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泡什么意思(什么是北京老泡儿)

北京老泡什么意思(什么是北京老泡儿)(1)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经常有咨询的问我算不算北京老炮儿?

不好回答,有时候说一句“算房产界老泡儿”,其他的算不上。尤其是与江湖什么的无关,只和从事的行业、职业以及专业度相关而已。

这些年随着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普及,人们知道了老炮儿这个词,都觉得必须跟江湖,甚至是黑道儿相关,其实不是。我慢慢解释吧:

1.

先纠正个字,在我看来不应该是“老炮儿”,而是“老泡儿”。当然,这本来就没有标准用法,只是我认为应该是“泡”字,这样更难解释的通。

第一种说法是跟炮儿局有关,但肯定是不正确的说法。

所谓老炮儿,就是老进“炮儿局”的人,或者是很早进过炮局的人。不对,至少是关系不大。因为炮局在晚晴和民国时期一直是监狱,俗称“王八楼”,这里是一关就好几年的地方,没人能经常进去。

解放后这里改过很多次部门,都不长,劳改局和拘留所什么的。在8/90年代,炮儿局分成三个部门。第一个是鼎鼎大名的十三处,之前这儿就这一个部门。十三是排序,其实就是市局治安处,职责范围很广,不多说了,当年以负责各种文化娱乐场所而闻名。被十三处抓的人没什么可炫耀的,动不动就发往七里渠了,被武警看着筛沙子。

另一个部门是公交分局,也是从十三处拆分出来的。专门抓“蹬车出货”的小偷儿佛爷的。所以炮局的另一半就成了公交分局的拘留所,短期羁押,审讯后或是放了,或是移交各区看守所,或是直接劳改下圈儿了。这种倒有可能老进来,但小偷小摸的佛爷很光荣吗?

再有一个部门比较横,是二处的拘留所,二处是刑侦处,只负责大案重案,也就是市局刑警队。所以炮儿局也相当于市局看守所,只不过是临时羁押重案犯而已。这种嫌犯进来了基本出不去,大多数都被“邮”往半步桥,真正的市局看守所,七处(预审处)所在地。差不多都是十五年起刑的,死刑的也不少,所以更没什么人能老进去,一次就没准儿给“贴”了。

流氓混混儿们确实以蹲监狱为资历,似乎和大学深造差不多。但是还有一句话“玩儿的好你别折啊”!如果真是有钱有人有脑子,能动不动就让警察抓到吗?因此老被抓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儿,反倒说明无钱无能无保护伞,三无人员。

所以,老炮儿和炮儿局基本无关,都是以讹传讹。这就跟屌丝似的,未必跟那玩意儿有关系,只是个尊称而已。

另一个说法,老泡儿,和水有关。

因为属于北京的监狱和劳改队,很多的名字都带水。比如北京的天堂河(天河)、团河、沙河,天津的茶淀(清河)、黑龙江双河、鸡西密山的兴凯湖,新疆石河子、青海监狱。半步桥虽然没有水,但也是桥,也算和水有关。炮儿局都是王八楼,也算水里的玩意儿。

而且老北京话中有“老河底子”的说法。一是指“舅爷”,也就是在监狱蹲的年头多了,索性留在监狱成了职工,留场“就业”,戏称为舅儿爷,也叫老河底子。再一种就是指老混混儿,而且是在监狱待过很多年,老了才出狱的。如果不是在监狱待着的老玩儿闹,则称为:老晃儿。

但这种老泡儿的说法也没什么根据,太牵强了,意义不大。

第三种说法,是我从长辈那儿听来的解释,我觉得最靠谱儿。老泡儿。

最早这种说法出现在晚清到民国初期(北洋时期),流行地点是前三门外。更准确的说法是廊房、鲜鱼口、打磨厂、兴隆街和花市一带的茶馆儿里,老北京话叫“攒儿上”。当然也有一些二荤铺也算攒儿上,但不是主流。

最早使用这个词的也是特定人群,珠宝行。这个行业与古玩行儿不同,古玩以瓷器青铜器居多,东西的个头儿大,不适合随身携带,所以都是到家里铺面去交易。而珠宝玉器的体积小,握在手心儿里就行,那在茶馆就很适合了。所以无论买卖双方还是中间拉纤儿的,都在茶馆里互通消息和等买卖。

专业的行业大咖一般是不会去茶馆儿的,跌身份。所以只有做小买卖的和中间拼缝儿的,才会天天上午在这里泡茶馆儿,也就成了“老泡儿”。

这有两重含义,第一就是天天在茶馆儿泡着,跟泡茶一样。第二指的是这行业里的水深,只有天天泡在水里的才会知道行情,资格老经验多

但是,这也仅仅只是指资格和经验,和能力的关系不是很大。行业上层的是不屑于当老泡儿的,人家是权威专家,是东家掌柜的,没那工夫,也犯不上挣这点儿小钱儿。

到了后来,这个词逐渐向各个攒儿上蔓延,很多需要中间人的行业也用了老泡儿。性质都差不多,指的就是资格老经验多,但到不了行业专家级别的那些人。但这绝对不包括混混儿们,那会儿老北京话管岁数大的混混儿叫:老玩儿闹或老晃儿。

这里还有一个佐证,就是鬼市儿。北京东直门饭馆一条街叫“簋街”,最早叫鬼街。两重意思,一是饭馆儿都是晚上才开张,夜里营业,人影绰绰的跟闹鬼似的。二是指食客们很多都是从事特殊行业的,女的浓妆艳抹打扮的跟鬼似的,男的吸D吸的也跟吊死鬼儿似的,很多瞅着都没人样儿,一群鬼。

鬼市其实就是旧货市场,也叫晓市儿。半夜摆摊儿,天亮散去,现在楼梓庄的大柳树市场也是著名的鬼市,好像是每周三有吧,我是没去逛过。

注意这个“逛”字。如果在老北京,比如在东晓市吧,天坛北坛根儿,金鱼池龙须沟那一带。天刚亮见到北城某人在南岗子抿豆汁儿呢,如果上去打招呼:“逛晓市儿了来了您。”

这么说很有可能招人家不爱听,因为这含义就是你什么都不懂,是个棒槌,到这地方儿长见识来了,所以才只能是逛逛。而如果想恭维对方是个见多识广的行家,那得说:“您来趟晓市儿了。”

为什么要说“趟”,是因为晓市上鱼龙混杂,什么东西都有,水很深。但对于行家来说没问题,人家还嫌水浅呢,趟着走就行,平趟!

所以,老泡儿的最初含义明白了吧,就是因为行业水深,只有天天泡在里面的人才懂门道,才能摸到捞到真东西好东西,这就是老泡儿

2.

老泡儿这个词虽然代表着资格老经验多,但从出现之日起就不是尊称。从儿化音就可以看出来,这不是个大字眼儿,北京话只有小的东西才加儿化音,至少是相对小的。比如前门大街就不能加,而后门儿桥就可以加,因为相对小。可在说地安门的时候又不能加,说前三门儿可以加,就是个约定俗成的东西。

另外,老泡儿这个儿化音也说明,这种人不太招人讨厌,到不了让人腻歪的程度,否则就像坏蛋、恶霸那样让人感觉情绪很重了。所以老泡儿这个词说明,这种人挺有意思的,但不是太受重视,不属于尊称。

老泡儿既然是一种身份,一种资格,那就有与其相对应的。向上则是专家大佬,知道水深水浅,不用天天在水里泡着的。向下则是棒槌和生瓜蛋子,还什么都不懂,一下水就沉底儿的。所以,老泡儿算不上褒义词,略带贬义和调侃性质

既然不属于尊称,而且带有一丝调侃,那在使用上就要有规矩和禁忌

首先是不能自称,绝不能说“我是个老泡儿”。这和大腕儿、大款、大喇、小蜜等词的用法是一样的,只有满不懂又装逼的傻叉才自称呢。注:大腕儿的腕,原字是万,姓名或名气的意思,大万儿就是名气大。

其次是不能当面介绍。这位是个老泡儿,那位是大腕儿,他们都是大款,媳妇都是大喇,这小娘们儿是他们的公用小蜜。靠,真要这么介绍完了非挨揍不可。

第三是不能互称。您是老泡儿,你丫才是老泡儿呢。您是屌丝,你丫才是屌丝呢。您是直男,你们丫全家都是直男。

那老泡儿这词怎么用才对

可以作为谦称:鄙人不过是个老泡儿,混个年头儿而已,靠着同行们托衬,诸位老板您多避屈了。

也可以作为背后的蔑称:内孙子其实就是个老泡儿,狗B不懂的混日子,甭拿丫当葱。

3.

可能是解放后对各行各业进行整顿,几乎所有老泡儿都被收编进了各种单位或合作社,江湖气逐渐少了。而街头混混儿们没人管,于是接管了这个词。在这个圈子里,老泡儿这个词不是完全的蔑称了,也可以作为一种背后对资历的认可。

比如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里有一个桥段,辛黑子和宋京生叫板,走之后宋京生说辛黑子是生瓜蛋子,旁人纠正说辛是老泡儿!后来真到了茬架的时候,辛黑子怂了……

这段很有代表性,辛黑子不是大哥,也不是生瓜蛋子,他只不过是个老泡儿,在流氓圈儿里混的年头儿长罢了,跟真正的大哥宋京生的地位是没法儿比的。

北京20多年前在混混圈儿里还有一个词“战犯”,这个词和老泡儿的性质用法差不多,也不能自称他称什么的。

战犯指动不动就诉诸武力的暴力混蛋,对应佛爷花儿犯什么的。战犯也不是大哥,而是大哥的跟班或头马,自称都是“战士”。战犯带有一定的褒义,背后评价时用战犯这个词属于夸奖,毕竟老泡儿太多,而真正的战犯很少!

再看电影《老炮儿》里边,刘学军其实是曾经的大哥,闷三儿就是战犯,灯罩儿才是多少年的老泡儿。老了的大哥虽然也可以被称为老泡儿,但他们身边必定围着一堆起哄的老泡儿,聊起混混圈儿里的事儿门儿清,什么都懂,但也就是聊聊而已。战犯也有一两个,快50的人了还动不动就拿刀动杖的,想想也挺没劲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实现在中的老泡儿们就是老混混儿,哪有电影演的那么好啊,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的,扯淡,坏蛋老了就是老坏蛋!

再扯一句,大哥老了有可能沦落成老泡儿混日子,但真老泡儿,过去就不是大哥,永远也成不了大哥!

4.

当然,我说老泡儿不是褒义词会有人不赞同,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北京老流氓的尊称。呵呵,那随便呗,看自己的理解了,不强求。

在我看来老泡儿真的不是尊称,至少在我小时候,甚至在90年代,我几乎没听过这个词,偶尔几次都是自嘲。再者就是年轻混混儿挑战老混蛋时的蔑称。

比如某年夏天的夜市卤煮摊儿,曾在南城见到几个十七八岁的小流氓暴揍一个四十左右的人,上来就是大嘴巴外加窝心脚,边打边骂:“老泡儿你该翻篇儿了!”从此之后,这挨揍的老家伙从地面儿上真的基本消失了……

当年混混儿们的称呼是有讲究分级别的,曾有说法:北京城混混十万,流氓三千,成名的大哥不过百。

我觉得这几个数字有点意思,虽然都是虚数但也算靠谱儿。混混儿本来是天津叫法,不知怎么在北京也用开了,只要是不务正业的都可称混混儿,有专职也有客串的,其实就是小痞子而已。

十万听着挺多但真不夸张,当年北京城哪条胡同儿里的小痞子都一堆一堆的,游手好闲的瞎混。那个年代找个正经工作太难了,年轻人也是没出路没办法,只能凑几个人当假流氓。其实几年也打不了一场架,口儿贩子而已。这些混混的归宿都是老泡儿!

流氓三千说不好,不过按十万的比例差不多,流氓大多都是战犯,也就占混混的3%。大哥的数量确实不过百,当年南北城加上周边地区能真正号称大哥的可能也就几十个。

流氓的称呼不是随便叫的,那是尊称,所以也就可以自称。如果有人胆敢自称流氓,甭管大小都代表着这位爷真的有两把豆儿。但如果没实力装流氓则属于找倒霉,装B犯是活该被干的。

但老泡儿不属于真正的流氓圈子,其地位有些超然的存在。他们一般的日常工作其实就是唬唬刚出来混的小痞子和普通百姓,蹭吃蹭喝吹牛逼,白话他们那些见过听过的江湖往事,跟我现在干的事儿差不多。其实就是摆摆老资格而已,狗掀门帘子~全凭一张嘴,狗屁股插掸子~楞充大尾巴狼!

不过话说回来,流氓战犯肯定都没什么好下场,大哥能善终的也不多,反倒是老泡儿一般都能平安一生,呵呵,混呗,能活到今天的都成了老泡儿!

5.

到底多大岁数可以被称作老炮儿

这其实没有年龄标准,而是个行为状态。如果一直在圈子的核心层,那始终就都是业内精英。而如果一直在底层不开窍儿,那就算混到老也是底层棒槌。

老泡儿属于那种业务能力和人缘儿不算差,但死活升不上去,索性看开了游离于圈子内外的人。若即若离,出大力的时候没他们,但跟着起哄还是没问题的。自己组织个松散的圈子互相承认,在外人看来是圈内人,实际上圈内人也不太拿他们当回事儿。

所以,以混混圈儿来说,20多岁的都可以算老炮儿了。明知自己当不了大哥,也没有了当流氓的胆色,但当个小混混儿被人驱使又不甘心。那索性游走于外围,天天跟一圈同样状态的老泡儿混在一起,互相吹捧抱团儿取暖,也算得到了认可。而且还能经常跟圈儿外的粉丝吹吹牛B,满足个心里需求。

其实这就是我现在的状态,地产圈儿的老泡儿。想回到核心业务圈子根本不可能,落伍了也没人愿意用。往好了说可以凭着资历得到点儿表面的尊重,实际上没人真当回事儿,装B 过分了立刻让人给点儿颜色看看。平时只好也和一群外围老泡儿混在一起,一边儿回忆往事吹牛B,一边儿感慨几句“现在的年轻人啊”!

最大的娱乐就是向圈外人卖弄些老经验和陈芝麻烂谷子,娱乐别人的同时也似乎找到了点儿尊重,自我安慰。

6.

最后说几句,老泡儿真的不是什么好词儿,不是尊称。

各行各业也都有这种被主流圈子所抛弃的老泡儿,而真正牛叉的永远是行业大佬,那才是主流精英。只有上下够不着,又舍不得真正离开的人,最后才混成了老泡儿。

当然,大佬大哥在拼不动的时候也会成为老泡儿,靠曾经的小弟捧着,也似乎能找回些当年的荣光。再糊弄糊弄圈外人也就更爽了,但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利益,就是满足个心态罢了。

现在所谓的北京老泡儿,除了那几个曾经混得好的行业大佬。基本上都是曾经的底层。本来年轻时就什么都没混出来,到老了还是只能靠跟着曾经的老大混日子。混吃混喝混个假装玩世不恭,其实谁吃低保谁知道,只是假装不在乎而已。

还是这句话,大哥有可能成为老泡儿,但老泡儿永远也混不成大哥!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点击“提问”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