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

作者简介:

Argus,车辆内外饰模块开发及质量管控工程师。

清明节假期本来打算看看上个月底发布的国产宝马X5,可找了好几家店都没有实车,不得不批评宝马的效率太慢了。但既然来都来了,怎能空手而归呢,国产X5看不到,体验一下进口X5不也一样吗,可打开门看了两三秒钟,这不就一减配版的X7吗。那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看2022款的X7算了……

宝马虽然是德国的品牌,但它的大部分SUV都不是来自德国本土,X3、X4、X5、X6、X7都是来自美国史帕腾伯格工厂。你要问这款新车跟之前的老款相比差异在哪儿,如果没有专业销售人员介绍,你真在肉眼上分辨不出来,首先就是多了一个CarLife的连接功能,其次就是车身多了碧玺灰和奥里诺科珍珠蓝灰两种颜色选择,最后就是因为上述这两个变化涨了近五万元,你说这宝马霸道不霸道。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

玩笑归玩笑,宝马X7作为一款起步价达到七位数的豪华SUV,绝不光是卖个蓝天白云的牌子那么简单,肯定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杀手锏。首先来说,X7在静态功能上有着太多的自动化,能用电动调节的绝对不让你手动调节,以此来提升驾乘的舒适性。

前排主副驾的电动功能是一样的,除了最基本的前后高低调节外,腿托还能实现膝部位置的长短和高低支撑调节,对于各种不同腿长的人来说不用担心大腿支撑不够了。

除了常规的腰托四向调节外,两侧的护翼还可以根据乘坐人的胖瘦程度来调节夹紧度。最关键的是头枕也是电动升降的,不会再让你扭着身子去拨背后的按钮。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姿势调节,所以前排双座都带有座椅记忆功能,免去了很多麻烦。不过副驾驶位并没有设计后排可调节按钮,如果你在后排想移动副驾的座椅,只有寻求驾驶侧的帮忙,点亮这个L2按钮,通过主驾座椅的按钮去调节副驾的位置。同样在主驾位置也能调节后排座椅的前后位置。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7)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8)

宝马X7作为一款大型SUV,没有盲目的去追求七座。除了最低配外,其余配置的座椅都是2 2 2布局,所以我们会在二排看到这种独立座椅布局。当然你自己如果喜欢也可以选装2 3 2的座椅布局。国内品牌来说的话,领克09、理想ONE、高合HiPhi X也是优先推荐这种2 2 2的布局。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9)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0)

虽然宝马拥有两米宽的车身,但它把宽度更多的是留给了座椅本身,以致于座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间隙。你想要从这两根扶手之间穿到第三排去,确实并不轻松写意。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1)

所以宝马X7 进入第三排的方式,还是把通道留在了侧面。这种进入方式也是非常自动化的——只需要把二排座椅肩部这个盖板一提,二排座椅就会自动向前和向上移动,给你腾出进入的空间。

这个提肩部盖板的动作并不是让人去推座椅,盖板只是一个按钮,给它输入信号就会自动一键到位。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2)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3)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4)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5)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6)

如果你真选择了最低配,想把座椅布局从2 3 2换成2 2 2,还要额外给宝马付至少一万块钱。是的,你没看错,去掉一个座位反而还要多出一万多块钱,那是因为独立座椅有滑轨、扶手等功能,扶手还可以根据手肘的位置前后滑动和调整支撑的高度,不用的时候也可以完全放下去。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7)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8)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19)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0)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1)

当然二排座椅的调节也都是标配电动调节,不过调节的功能只能从前后和靠背角度调节,要是能增加一些高度调节和腿托的功能就更完美了,毕竟X7超过五米长的车身可以媲美很多MPV,滑轨完全可以拉到最后,让二排独立座椅实现躺平。好在二排座椅能提供迈巴赫同款头枕,这点加不少分。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2)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3)

很多时候六座或七座车并不会全天候用到第三排座椅,很多车主平时都会选择把后排放倒当储物空间使用,当我们上车后如果发现后排没有放东西,又想提升二排的座椅空间,是可以使用X7在侧围上标配的按键对三排座椅一键控制,不用再跑到三排或车尾去调节那么麻烦。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4)

二排还有一个自动化的地方就是电动遮阳帘,不过并不是标配,如果需要选装,要多付接近一万块钱。还有一点不好的就是X7全系后排都不提供隐私玻璃,不像国内有些十来万的车都给你遮得严严实实。但反过来一想,一百多万的宝马都买得起,坐在里面还有什么怕见人的呢。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5)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6)

尾门设计为“天地开”,上下都是电动控制。前段时间理想汽车的老板作为X7的车主因为L9的开发也在分析 “天地开”的利弊。他说得确实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宝马X7作为全尺寸SUV,后悬留得特别长,如果是倒着进车库,假如不是一个大车位的话,停好车以后,后牌照离墙的距离应该非常近了。

如果不打开地门,离地距离太高,拿取重物不是太方便,如果想打开地门,后面的距离不够的话人是挤不过去的。所以站在国内很多停车位太小的立场上,他不建议L9也去使用“天地门”。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7)

站在工程的角度,天地门也是有一些好处的,因为一般设计天地门的车都是大尺寸SUV,尾门的尺寸特别大,需要的模具和成型设备特别大。做成分体式的天地门,可以降低开发和成型难度,同时也会减轻天门的重量,对电动撑杆和铰链寿命保护也是有好处的。尾门尺寸变小了,打开的行程也不需要太大,停车时不需要担心后面的空间太小。

如果天门能完全打开,地门的空间一般来说也是够的,除非天门比地门小很多。理想其实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天地门尺寸来组合,验证当前国内不同停车场的最佳使用模式。

当然国外很多家庭都是独栋大别墅,直接停在院子里就可以了,不像国内很多时候必须下到地下车库去,所以没有这个烦恼。

其实用不用天地门最核心的一点,还是需要考虑到成本和耐用性,组合机构越多,钱肯定越多,匹配起来越困难,如果质量不可靠,售后还会出问题。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8)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29)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0)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1)

同样在李总的讨论中也提到了X7后排的两种盖板模式,当第三排需要经常坐人时,衣帽架只能用到这种很小的盖板,就如他所说上面根本放不了啥东西。只有当第三排不常使用时,才会用到地板下面收起来的这种可以折叠的大盖板。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2)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3)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4)

为了更换这种盖板,不需要再跑到前面放倒三排座椅,只需要使用尾部侧围上的电动按钮就可以一键自动放倒,也可以控制靠背的角度。而且这种电动调节都有保护机制,不会说一碰按键座椅马上就会动,而是要停顿一秒左右才会有反应,避免座位上有人或者误碰夹伤。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5)

宝马X7除了这些自动化以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点。前脸一直是宝马比较有辨识度的地方,不过这些年因为双肾格栅造型不停的变化,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好在X7这个比例既走肾来又走心,能够凸显5163×2000×1835mm这个大尺寸车身的霸气。

蓝色的激光大灯就算没点亮时也显得炯炯有神,如果你买了最低配,也可以加两万元选装这项宝马的高科技产物。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6)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7)

高配上配备了这种蓝色高性能卡钳,选装的话需要6400元。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8)

侧窗一整圈亮条装饰,与车顶的金属行李架交相辉映,更能凸显这个接近两米高的车身的霸气。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39)

在宝马X7上,有两个7字型特征,一个是雾灯盖板造型,另一个是侧出风口。不过这可不是给X7专门设计的,X5也是长这个样。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0)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1)

宝马的内饰设计之前一直被车圈所诟病,认为没有什么特色。X7的设计还算精简,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部分,各部分的比例比较协调,没有多大槽点。整个内饰全部都是皮革包覆,包括仪表板下本体和门板的杂物兜,凸显豪华气质。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2)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3)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4)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5)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6)

X7高配车型搭载的是宝华韦健音响,当然低配加五万元也是可以把哈曼卡顿给替换掉的,这应该是这车上最值钱的一个选装。之所以开头把X5要叫成“X7的减配版”,除了尺寸和座椅布局外,最显眼的一个特征就是X5全是标配哈曼卡顿,根本不给你机会选。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7)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8)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49)

看这装饰条上面的疤痕,就知道这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原木。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0)

虽然说转向柱这里设计了一个钥匙的符号,但车辆的启动并不需要把钥匙放在这里,宝马的启动比较复杂,先要点一下启动通电,还要连续按三下才能开始自检,最后踩住刹车再点一下才是启动。就算是远程启动,也需要把钥匙连续按三下。相比座椅的自动化,这个程序确实太冗长了。方向盘上的拨片换挡并不是标配,选装需要3000元,这应该是X7上最便宜的选装功能。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1)

经典的鸡腿档用水晶做成了透明状,里面镶嵌了字母X。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2)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3)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4)

副仪表板上的杯托带加热和制冷功能。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5)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6)

很少有车型刚好把液晶屏幕和中控大屏做成一样大,X7都是12.3英寸。在使用大屏的同时,中控上还保留了足够多的实体按键。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7)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8)

麂皮的顶棚和上立柱再次体现了用料的豪华。可宝马这么豪华的车,这阅读灯还非得弄一个复杂的开关,而没有搞触摸式。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59)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0)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1)

后排的大电视凸显出X7独有的豪华行政气质,也标志着X7其实是一款既可商务也可家用的豪车,如果你想选装这款液晶屏幕,报价是三万元。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2)

第三排空间不算太大,当二排座椅调整到一个舒适的位置时,坐在三排上的膝盖空间只差一个手掌厚度的间隙了。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3)

好在第三排的侧窗视野还不错,头部明显有一个偷空间的设计,三排的侧围也是全皮包覆,跟前面两排一样都能享受氛围灯、杯托、充电接口、独立出风口等功能,空调还有专门的液晶显示屏控制。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4)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5)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6)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7)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8)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69)

X7都是标配这种可开启的全景天窗,包括第三排都能享受到。除了最低配外都有星空顶,选装又要一万元。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70)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71)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72)

总结

对于X7的做工、用料、设计、舒适感完全找不到缺点,并且它给豪华大型SUV的开发提供了许多借鉴意义。在功能上既能满足家用也能满足商务行政。如果你是宝马“运动灵魂”的忠粉,X7还有运动套装。动力上就算不是最高配的4.4T,3.0T的340马力发动机也足够满足你对推背感的需求了。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款车的硬核智能硬件基本没有,可能与当前动不动就讨论激光雷达和芯片算力的国产高端车相比,X7在科技感上确实少了点乐趣。

X7最关键的问题是出在这个价格上,你会发现宝马的营销太鸡贼了,先出一个最高规格把所有配置拉满,然后告诉大家我这所有功能都可以选装,就看你耐不耐得住勾引——

并线辅助、车道保持、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方向盘加热、HUD、换挡拨片、座椅按摩、座椅加热、全景天窗、车内香氛这些功能,好多十来万的国产车都有了,买辆一百万的宝马不可能不要吧;都买这么高规格的行政级别用车了,电动吸合门、后排液晶屏幕、后排遮阳帘、宝华韦健还是要安一个吧;都买宝马了,激光大灯和M运动套件还是要来一个吧……

最受不了的是,加装两个USB接口要收费,屏幕手势控制也要收费,高光亮条和行李架也要收费,最后你发现把这些东西选一遍后,价格跟高配差不多了。

最后还是回到X5,你会发现进口X5和 X7的内外饰设计一模一样,基本上只有尺寸和材料有区别,这也太省设计费了吧。你见过奥迪Q7和Q5长一样吗?难怪那么多人翘首以盼国产X5,既然都是简配的X7,能多省一点是一点吧,好歹还有个长轴距。

好了,按惯例给X7评个分:

bmwx7六座试驾(材料工程师评静态BMW)(73)

文|Argus

图|Argu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