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去的厦门大学(最美校园之厦门大学)

美景校园有诸多,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榜上有名,但最美大学争议最少的恐怕是厦门大学,海景房和阳光沙滩、文艺隧道不一而足。更为赞叹之之处在于,这里的米饭不要钱。

厦门大学是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独资创建,遭遇商业危机之时一度甩卖多座办公楼坚持办学,“宁要厦大,不要大厦”,凭借一己之力把厦门大学建设成为“南方之强”,令人敬佩不已。

人生必去的厦门大学(最美校园之厦门大学)(1)

海边度假村(思明校区)

2008年前后,物价出现一波涨幅,时任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无意中看到贫困学生捡剩饭吃的情景,为了照顾学生自尊,他没有当面提供帮助,而是别开生面的拎着一袋大米去开校长办公会,这次会议为学生们带来免费米饭。为了配合免费米饭,朱崇实还规定食堂要提供免费菜汤,并且不可以是“洗锅水”,汤里要有菜。他的理想计划是,家境贫寒的学生即便一分钱不花也可以在厦大填饱肚子。

此后,厦门大学又陆续免费供给学生瓶装水和卫生纸,在当时不被一些人理解,认为是浪费,没有必要。朱崇实坚持一个理念,“给学生最佳的,他们也会去追求完美的事物。”

2017年朱崇实离任厦大校长。2021年厦门大学深圳校友会宣布,今后十年将为母校所有在校生的米饭和矿泉水买单,可以说完整的继承体现了朱崇实的这一理念,为自己过上好日子,也为别人提供帮助。

厦门大学官方表示,大约有四万名在校生,提供一年免费米饭和矿泉水需要666万元。这或许就是颂恩楼所表达的暖意和传承———嘉庚精神:忠公、诚毅、勤俭、创新。

朱崇实老校长仍在发挥余热,现任福耀科技大学校长,是大名鼎鼎的福耀玻璃老板曹德旺出资100亿创建的民办大学,位于福州流州岛。

人生必去的厦门大学(最美校园之厦门大学)(2)

良辰美景蓝天海

大多人有了钱,便奔向奢华生活,无可厚非,正因为如此,少数人才更令人敬佩。陈嘉庚17岁前往新加坡经商,经营米店和菠萝罐头厂,后种植橡胶,开办橡胶制品厂,拥有财富后回乡兴办教育,报效国家。当年,其父陈杞柏经常慷慨解囊,捐助医院和学校,这些善举深深的影响着他。

1894年,20岁的陈嘉庚以打算结婚用的2000块银元,在家乡办了私塾,这是他兴办教育的开端。1912年,陈嘉庚再度回到家乡,看到乡间孩童成群失学,心情沉重,更加坚定了兴办教育的信念。陈嘉庚认为: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

1913年,陈嘉庚创办了集美小学,后又陆续开办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学校,统称为集美学校,就是今天集美大学的前身。如今,集美大学是“双一流学科”大学,是交通部、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共建高校。

人生必去的厦门大学(最美校园之厦门大学)(3)

华侨旗帜 民族之光

陈嘉庚并未因为集美教育的蒸蒸日上而沾沾自喜,反倒是缠绕在他心头多年的愿望愈发迫切。多年经商,见多识广的他认为,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高等教育。而偌大的福建,竟没一所大学,不禁感慨道,“闽省千余万人,公私立大学未有一所”。

1919年8月,陈嘉庚在上海聘任教育界和社会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前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邓早年曾参加同盟会,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校长、福建教育厅长。

万事俱备之时,厦门大学的股份认购却“曲高和寡”,一些叶公好龙之徒,纷纷装聋作哑,陈先生的多次奔走呼吁,无人响应。

人生必去的厦门大学(最美校园之厦门大学)(4)

校门之一

素来被陈敬仰的北大校长蔡元培眼见资金筹措不乐观,也持保留意见:“不宜速办”。无人喝彩之下,1921年,陈嘉庚拿出自己压箱底的家当,出资400万独资创办了厦门大学,是当时中国唯一由私人独资创办的大学。就此,嘉庚先生成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独一无二的校主。

1921年7月,“南洋华人三杰”之一的林文庆接受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 林文庆是第一位获得英女皇奖学金的华人,既是名医,又是企业家和教育家,坚定支持维新变法和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

在他的带领下,厦门大学的学科不断扩展,规模日渐壮大。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文化界名流均在校园内留下身影。1957年林文庆逝世后,宣布将五分之三的遗产和鼓浪屿别墅捐给厦门大学。

众所周知,创办大学是公益事业,只有付出,没有收益,远不是今天的私立学校那样高收费高利润。陈嘉庚为了维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的正常运转散尽家财,家里却缩衣节食,十分省俭。全家居住在又小又暗的房间,用着老式家具,日常开支压缩到最低。

人生必去的厦门大学(最美校园之厦门大学)(5)

嘉庚先生

历史似乎在刻意考验嘉庚先生办学的心志,初始的平顺在几年后骤变为艰辛。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来袭,陈嘉庚的公司受到严重冲击。面对艰难境遇,陈嘉庚初心不改,坚定表示“宁可变卖产业,也要让大学办下去。”此后几年,他千方百计筹措费用,甚至将已过户给儿子的三幢大厦变卖,款项全数用于厦门大学作为办学经费。一时间,嘉庚先生“出卖大厦,维持厦大”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国人。

1934年,因为拒绝接受财团要求放弃厦门大学的投资条件,嘉庚先生的公司未能渡过重重困难,被迫收盘,成为陈嘉庚创业历程中第一次重大失败。假如此前数年,不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占用巨额资金,凭借多年的商海经验和人脉,陈氏企业大概率会转危为安 ,但少数人的抉择一再为我们阐述“伟大”的含义。

苦撑几年后,实在无法负担厦大的日常运营,1937年陈嘉庚遂将厦大捐献给国家,随即南京国民政府改为国立厦门大学。由于国立大学校长均由政府任命,原校长林文庆离任,返回新家坡。1937年7月,国民政府任命著名机电工程学家、留美博士、清华大学物理教授萨本栋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人生必去的厦门大学(最美校园之厦门大学)(6)

依山傍水

由于日军侵犯,1938年1月厦大迁到长汀。在1940年和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的学业竞赛中,厦门大学参赛学生连续两届蝉联第一。

1944年5月,萨本栋校长应美国邀请赴美讲学,由理学院院长汪德耀教授任代理校长。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

人生必去的厦门大学(最美校园之厦门大学)(7)

集美学村

解放后,国内《资本论》翻译第一人、经济学家王亚楠接任厦门大学校长,或许是今天厦门大学在经济学界和财经类岗位就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溯源。

1952年院系调整之前,厦门大学已拥有文法、经、理、工、农5个学院19系 ,是院系拆分中的“五大母校”之一,如今的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均有厦大的专业调入。

1995年厦门大学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在海洋科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和统计学、生物学领域享有盛誉,会计学是王牌专业。

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邀请,作为华侨首席代表,陈嘉庚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念念不忘祖国统一。

1950年陈嘉庚定居故乡集美村,亲自主持厦大两校校舍的修建,确立了“穿西装戴斗笠”建筑风格。10月,捐助人民币50万元(当年的货币),购买寒衣捐赠给前方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御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