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贾府为何会败落(红楼梦中贾府衰亡能不能挽救)

贾府是怎么衰败的,红楼梦的悲剧有没有办法避免?这是经常萦绕在红楼梦读者心头的两个问题。很显然,贾府如果不败落,自然就不会有后面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及其他人的悲惨结局。

要探究贾府衰败的原因,首先要从贾府曾经自发的一次“救亡行动”谈起。

元春省亲之时,正是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际,可谓是贾府的巅峰时期。

只是,自从元妃省亲后,贾府就开始走下坡路,至七十五回时,连贾母常吃的“红米饭”都得可着人头做了,一点富余的都没有,可见贾府确是日渐窘迫。

其实早在之前,贾府内的有识之士们就已经看出了危机,并尝试过挽回。

在第五十五回,凤姐因病无法管事,探春成为了贾府执权柄者,她于是牵头掀起了红楼梦书中一场著名的大观园变法行动——探春改革。

新版红楼梦贾府为何会败落(红楼梦中贾府衰亡能不能挽救)(1)

“探春远嫁”剧照

大概的措施有两点:

一是先从大观园里的“权贵”们开刀。

探春下令免掉了宝玉、贾环及贾兰等人每月私学里吃点心买纸笔的八两银子,也免掉了姑娘们每月二两银子的脂粉钱。

二是对大观园进行分段包片,将花草树木、稻田菜畦等对应的土地一一分配给府里的婆子们。

各片区的产出,由婆子们孝敬一部分,剩下的则由婆子们自己得了,贵人们省了管理费用不说,还能得点上供,婆子们也得了多余的出息。

从这两条来讲,晃眼一看,似乎也就是“开源节流”,无甚出奇,甚至显得有些儿戏。贾府家大业大,这么一改,每年不过能省个五六百两银子,于贾府这等庞然大物而言,实是可有可无。

其实不然,这个改革,大有文章。

第一条暂且不谈,不外乎削减开支,关键是第二条,诸位有没有眼熟,这正是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版红楼梦贾府为何会败落(红楼梦中贾府衰亡能不能挽救)(2)

人民群众认真听讲“承包制”

毫无疑问,此举定能极大地解放大观园婆子们的生产力,因为三百年后的土地承包制确实取得了成功。

如果从另一个方面看,比如将大观园视为整个明王朝,将婆子们视为各地督抚,那么,这条措施则直指税制改革。

这条措施如果再加上转移支付和预算编制,几乎就是现代分税制的雏形。

所以,敏探春这个“大观园改革”,绝非作者们的闲笔,而是他们也在思考明亡的问题,并试着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解放生产力并改革税制。

或许他们并不具备我们今天的知识储备和眼光,但他们也一直在试图寻找着解决明王朝问题的方法,并且似乎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探春改革这段,有一段极长的脂批,全文如下:

噫!事亦难矣哉!探春以姑娘之尊,以贾母之爱,以王夫人之付托,以凤姐之未谢事,暂代数月,而奸奴蜂起,内外欺侮,锱铢小事,突动风波,不亦难乎!

以凤姐之聪明,以凤姐之才力,以凤姐之权术,以凤姐之贵宠,以凤姐之日夜焦劳,百般弥缝,犹不免骑虎难下,为移祸东吴之计,不亦难乎!况聪明才力不及凤姐,权术贵宠不及凤姐,焦劳弥缝不及凤姐,又无贾母之爱,姑娘之尊,太太之付托,而欲左支右吾,撑前达后,不更难乎!士方有志作一番事业,每读至此,不禁为之投书以起,三复流连而欲泣也!

“奸奴峰起,内外欺侮”,八个字就道尽了明末的内忧外患。

接下来批注中“士方有志作一番事业,每读至此,不禁为之投书以起,三复流连而欲泣也!”

其意为“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投书而起,恨不得大哭一场。”

脂砚斋之愤怒、不甘与悲哀等诸般情绪,在这短短几行批注中,跃然纸上。

新版红楼梦贾府为何会败落(红楼梦中贾府衰亡能不能挽救)(3)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我读明史或明代小说时,桩桩见闻、种种迹象,都表明在晚明时期的江南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民阶层,并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这一点,包括在明代《金瓶梅》里所描绘的市井文化和生活中,也有所体现。而明末江南复社中人及张岱等人的一些作品文集中,更是敏锐地觉察到了晚明这种社会性的变化。

明末的士人们,也在思考,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展望。

由于皇权在晚明的进一步衰落,明初捆绑在全社会身上的枷锁一一打开,人民的人身自由和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一场类似西方“文艺复兴”的思潮正在晚明社会的各个层面酝酿。

比如戏曲、白话小说的兴起,比如王阳明心学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再比如海外商品、科技及思想的大规模涌入。这一切说明,晚明是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个最好的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破茧成蝶进入新时代前的最后一夜。

新版红楼梦贾府为何会败落(红楼梦中贾府衰亡能不能挽救)(4)

《金瓶梅》彩绘示意

可惜的是,清廷的铁蹄打断了这一进程,不能不让人为之遗憾。

历史没有如果,历史即是真实。尽管清初人们不得不剃发留辫,但是,明末思潮鼓荡起的冲天巨浪,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平息。

这些探索性的思考,纷纷反映在明末清初的各种艺术作品之中,红楼梦中探春改革这一节,便是余波。

贾府的衰落,有很深层次的原因。

其中有产生于内部的制度性缺陷,比如贾府体制下养了大量无用的食利阶层(公子小姐高等丫鬟)、又有如赖大这般高级奴仆贪腐主家财物等等。

有个典型的案例。

贾芸,本想谋个差事,结果好几次差事都被人抢了。后来经人指点,贾芸去借了15两银子,买麝香冰片孝敬琏二奶奶,才得了一个采办花木的差事。买花木府里给了200两,贾芸却只花了50两,剩下150两便落在自己腰包里。

贾芸为何这么做?因为别人都这么做。

因为他不巴结凤姐就没法做事,因为为贾府办事得点好处已成了“成例”,这是真正制度性的缺陷。

这样的贾府,岂有不衰落的道理?

贾府,不只一个贾芸,而明朝,也不只一个贾府。

探春改革,是作者对明朝的一种制度改革设想,算是寄托了作者们的美好愿望,只是已经没有机会实践了。

内有硬伤,对外,贾府也是穷途末路。

乌进孝年底交租,钱粮年货较之往年,已是少了许多,但即使如此,清单上的物事之多,也让人直面感受到明代贵族和官僚盘剥之重。

荣宁二府一共还剩八九个庄子,其中有两个还报了旱灾,贾府收入比之以前差了不少。

从乌进孝对话,我们可知贾府原本不止这“八九个庄子”,少了的庄子哪里去了呢,原文没说。但其实也不难猜,明朝此时已是烽烟四起,战火纷飞之下,贾府各地的庄子受到波及也属正常,佃户们不是死就是跑,庄子自然也荡然无存。

新版红楼梦贾府为何会败落(红楼梦中贾府衰亡能不能挽救)(5)

清代红楼梦彩绘乌进孝进贡示意

贾府之衰败,折射出明末时的天下大乱,否则,偌大的府邸,岂有如此迅速败亡之理?贾府最终黯然收场,也是真正应了“与国同休”这个词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制度性缺陷”一直是各种组织团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企业也好,国家也罢,体制长期僵化,必会积弊丛生,这是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因此,一个有活力的团体,需要不断审视自我,要敢于举刀自向,剔除团队中滋生的不合理因素,方能持续保持团体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如果任由“制度性缺陷”长期侵蚀团队机体,其危害在和平久安时尚不会显形,一旦如贾府那般遇到外部形势剧烈变化,则悔之晚矣。

生死存亡之道,不在最后的搏命一击,而在日常的防微杜渐。

探春改革,终究无力回天,贾府,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亡,当荣宁二府沉浸在安逸之中不思进取时,其最终命运就已经注定。

红楼梦一书,博大精深、贯通古今,一些深藏在书中的蕴意,即使放在今天,也有强烈的现实借鉴意义。

新版红楼梦贾府为何会败落(红楼梦中贾府衰亡能不能挽救)(6)

红楼梦古本

结尾处,奉上诗词一首,以作本期总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请记得点个赞,谢谢!)


文章推荐重磅深度大文:《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

深度解析:红楼梦姽婳词和芙蓉女儿诔究竟在隐喻什么?

深度解析:红楼疑云,“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究竟在说什么


特别声明:本文中内容多为开创性学术观点,版权已作登记及受到保护。非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引用本文中内容(头条用户进行原文转发、分享不受此限),更不得用于营利性经营活动,违者本人和有关部门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及赔偿,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