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二桃杀三士(实乃社会中小人常使用的伎俩)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

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号称“齐国三杰”,这三人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三人曾义结金兰,关系也是相当的好。老大公孙接曾因打死一只猛虎而救下国君;老二古冶子跳进奔腾的河中,拼命杀死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老三田开疆奉命讨伐徐国,出生入死,斩名将数名,俘虏敌军5000余人,吓得其国国君忙俯首称臣、递纳降表,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是望风投降。因为这三兄弟勇武异常,深受齐景公的赏识和偏爱。

怎么看待二桃杀三士(实乃社会中小人常使用的伎俩)(1)

搬弄口舌的晏婴

时任齐国的相国晏婴屡屡担心这三人功高震主,又恃才傲物,思虑三人势力过于庞大,便秘密建议齐景公除掉这三人。然而,齐景公非常爱惜这三员猛将,一直对晏婴的建议没有表态,但晏婴要杀掉这三人的心思,一直不曾断绝过,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怎么看待二桃杀三士(实乃社会中小人常使用的伎俩)(2)

齐景公

适逢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款待,齐国三杰和相国晏婴也来作陪。席间,晏婴看这三兄弟佩剑而立、神态倨傲,愈发反感,杀他们之心更甚。遂心生一计,便向齐景公建议,说桃园的桃子熟了,可以摘几个桃子用来解酒,于是晏婴自告奋勇地前去摘桃,满园熟透的桃子,晏婴只选了六个相对比较大的桃子,然后拿回来展示给齐景公。

怎么看待二桃杀三士(实乃社会中小人常使用的伎俩)(3)

齐国三杰

当时齐景公还很纳闷,问晏婴,这么大的桃园怎么只摘了六个桃子呢?晏婴撒谎说,其余的桃子还没熟,就先摘了这六个。于是,鲁昭公和齐景公一人一个桃子,鲁昭公说晏婴和叔孙诺乃齐国的肱骨之臣,理应一人分一个桃子,这时盘子里还剩下两个桃子和齐国三杰。

怎么看待二桃杀三士(实乃社会中小人常使用的伎俩)(4)

笔杆子有时比枪杆子厉害

晏婴看时机成熟,就挑唆到,还剩下两个桃子,你们谁功劳大、谁就先吃吧,老大公孙接当仁不让地拿走了一个桃子,老二古冶子看老大拿走了一个桃子,也上前毫不客气把剩下的桃子拿走吃了,老三田开疆看着空空的托盘,仰天长叹、手扶佩剑,说我田开疆杀敌无数、威名远扬,不曾想因为一个桃子而受此侮辱,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怎么看待二桃杀三士(实乃社会中小人常使用的伎俩)(5)

公孙接、古冶子、田开疆

言毕,拔剑自刎而死,齐景公和鲁昭公大惊失色,制止不及。这时晏婴又假惺惺地出来挑唆到,田将军一生功劳甚巨、曾有功于齐国,怎么会因一个桃子而自戕呢?

转而望着老大公孙接和老二古冶子,说你们三兄弟曾义结金兰,怎么会因为一个桃子而无视兄弟感情呢?老大扔掉手中的桃核,羞愧地说,是我对不住三弟呀,遂羞愤自刎。老二古冶子,看着大哥和三弟的尸体失声痛哭,说我三兄弟曾说过同生死,既然你们都已经死了,我又有何面目苟活于世间呢,说着也拔出佩剑摸了脖子。

怎么看待二桃杀三士(实乃社会中小人常使用的伎俩)(6)

经典咏流传

三兄弟相继而死,鲁昭公大惊失色,说这乃是齐国三杰、勇武过人,就因为一个桃子就这么死了?齐景公看着晏婴沉默不语,随即长叹一声。

晏婴看目的达到,随即站起来说,这三人虽勇猛过人,却都是有勇无谋之辈,想我齐国堪比这三人的勇士不下十几人,死了就死了吧,来、我们继续饮酒。

“二桃杀三士”是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其搞笑情节犹如儿戏,居然谈笑之间就被人轻易地利用而自戕身亡,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拿枪杆子的不如拿笔杆子“,晏婴看似是为齐国深谋远虑,其实也是为自己以后的专权,埋下伏笔。

怎么看待二桃杀三士(实乃社会中小人常使用的伎俩)(7)

电视银幕上的齐国三杰

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各类商业性的大公司、小老板,也不乏有玩弄此类权术之人,把老板身边开国立业之臣,利用分红、股权等,把他们一个个地搞掉,尤其常见的是,利用年底现金分红的机会,巧妙地使用杠杆来撬动看似“铁三角”的关系,使之相嫉、相恨,从而产生裂缝,来达到自己人生理想之追求的目的。

怎么看待二桃杀三士(实乃社会中小人常使用的伎俩)(8)

现实中故事经常上演

任何时候,都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说,尤其是在职场逐利的前提下,有人形容是看不见的硝烟。其实,任何时候玩弄权术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毕竟能躲过正面的子弹,却躲不过背后射来的暗箭。二桃三士、悲剧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