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大名楼的诗句(古代四大名楼以及流传千古的诗句)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或用来军事所用,其中最出名的有四个,分别为: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山西运城鹳雀楼这四座楼都是以诗文闻名的楼阁,都有着为人所熟知的千古诗文佳作,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关于三大名楼的诗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关于三大名楼的诗句(古代四大名楼以及流传千古的诗句)

关于三大名楼的诗句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或用来军事所用,其中最出名的有四个,分别为: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山西运城鹳雀楼。这四座楼都是以诗文闻名的楼阁,都有着为人所熟知的千古诗文佳作。

一、黄鹤楼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昔人已乘黄鹤去”,相传曾有仙人在此楼乘黄鹤登仙,因此被称为黄鹤楼。

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当时是三国东吴孙权修建的军事楼,用来瞭望守戍,此后又经历朝历代重建。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

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岳阳楼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最早是东吴的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

李白来到这里,写下《留别贾舍人至二首》,诗里有“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的描述,岳阳楼由此定名。

八百里洞庭,水势浩大,有着“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称赞。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临洞庭,吞长江,气势雄伟,自古以来很多文人都曾登楼留下很多诗词佳作。杜甫有《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李白、白居易等人也都有留下诗作。因北宋岳州知州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流传千年,这也是岳阳楼最出名的名篇佳作。

当年,滕子京让范仲淹作文时只是让人送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让他看画作文,范仲淹并没有去过岳阳楼,但《岳阳楼记》惊艳了时光。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了洞庭湖水波壮阔的浩荡气势,“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白天阳光灿烂,水天一色;晚上月明星稀,月光一泻千里,静止的月亮好像一块沉着的玉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虽身居江湖,仍然心忧国事,这也是范仲淹一生的准则,他一生光明磊落,以天下为己任,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三、滕王阁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地处赣江东岸,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的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

李元婴就是李渊在当太上皇期间生的最小的儿子,被李世民封为"滕王"。李元婴从小就受到父母兄弟的溺宠,变得骄奢淫逸,在他的封地滕地大兴土木建立了第一座滕王阁。当时李世民已经去世,是唐高宗李治担任皇帝,李治对这个皇叔很不满,把他贬到苏州,不久又转到洪州担任都督,在这期间李元婴又召集能工巧匠修建了一座滕王阁,就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随后,李元婴又被李治警告改任隆州刺史,他却不以为意,又修建了阆中滕王阁。

滕王阁的诗词有很多,但是相比王勃这篇一挥而就的散文,都逊色了不少。《滕王阁序》全文773个字,包含了几十个成语,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辞藻华丽,被称为天下第一骈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美不胜收,是历来公认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渔舟唱晚四个字如同一幅画。

这篇每一句都堪称是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篇散文真是写出了无限风采,也让滕王阁得以扬名天下。

四、鹳雀楼

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始建于北周时期,当时宇文护为了镇守蒲州,在蒲州西面的黄河东岸建造了一座戍楼,作军事瞭望之用,由于经常有鹳雀栖息在上面,人们称为鹳雀楼。在元初成吉思汗进攻中原时毁于战火,只留下故址,明初因为黄河泛滥,故址也被淹没,不知所踪。在现代,重建鹳雀楼的项目被提出,直到2002年,新的鹳雀楼才重新建成,但已不是当年的古楼。

2003年,鹳雀楼获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在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鹳雀楼楼赏景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负盛名,当时只有16岁。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全诗四句二十个字,用词非常简单,却写出了山河广阔,气势磅礴的景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尽远方景物,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含意深远,包含着朴素哲理的议论,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也是鹳雀楼最有内涵的宣传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