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1)

在安徽省池州市有一座亭子,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曾五修五缮。

亭子于十年动乱期间被毁,遗址仍在,为东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就是梅公亭,为纪念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所筑。

在宋词如日中天的仁宗年间,正是梅尧臣靠一己之力撑起了宋诗的一片天。

故,梅尧臣有宋诗“开山祖师”之美誉。

正是他在苏东坡20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发现了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之后呈给主考官欧阳修批阅。因为是糊名制,欧阳修便问,文中典故出自何书?

梅尧臣答:为何需要出处。

欧阳修怀疑这篇奇文是学生曾巩之作,于是给了第二名。揭榜之后,欧阳修亲自找到苏东坡,问其文中典故出处,没想到苏东坡的回答和梅尧臣一字不差。

足可见梅尧臣的文学鉴赏能力。

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2)

欧阳修也曾直言,诗不及圣俞(梅公字圣俞)。

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为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司马光甚至说:我得圣俞诗,于家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王安石亦有《哭梅圣俞》:诗行于世先春秋,国风变衰始柏舟。

另外,梅尧臣还参与编著了《新唐书》,遗憾的是书未及修成,梅公就病逝于汴京,享年五十九岁。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梅尧臣的优美文笔,回顾他生平那些经典诗作。

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3)

01

他在《陶者》中写: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是梅尧臣用质朴的语言讽刺时事的,当时北宋积贫积弱,然而却有一些达官显贵十指不沾阳春水,仍就能住着豪华的房屋,作威作福。

故,这首诗也成为了千古经典。

02

在《鲁山山行》中,梅尧臣写: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小诗,意趣十足:霜叶飘落,笨熊正在攀爬大树;山林空荡,野鹿饮水于溪边。

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4)

03

在《苏幕遮 · 草》中,梅尧臣写: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唯美的词句像泉水一样在山涧中缓缓流淌,沁人心脾:眼见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日色渐暗,暮霭沉沉,连翠绿色的青草似乎也变得苍老了。

一个字:美!

04

在《东溪》中,梅尧臣写: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这是作者写家乡美景的一首诗,由于长期在京为官,深怀对家乡的眷恋,看什么都是温柔的:野鸭在岸边沉睡,满是闲情逸趣;百年老树伸展自己秀丽的枝桠,结满繁花,惹人喜爱。

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5)

05

归乡丁忧期间,梅尧臣夜里梦见了欧阳修,作诗《梦后寄欧阳永叔》: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他的灵感好像奔腾的江水,永远都不会枯竭:五更天时,梦见千里之外的你,仿佛又回到了京城;梦醒时,天已破晓,一轮弯月悬挂苍穹,满城都是鸡鸣之声。

06

梅尧臣也有豪迈的诗,在《古意》中他写: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朝内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治争斗,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贬夷陵令,于是梅尧臣作此诗以寄,尽显文人之风骨。

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6)

07

在《残菊》中,梅尧臣写: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菊花虽落,却余芬芳,隐入深丛,酣醉一场。

清觞(qīng shāng)指美酒

08

在《玉楼春》中,梅尧臣写:

“烟姿最与章台近,冉冉千丝谁结恨”

章台:秦楼楚馆,以章台柳最为闻名,为一代名媛,曾为韩翃妾,以艳丽称,安史乱后,出家为尼。

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7)

09

再给王安石的诗中,梅尧臣写:

溪如罨画水泱泱,刺船静入白鹭傍。

菱叶已枯镜面凉,月色飞上白石床。

罨画(yǎn huà):色彩艳丽的画

刺船:摇船。传春秋时,成连教伯牙学琴三年,伯牙情志仍未能专一,于是用船把伯牙送到荒僻无人的岛上,让他从自然界的音响中悟得琴理。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呈现出了溪水、乌篷船、白鹭、菱花、月色、玉床等景致,画面感强烈。

10

在《答中上人卷》里,梅尧臣写:

“夜来新霁月,清吐万里辉”

夜里新月冉冉升起,向大地洒了一片清辉。

霁月(jì yuè)指明月

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8)

11

在《梨花》中,梅尧臣写:

“月白秋千地,风吹蛱蝶衣”

蛱蝶(jiá dié)指蝴蝶。

12

在赠友人的诗中,梅尧臣写:

月沉沧海底,星陨太微边。

莫恨终埋没,文章自可传。

13

在《悼亡诗三首》中,梅尧臣写: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公元1044年,梅尧臣与妻子谢氏乘船返汴京,七月七日至高邮,谢氏死于舟中。这首诗为梅尧臣悼念亡妻之作。

文笔隽永七绝(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9)

14

在《春寒》中,梅尧臣写: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这首诗作于庆历六年春,梅尧臣的妻子刚刚过世,诗人支持范仲淹和欧阳修的改革,此时也遭到打击,所以心情颇有些低落。

梅尧臣一生存诗3000余首,著有《宛陵集》,曾与欧阳修一起推动了古文运动,功绩非凡,为后世之楷模。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