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

过生日的习俗起源于何时?在南北朝之前根本没有过生日这样的说法!那么过生日祝寿的三种来历哪种最靠谱呢?

如今人们庆祝生日的方式五花八门,甚至一顿生日宴花费数万,实在是烧钱啊,而“小国寡民”的我们则是预备一桌丰盛的酒宴,订上一个蛋糕来庆祝一番,当然给老人祝寿要隆重一些!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1)

那么过生日的习俗起源于何时呢?

一般来讲有三个说法,第一种在秦朝末年就出现了雏形,但是并不叫“过生日”和“祝寿”,第二种带有神话色彩的“八仙祝寿”,和张果老这个老寿星有关!

第三种和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父子有关!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2)

先说最早的一种,虽然南北朝之前并没有过生日的记载,但是在此前就出现了庆祝出生的方式了!

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的儿子曾经在自己的生日那天摆佛事庆祝,梁武帝萧衍是佛教忠实信徒,是历史上“三武兴佛”之首。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煓(刘太公)和卢绾的父亲是结拜兄弟,二人关系很好,恰好二人在同一天都得了一个大胖小子。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3)

邻居们得知后觉得这俩老头真的是很有缘分,于是买上礼物纷纷去庆贺,俩老头很高兴,准备酒肉款待前来庆贺的邻居们,这也是“生日”的最早雏形!

第二种,是神话传说中的“八仙祝寿”!

八仙中的张果老自称出生于上古尧帝时期,他喜欢倒骑驴,吃了鲜果之后飞升,和自己的毛驴都得以长生不老,这是他在觐见唐朝皇帝时自己说的,老张这话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4)

众所周知,尧帝生活在夏朝之前,也就是公元前22世纪,而唐朝是在公元7世纪才开国,两个时代相差2900多年,也就是说张果老见到唐玄宗时已经快3000岁了!

奇葩的是,张果老一本正经的自我介绍之后,不只是张果老洗脑洗的好还是唐玄宗鬼迷心窍,他居然信了。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古代皇帝都希望长生不老,唐玄宗又看着面前的张果老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像极了传说中的寿星佬,相信他的话也就可以理解了,而且皇帝还为他举办寿宴,可见张果老逃脱不了打着过生日的幌子“骗吃骗喝”的嫌疑!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5)

除此之外“八仙祝寿”也是一种说法,说的是古代一个年轻人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得了重病就要死了,如果他死了就没人养活老母亲了,他十分难过。

就在这时候,有个人告诉他:你再忍忍,多凑合几天日子,几天后就有八仙来到此地,你可以凑钱买一些酒肉款待他们,你的病也就痊愈了!

年轻人半信半疑,但是为了能活下去,死马当成活马医吧,于是照做!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6)

结果过了几天真的有八仙来到此地,帮助年轻人治好了病,也拯救了一个家庭,八仙临走时告诉年轻人:今天是你的重生之日,以后每一年的今天你都要摆上酒宴庆祝,自然得以长寿。

于是这一习俗流传下来,每一年的今天,少年都要摆上酒宴请客吃饭来庆祝自己的“重生之日”。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7)

于是乎这一习俗也就成了生日的来历!但是这是神话故事,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向往和美好祝愿罢了。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生日来历的一种说法。

第三种可信度最高,因为是有史书记载的!

唐太宗在自己生日那天曾对大臣们发出感叹:今天是我出生的日子,都在为我庆祝,但是我很难过,因为我出生的这天也是我母亲的受难日啊!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8)

众人听到这句话都十分伤感和佩服!(唐太宗李世民原话:奈何以劬劳之日,更为宴乐乎?)

唐太宗李世民感恩母亲,自然让后人佩服之至,但是他的重孙子唐玄宗就比较“腐败了”。

唐玄宗时期,宰相张说为了拍皇帝的马屁,提议将唐玄宗出生的八月5日(公元685年公历九月8日,农历八月5日)定为千秋节,这一天大臣都要给皇帝送礼,摆下宴席庆贺,同时这一天也是中秋节的来历。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9)

宰相张说趁热打铁,对皇帝提议要将庆祝出生的方法在民间普及,每个人都要在生日这一天庆祝一下,没想到唐玄宗居然答应了,于是一个“劳民伤财”的节日诞生了!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李亨和父亲的做法如出一辙。

他出生于九月初三,而父亲出生于8月初五,他采取折中的方法,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自己和父亲的生日,这一天普天同庆,于是乎爷俩的生日也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过生日是哪里发明的(过生日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10)

实在没想到李隆基和李亨这爷俩确实能折腾,连自己生日都能改时间,更牛的是,他俩居然借着过生日的噱头整出了一个延续千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不得不说,这爷俩手段实在是高!#创作挑战赛#

欢迎大家有空常来“书看了吗”坐坐,看故事,聊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