用主打vc的美白精华使用主打烟酰胺的美白精华叠加使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并增强美白效果,但同时会更容易引起皮肤敏感,有这个想法的童鞋先做一下过敏测试。

4.美白面膜为什么一下就白了?

一,面膜本身有果酸类成分,暗沉角质脱落后感觉皮肤变白了。

二,角质层水分补充了。

三,添加了荧光剂等不良成分让你看上去“白”了。所以对速白面膜一定要小心,看看成分,如果没有果酸类成分却白得很夸张的话有可能是加了荧光剂了。

美白面膜对于补水完了以后的晒后修复效果比较好,浓度高,一周可以做一次。但如果不搭配美白精华或者面霜,也不坚持做,那效果也不是特别好的。

5.脸上无斑能用淡斑精华美白吗?

市面上一部分品牌只有一款主打美白精华,如雅诗兰黛,倩碧等,这类产品美白复合成分较多,针对色斑和还原提亮肤色都有效果;而另一部分的品牌,如SK-II,这些品牌的美白系列会区分成淡斑专用的精华和肤色去黄美白的精华,针对性更强一些,对于无斑人士,使用去黄精华比淡斑精华效果更好。然而去黄精华和淡斑精华成分都是共通的,所以淡斑精华也有一定的去黄提亮的功效,同理去黄精华对色斑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淡化功效。

只会答1-4条,你还是美白菜鸟~

会答5-10条,你是美白小达人

会答11-17条,你已经是美白专科生

会答17条以上的,你绝对是美白最强王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