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用语多担是什么梗(饭圈吵架喜欢用)

饭圈用语多担是什么梗(饭圈吵架喜欢用)(1)

大家在微博上、百度上、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吵架说:“你们这群乌合之众”。慢慢的“乌合之众”这四个字就似乎有了贬义,变成了贬义词。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就要给大家好好解释一下“乌合之众”到底是什么意思!

“乌合之众”这个词来源于一本书,书名是《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作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这是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

饭圈用语多担是什么梗(饭圈吵架喜欢用)(2)

勒庞,是一个活在100多年前的人,出生于1841年,去世于1931年,活了90岁。所以他经历过1848革命,1870年的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见证过十月革命,所以他见过的事情太多了,所有那些壮烈的、恐惧的、血腥的大事件他都经历了!

那么这本书呢原来就是叫做《群众心理学》,听上去不是那么吸引人。可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突然被翻译成叫《乌合之众》了,很吸引人对吧!

可是为什么我们翻译过来会叫做乌合之众的?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经历了一段岁月,群众运动过多,那可能就给一大部分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从而让他们在继续讨论群众运动的时候就用了一个贬义词,接下来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内容简介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特点,而统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体的这些特点建立和巩固自身统治的。首先,群体是什么东东?

那不是说一群人在一起就一定是群体,比如坐高铁,一车厢人就是一个群体!那个并不叫做群体群体,勒庞所指的群体特别是有心理群体的意思。就是说一群人在目标情感观念上有了一个共同的方向,那这时候不管它是一大群人,还是几个人都可以叫做勒庞式的群体。

比如现在,我们全国人民都分享着疫情所造成的焦虑,我也很焦虑,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惊悚的消息。没有经过思考也没有验证就随手转发出去了。就是因为我们的情绪焦虑是往一个方向去!

还比如,选举国家的选民。就这些选举国家的选民也经常是乌合之众,不是有些人想象的特别的理性。具体的例子,大家可以参考英国的脱欧,有很多英国人都是在已经投票以后才去搜索欧盟到底是什么,在这之前,他们只是知道欧盟,而不知道英国与欧盟的具体关系!

饭圈用语多担是什么梗(饭圈吵架喜欢用)(3)

群体的一般特征

因为勒庞这本书里有很多话是重复的,所以就有很多人引用!“ 群体中的个人是没有智商的”“群体只接受暗示的影响”“对于群体来说数量就是正义”“一个民族的精神是非理性的”“群体中的个人都是把IQ卡,EQ卡通通交出来的”等等!

勒庞说:大事件下的群众容易被暗示,他只能进行形象思维,复杂一点点的逻辑思维他也懒得去查证,很容易相信,那如果谁善于通过暗示形象情感去打动群众,他就有可能掌握去掌握群众!

比如之前武汉有一位作家。它可能就是被隔离了,有些苦闷,然后写了一个日记。里面就写到:“他的医生朋友从殡仪馆发来的照片,满地都是无主的手机。”这里就有暗示了,意思就是说有很多人去世了,被火化了,却没有人管他们的遗物,扔的到处都是!

这位作家也并没有贴出来所说的照片,然后很多人就开始传播!许多自媒体把她的文章转发了,并配上了一张满地堆放着旧手机的照片。

饭圈用语多担是什么梗(饭圈吵架喜欢用)(4)

如果你仔细的去想一下,不可能有那么多堆积如山的手机吧。但是很多人就是相信了。因为文字和图片共同发挥了暗示作用。于是很多人就在那里骂妈说怎么能这样对待逝者。到最后一查证这张照片是假的。

至于那位作家也一直没有拿出他说的那张照片,反而是继续把和质疑他的人吵架,越吵越有情绪,结果把所有攻击他的人都归类为“左”!

乌合之众不认真看《乌合之众》

如果我们只是拿那些流传在网上的勒庞的语录,翻来覆去翻烧饼,那么我们就变成了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因为勒庞说对待群众说话,就是要使用简单形象生动的语言,刚刚有人就拿那么几句话来对我们进行传播。

我觉得如果认真的看完这本书,会让自己产生一种谦卑。不会拿着一本书就去说别人是乌合之众,好像只有自己不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一定的勇气,不随大流,有一些冷静的判断。

有不少人读完勒庞这本《乌合之众》之后就会化身指点江山,鄙视人民群众的中二青年。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模样。其实吧,并不是说你读了本《乌合之众》,你自己就不是“乌合之众”了。如果你读《乌合之众》仅仅是为了鄙视别人,那对于你自己并没有什么提升,所以说还是要多读书,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