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嫌弃工资太低反被索赔八十万 男子索赔181万被驳回

飞行安全是民航业的重中之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男子嫌弃工资太低反被索赔八十万 男子索赔181万被驳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男子嫌弃工资太低反被索赔八十万 男子索赔181万被驳回

男子嫌弃工资太低反被索赔八十万 男子索赔181万被驳回

飞行安全是民航业的

重中之重。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民用航空器

机组人员受到酒类饮料、

麻醉剂或者其他药物的影响,

损及工作能力的,

不得执行飞行任务。

11月8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发布一起典型案例:一名机长因在驻外期间聚餐饮酒,被航空公司作出停飞降薪处罚,该机长不服公司决定,经历仲裁和起诉均被驳回。

据上观新闻,事情发生在2019年11月,叶某作为某航空公司航班机长,带领所在机组人员在驻澳大利亚墨尔本期间外出聚餐,且有饮酒行为。次日,该机组通过航前酒精检测后完成航班飞行任务。

事发当日,网上就出现关于航班机务组驻外期间聚餐饮酒的严重负面舆情。数日后,叶某在接受公司调查时,先是否认有外出饮酒,后写下《检查书》承认此事。公司认为,叶某的饮酒行为违反单位规定,据此作出对其停飞36个月,免去高级飞行管理职务等处分决定,并按每月2480元支付其停飞期间基本工资。而此前,叶某的月薪在11万元左右。

2021年,叶某针对该处罚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停飞至今的工资差额181万余元。他认为,公司规定机组在起飞前12小时内禁止饮酒,自己饮酒时距离起飞时间超过12小时,全机组也都通过了航前酒精检测,因此并未违反规定。2021年5月25日,劳动仲裁委作出裁决:对申请人的请求事项不予支持。叶某不服裁决,诉至长宁法院。

被告某航空公司辩称,叶某于2019年4月签署了《飞行人员廉洁自律承诺书》,其中第12条载明“做到严格遵守驻外管理规定,驻外期间禁饮含有酒精的饮料”。同年9月,公司下发通知,再次强调机组成员需严格遵守驻外管理规定。叶某在明知已违反规定的情况下仍一度试图欺瞒,给公司处理相关舆情造成不良影响,公司依章处罚并未违反法律规定。

长宁法院审理后认为,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叶某作为机长,明知禁令仍违纪饮酒,对航班的飞行安全构成重大隐患,并造成严重的负面舆情,已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事后,叶某还串通其他涉事人员隐瞒违纪事实,对抗调查,该行为已明显违背了最为基本的诚实守信原则。

法院指出,本案中,公司因劳动者违纪事件对其进行了相应停飞等处理措施,系审慎适用企业用工管理权,处理措施合理合法。在提起仲裁前,叶某已经暂停执行飞行任务较长时间,未向公司提出过异议,故公司按照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其停飞期间工资,并无不当,法院最终驳回了叶某全部诉讼请求。

全球机组人员

饮酒事件屡有发生

在各国的民航业中

对机组人员饮酒

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一旦有人违反

处罚将会非常严厉

尽管如此

仍有个别人“以身犯险”

2022年3月31日,四川航空一名外籍机长在执飞航班前的酒精测试中,未能通过,造成航班更换机组执行。事后,四川航空对其罚款8万元,并停飞半年。四川航空一名机长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公司规定执飞普通航线时,起飞前8小时内不能饮酒。但执飞高原(1524米以上,2438米以下)或高高原(2438米以上)航线时,公司规定起飞前24小时以内都不能饮酒,这是因为高海拔会导致人体缺氧、反应力下降。

在英国,饮酒驾驶飞机被视为重大事件。2018年11月29日,英国伦敦西部刑事法院以执行飞行任务前在呼气测试中被查出酒精大幅超标等为由,对被控违反英国运输相关法律的日本航空副驾驶员实川克敏下达判决,处以10个月监禁。

2019年12月10日,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解雇了一名“饮酒机长”,该机长在11月一次执飞前,被查出体内含有酒精。据悉,当时因这名机长饮酒,共造成了4班飞机延误,延误时长超1小时,共有两千名乘客受到影响。

综合东方网、上海新闻广播、上观新闻、海外网、新华社、央视财经、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 新闻晨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