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主要靠灵感(他的最洒脱有趣)

众诗人被蚊子咬写诗,欧阳修最恼火,范仲淹最深刻,他的最有情怀

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什么都写,不但写好山好水好风光,写这些让人愉悦的自然景象,也写跟人不友好甚至让人讨厌的事物,比如蚊子。中国诗人与蚊子,基本上是憎恶与被憎恶的关系。一长串咏蚊诗词梳理下来,就是一部诗人的血泪控拆史。

欧阳修大早上被咬醒了,气得不行,提笔就是一篇长达三百多字的五言古诗《憎蚊》,可见有多恼火,平时写诗也没见他这么洋洋洒洒的。可以说这是一个由蚊子引发的长诗。

写诗主要靠灵感(他的最洒脱有趣)(1)

大诗人白居易被贬到巴蜀的忠州(重庆忠县)当了几年地方官,就表示受不了那里“蚊蚋经冬活”的物候,大冬天还到处咬人,太能蹦跶了,诗人深受其害,后来元稹被贬南方,白居易还不忘了作诗提醒他。

这些都是直接表达嫌恶之情的,梁简帝萧纲在他的《晚景纳凉》里蜻蜓点水地提到了蚊子的习性:草化飞为火,蚊声合似雷。前一句还是写萤火虫。褒贬色彩隐退了,只是写了蚊声聚如雷的生动场景,是很多人经历过的生活体会。故历来如此类比者甚多。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咏蚊》诗则显得别具一格: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求旦暮,不用问前程。

写诗主要靠灵感(他的最洒脱有趣)(2)

对蚊子天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可谓蚊之知音。

相较于范仲淹注意到的蚊子只知饱食,只顾眼前,清代诗人单斗南注意到的蚊子则既贪得无厌又悲催。如其五绝《咏蚊》:

性命博膏血,人间尔最愚。

嗜肤凭利喙,反掌陨微躯。

读来又有几分刺世意味,讽刺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铤而走险的人,莫要因小失大。

绝大多数诗人、词人都是直接书写对蚊子的厌恶,憎恨,恨不得一个巴掌下去全都拍死,但也有人固然也烦它,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心态。南唐诗人杨鸾就是一个让人惊喜的例子。他的七绝《即事》,如此写蚊子:

写诗主要靠灵感(他的最洒脱有趣)(3)

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蚊子又成团。

每到更深人静后,定来头上咬杨鸾。

白天受苍蝇骚扰,晚上又有蚊子,诗人有点烦有点无奈,但诗人只是很平静地描述,没有像其他诗人那样深仇大恨。

通篇读来,诗人很豁达,诗旨也大异于人,诗风更是诙谐流畅,实在不可多得。众多诗词作品中,这是最有趣的一个。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而最有情怀的,当属孟郊了。他的咏蚊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四韵八句。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

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

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

愿为天下帐,一使夜景清。

写诗主要靠灵感(他的最洒脱有趣)(4)

读到最后一句,是不是想到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面对自己的陋室,诗人想到的不止是自己,同样,面对蚊子的叮咬,孟夫子想到的也不单单是自己,只希望天下人都能有一个蚊帐,这难道不是胸怀吗?谁说孟郊总是苦吟自己那点事,很寒酸,人家也关心他人疾苦的好不好?

还有哪些咏蚊诗呢?欢迎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