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十八卷排名(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

《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至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至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山海经十八卷排名(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1)

彘身人首神

山海经十八卷排名(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2)

注解

中山十一经:

《中次十一经》记述了自翼望山至凡山共计四十八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这些山大致分布在今河南、湖北、安徽境内。

原文补充:

…糈用五种之精,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瘗,倒毛;婴用一璧,牛无常。堵山、玉山,冢也,皆倒祠,羞毛少牢,婴毛吉玉。

白话文:

总计荆山山系的首尾,自翼望山起到几山止,一共四十八座山,绵延三千七百三十二里。

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猪的身体人的头。

祭祀山神的礼仪为:在毛物中用一只公鸡来祭祀后而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块玉珪献祭,祀神的精米用黍、稷、稻、粱、麦五种粮米。

禾山是诸山的首领。祭祀禾山山神的礼仪为:在毛物中用猪、牛、羊齐全的三牲作祭品,进献后将牲畜倒着埋入地下;在祀神的玉器中用一块玉璧献祭,但也不必三牲全备。

堵山、玉山,是诸山的宗主,祭祀后都要将牲畜倒着埋掉,进献的毛物是用猪、羊,在祀神的玉器中要用一块吉玉。

注释:
  1. 彘(zhì):猪。
  2. 祈瘗(yì):古代祭地神的一种方式。先以牲献祭求祷,然后埋之。
  3. 婴:在首次祀神中。 ​
  4. 珪(guī):珪,是汉语汉字同圭,(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5. 糈(xǔ):精细‬的‬米‬。
  6. 五谷‬:黍(shǔ)、稷(jì)、稻、粱、麦。分别‬指‬:黄米‬、不粘的‬稻‬、稻谷‬、高粱‬、麦子‬。
  7. 禾山:这一山并未在文中出现,不知是哪一山的误写,疑为“云求山”的误写。
  8. 倒毛:毛指毛物,即作为祭品的牲畜。倒毛就是在祭礼举行完后,把猪、牛、羊三牲倒着身子埋到土里。
  9. 倒祠:也是倒毛的意思。
  10. 太牢:猪、牛、羊;少牢:猪、羊。

山海经十八卷排名(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3)

五谷·杂粮

彘身人首神:

彘身人首神,按《山海经》原文的描述,它是中山第十一系列山脉众神的缩影,所以此神兽不是一个具体的山神。

山海经十八卷排名(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4)

彘身人面神

祭祀诸山神的仪式为:

毛物用一只雄鸡作为毛物,将它埋入地下作为祭品,用一块珪作为悬挂在山神颈上的饰物,以去皮后的黍、稷、稻、粱、麦作为祭祀时的精米。

禾山山神,乃是诸山神的首领,祭祀这位山神的仪式为:

用猪、牛、羊三牲齐备的太牢之礼,敬献完毕后将太牢倒着身子埋入地下;(或是)用一块璧玉,不一定非要用牛作祭品。

堵山、玉山,乃是大山神的居住之所,祭祀这位山神的仪式为:

祭祀完毕后都要将毛物的身子倒转过来埋入地下,用猪和羊齐备的少牢之礼,以彩色的玉作为挂在山神颈上的饰物。

从祭祀的祭品来看,五谷和家畜已经在此地区存在。如果把《山海经》定位到夏禹时期,那应该可以成立世贸中心了,即使定位在先秦时期那也是GDP第一的国家。纵观,《山海经》可以看出河南、湖北、安徽等中原一带在上古是个人口密集、物产丰富、敬畏自然的或是部落或是国家。

翼望山:

一说今库尔汗山西南部;一说今河南内乡县北。

此山,山上多是松树和柏树,山下有茂密的漆树和梓树(臭梧桐‬),山南面多出产黄金,山北面多出产珉石(像‬玉‬一样‬的‬玉石‬)。

几山:

一说今安徽庐江县小关山。

此山,山上有丰富的植被,有菩提树、楢树和青檀树,山上的草气味大多是香的。

山海经十八卷排名(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5)

中次十一经路线图

.

欢迎继续阅读下一篇:国学《山海经》中山十一经——闻獜,它怎么做到狂风怒号的呢?

也许您接触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或者是日韩文化,孰不知日韩文化来源于何处!中国文明从夏朝建立以来有39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就更长了,那得从伏羲、女娲算起。老祖宗们的智慧在早期就好比“咿呀学语”的婴儿到文明盛世,万国来朝,每一步都是有脚印可寻的。

此处,予以整理《山海经》基本信息,以小短片的形式供大家阅读,不当之处,愿闻其详。

#知识迎虎年,开挂一整年##今日好文##我要上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