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与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认知觉醒:农夫与蛇)

一位农夫在雪地里发现了一条被冻僵的蛇农夫看着这条蛇快被冻死了,很是可怜了,便把蛇抱进了自己怀里,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农夫与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农夫与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认知觉醒:农夫与蛇)

农夫与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一位农夫在雪地里发现了一条被冻僵的蛇。农夫看着这条蛇快被冻死了,很是可怜了,便把蛇抱进了自己怀里。

蛇感受到了暖和,便慢慢苏醒了过来。农夫看着蛇醒过来很高兴,可没想到蛇却恶狠狠地盯着农夫,吐着红色的信子,扑向农夫,并咬了他一口。

农夫被咬之后毒性发作,临死之前他问蛇:“我救了你,为什么你还要咬我呢?”

蛇冷笑着看着农夫说:“你别忘了我是蛇,这是我的本性呀!”

农夫听了蛇的话,很是震惊和痛苦,他觉得自己真活该,怜悯了恶人真是该死。

这是《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故事,小的时候我们都在课本上学过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做人不能像农夫一样太善良,分不清善与恶,有些人就像蛇一样,本性就很恶,所以不要指望你救了他,他会觉得感激,反而会反咬你一口。

2.做人不能像蛇一样忘恩负义,没有感激之心。

很多人在骂蛇忘恩负义的同时,也觉得是农夫太愚蠢,但是今天看了作家周岭写的《认知觉醒》这本书,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错怪了农夫,不是他太愚蠢,只是因为他不懂这个道理。

一、作者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提到,人类之所以是这个星球上最高等的生物,是因为人类拥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1.本能脑:是爬行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而演化出的,本能脑的结构很简单,可以使动物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对环境做出本能的反应。

2.情绪脑:是哺乳动物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不仅有本能脑,还有了情绪比如,恐惧、愉悦、伤心等等,它是在哺乳动物的大脑里有一个独特的情感区域。

这些情绪可以引起人们的一些共鸣,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养猫和狗。因为它们可以和我们进行情感交流,懂得取悦我们。

3.理智脑:与哺乳动物相比,这是人类所独有的,它可以使我们看待问题更客观、理性,而只不是由着自己的喜好去处理问题。

故事《农夫与蛇》,这里的蛇是属于爬行动物,没有情绪脑,不知道感恩是什么东西。它只有本能脑,就只靠本能去做事,遇到危险要么去攻击、要么逃跑。

而农夫不懂这个道理,以为蛇跟人类一样,自己救了它,它便会心存感激之心。可没想到蛇反而恩将仇报

以前不太懂,看这个故事总觉得是农夫太愚蠢,现在才明白不是他愚蠢,只是因为他不明白这个道理。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也和农夫一样,做事情的时候只凭着自己的感觉,这样错误的认识,使得他们和农夫一样做一些愚蠢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也很好奇,明明道理都懂,但是很多时候做事情还只是凭着自己的感受呢?这是因为人类虽然比起哺乳动物拥有更高级的理智脑,但是理智脑的力量却很弱小。

二、为什么理智脑的力量很弱小呢?

1.出生年代的时间不同:作者在书中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本能脑是100岁的老人,情绪脑是55岁的中年人,而理智脑只是一个不足1岁的宝宝。

试想一下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斗得过两个年金加起来一百五十多岁的成年人。

2.三重大脑发育时间不同:婴儿时期本能脑就发育完善了,所以婴儿的本能就饿了就哭,困了就睡。

青春期情绪脑才会发育完整,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很容易叛逆,做事情严重情绪化。

成年人相比婴儿和青春期的孩子做事情更成熟,就是因为理智脑在这个年龄段才发育完整。

3.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大脑里80%的神经细胞,所以人的大脑主要是由本能脑和情侣脑来在控制。

由于理智脑对于大脑的控制很弱,所以我们平时做出的决定大多都是由本能脑和情绪脑来

决定,它们的本性就是本能的喜欢舒适区,即时满足就可以。

这就使得我们明明知道晚睡对身体不好,但还是喜欢熬夜玩手机。

明明知道早起看书可以学到提高自己,但还是喜欢睡懒觉。

三、如何使理智脑变强?

理智脑不是直接干活,干活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事情,因为它们“力气”大;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

想让理智脑变强,并不是简单粗暴地让它代替本能脑和情绪脑,而是让它来控制另外两个。

1.消除焦虑: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只想待在舒适区,也明白自己该做出一些改变,但当有了改变的想法却又无法做到时就常常会感到焦虑。

但是这种焦虑不仅对于改变起不到作用,反而可能看不到希望而中途放弃,所以我们先做的就是要消除自己的焦虑。

不要同时想着去做很多事情,也不要想着所有的努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要看清楚自己的真实水平,先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完成其他不重要的事情。

2.保持耐心:我们都知道保持耐心很重要,但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在书中作者用了“复利曲线”这个概念,前期增长得很缓慢,但达到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所以该如何增加耐心?

A.明白缺乏耐心是一种天性,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培养耐心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不要急于求成。

B.面对诱惑,要学延迟享乐,比如在玩手机之前,告诉自己先看两张书或者先去完成某件重要的事情,然后再玩手机,这样可以慢慢缩短玩手机的时间。

C.面对困难,要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当你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时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难。

尾言

大多数人身上的普遍问题就是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只有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会从本质上去改变自身的不足,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