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

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总结来说就是四个字:字如其人。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写一手好字,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字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写得一手好字,可以受益终生。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1)

写字规范的重要性

1.有利于身体健康发育。

有些孩子可能一开始坚持了正确的姿势和态度来写字,但是后来缺少监督,慢慢地越写越趴,这样就会对他的颈椎或是脊柱造成伤害,同时也有可能造成眼睛近视甚至斜视。

2.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孩子在考试时,如果字迹潦草会被扣分,甚至面临老师的批评;相反,如果孩子的写作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反映出的学习态度也是认真刻苦的。字练好了,自信心也提高了,自然而然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3.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汉字都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汉字书写练习,可以体会汉字的笔画美、形体美;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可以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2)

所以,从小培养好孩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写字潦草的原因

1.性格方面的影响。

书写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成的,这与孩子本身的性格休戚相关,一些研究表明,性格天性活泼开朗的孩子写字会放松,不太注重汉字的一笔一划,而性格乖巧的孩子字迹清秀,书写会规范很多。

2.兴趣方面的影响。

一件事情,能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个非常重要。孩子在遇到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时,会十分专注地去做这个事情,不易受外界的干扰;当孩子面对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时,瞬间就失去自我控制能力,难以持之以恒地练习。

3.态度方面的影响。

课业的增加,作业的内容越来越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完成,使得很多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开始浮躁,只想加快速度完成作业,没有精力去一笔一划地写。久而久之,字迹也就越来越潦草。

4.没有持之以恒。

练字是一项枯燥且乏味的工作,需要长期磨练才能见到效果。然而现实中,很多孩子无法理解练字背后的意义,看不到练字带来的显著效果,经常容易半途而废。要想练得一手好字,大量的实践临摹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3)

怎样帮孩子练得一手好字?

一、让“写好字”变成肌肉记忆

如果孩子把写好字变成肌肉记忆,不用经过过多思考,就能保证动作完成,这就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问题上,而不是单纯的写字。

换句话就是:让孩子练成手指的肌肉记忆。先学会怎么发力,怎么运笔,再用这个记忆来控制笔。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4)

二、纠正错误写字习惯

如果孩子一开始就养成了错误的练字习惯,不仅写不好字,而且到后期对于孩子的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很难改正,所以孩子从一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坐姿端正

首先孩子的坐姿要遵循“三个一”原则:

“一寸一尺一拳头。”

孩子的坐姿正确,不仅能提高孩子写字的质量和速度,还能保护视力和身体健康。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5)

2.握笔姿势正确

除了坐姿端正,握笔姿势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效率。

正确的握笔姿势: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6)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7)

以下这几种常见的错误握笔姿势,家长们快给自家孩子纠正: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8)

3.写字笔顺要规范

很多孩子写字不好看,不是孩子不认真,而是孩子刚开始笔顺就写错了,这就导致了孩子“倒笔顺”的情况。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9)

三、孩子练字,家长需要做的有:

1.督促孩子坚持,及时鼓励。

练字这件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它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个时间,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用来练字,如果孩子能够坚持下来,要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

2.营造安静的氛围

孩子练字,父母也要重视,不是说非课堂作业,随便写写就可以了。家长在孩子练字的期间要营造安静的氛围,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练字效率。

3.发挥榜样作用

如果家长或者朋友能够成为孩子的练字榜样,孩子就会产生模仿榜样的心理,自己就会想要练好字,这样就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产生练字兴趣。

如何让孩子练一手好字呢(如何让孩子练得一手好字)(10)

孩子写一手漂亮的字,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而书写的好习惯是靠一步一步慢慢培养起来的,越早开始,做起来就越容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