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

本文有书名的来历,预计一盏茶的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不久前,商务君发布了《当当、京东2月畅销榜No.1,确定书名竟用了9个月?!》一文,可见书名对一本书至关重要。有些书的书名虽然乍看起来不知所云,但其背后凝结了作者和编辑的独具匠心。

为此,商务君搜集了几个关于书名的小故事,如果你也有好故事可以留言。

《剖开您是我的荣幸》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2)

作者:[日]皆川博子 著;曲岚、王小禾 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剖开您是我的荣幸”来自小说中学生克拉伦斯在解剖尸体中的一段自白。他将《麦克白》第一幕第七场的台词进行了改编,“要是这一刀砍下去,就可以完成一切、终结一切、解决一切——在这人世上,仅仅在这人世上,在时间这大海的浅滩上;那么来生我也就顾不到了。若以此一击得终局,谁管未来将如何。好了,能剖开您是我的荣幸。”把原本的delighted to meet you(认识您是我的荣幸)改成了dilated to meet you(剖开您是我的荣幸)。

皆川博子在书中塑造了一个虚幻、优雅又充满苦闷的伦敦。在解剖学还被视为异端的十八世纪,外科医生丹尼尔秘密开办了解剖教室与五名弟子一同研究,却苦于没有正规渠道,只能以非法入手的尸体做为研究对象,而某一天凭空出现的两具损毁严重、来路不明的尸体让他们深陷危险当中,身边人的真实面目也逐渐浮出水面。

《钱德拉教授想做一个幸福的人》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3)

作者:[英]拉杰夫·巴卢

图书公司:读客文化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钱德拉教授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是一本幽默又治愈的年度幸福之书。“钱德拉教授”是本书的主人公,他英国知名的经济学教授,也是个怪老头。“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是怪老头钱德拉内心对生活最炙热、最深切的渴望。

那钱德拉教授为什么想做一个幸福的人呢?这要从一场意外说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即将公布,钱德拉教授是最有希望获奖的人,但生活似乎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在欢呼中落选,还被一辆自行车撞进了医院……繁忙的工作、古怪专横的个性,让钱德拉教授与妻儿渐行渐远。在人生的这个艰难时刻,身边空无一人,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他脑海中的声音在说:“钱德拉,你是个不可救药的失败者。你把你的生活搞砸了……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一位父亲、一个丈夫。你也许最好死了算了。你的生活没有价值。”

“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不仅是钱德拉教授的渴望,还是百度、知乎、简书上几亿中国人的热门搜索。你幸福吗?你有多久没准点下过班?你又有多久没好好陪家人吃过一顿饭?你又有多久没抬头看过夜空中的星星?

释放生活的痛苦,拥抱自己与自我和解,找时间陪爱的人吃饭、聊天,享受生命中最简单的幸福,钱德拉教授的故事,能让我们在轻松幽默的阅读中,思考家庭和人生的意义,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幸福感。越理解幸福是什么,越享受和家人吃饭聊天的平常日子。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定要读钱德拉教授的故事。

《八百万种死法》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4)

作者:[美]劳伦斯·布洛克

图书公司:读客文化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八百万种死法》是美国当代悬疑大师,“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布洛克的代表作,被誉为“文化精英的必备藏书”,也是梁朝伟做梦都想演的作品。

那么,为什么叫“八百万种死法”呢?

其实“八百万”指的是纽约城的八百万人口。这座繁华的城市有八百万人,八百万种生活,八百万个故事。自然,最后也有八百万种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死法,它不知何时就会降临,没有人可以逃避。

作者在书中写出了城市人独有的疏离、孤独。在他笔下,纽约不再是自由与艺术之都。莫名其妙、不讲道理的死亡不知何时就会不小心降临在他们的头上。有人晾个衣服就不小心被流弹打死,有人在地铁上劝人别吸烟就被打死,多年邻居因为一条新的宠物狗大打出手闹出人命……当悲剧发生时,其他人总是扭开视线,装作一切正常,迅速忘记一切。而男主角,却执拗地记住他人的死亡,试图证明每一个生命的价值。

这样一个奇怪的书名背后,其实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天悯人的寓意。

《天上再见》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5)

作者:[法]皮耶尔·勒迈特

图书公司:读客文化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天上再见”(Au revoir là-haut)来自一战士兵让·布朗夏尔在信中对妻子的最后留言:

我与你约见在天上,

愿上帝让我们在那里团聚。

天上再见,我亲爱的妻子……

让·布朗夏尔(Jean Blanchard)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士兵,属298步兵团,1914年12月4日,他跟其他五名士兵一起因“擅离岗位逃跑”的罪名,被临时军事法庭判处死罪,并被枪决。1921年一月二十九日,法国最高法院撤销原判,认定他与其他战友无罪。

《天上再见》是一本反战小说,曾获法语文学最高荣誉——龚古尔文学奖。聚焦战后两名法国士兵的生存现状,作者勒迈特以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两个置身于荒诞命运中的普通士兵,面对残酷现实的挣扎与反击。小说揭露了战争的罪恶实质,描绘了一种存在于社会与个人、父与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抵抗,包含了强烈的反叛精神。

残酷的战争,揭露了人性的丑恶,灾难的降临,放大了人性的光辉。“天上再见”意味着人在命运目前表现出的深深无力感,又给人以希望,假如此生不值得,就让我们天上再见。

“如果我们无法对抗世界的邪恶,

那就各自死去,天上再见。”

《坟场之书》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6)

作者:[英]尼尔·盖曼

图书公司:读客文化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坟场之书》是当代奇幻代名词尼尔·盖曼本人最满意的作品,被誉为“英国版《寻梦环游记》”,迪士尼大电影火热筹拍中。其实它并不是一本恐怖的小说,而是一个温馨治愈的少年成长故事。

那么,为什么叫《坟场之书》呢?

一是因为,这个故事设定发生在坟场——坟场是一个充满了爱的地方,孤儿诺伯蒂(Nobody)就在坟场被一群鬼魂抚养长大,最终带着鬼魂家人们的温暖和爱离开坟场,面对生活,面对生活的痛苦、生活的乐趣,走遍万水千山的奇幻经历。坟场内的上古鬼魂们都在全力保护伯蒂的安全,伯蒂最好的朋友都是鬼魂。生与死的边界的模糊性令这个坟场中的一切更加有趣。

二是因为,书名致敬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代表作《丛林之书》。

《丛林之书》讲的是一个孤儿被野兽养大的故事,而《坟场之书》在它的设定上,更添加了一层对生与死的思考。

小说讲述了一个被鬼魂养大的孩子的故事,别人学文字用课本,他读墓志铭;别人的玩伴是同学,他的玩伴是女巫和死神;别人学物理化学,他学梦游术……最后,他将回归人类世界,踏上人生的万水千山,但他并不孤独,因为他知道,人生的尽头,他将与爱他的亲人朋友重逢。

《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7)

作者:艾略特.温伯格

出版社:纸上造物|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当今昔皆为汉语的一首诗,变成一首英语诗、一首西语诗、一首法语诗,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发生呢?温伯格逐一检点了王维的《鹿柴》这首五言绝句的十九种以及更多种译本。在这段文本的细读之旅中,一面在翻译的横向上挪移,一面在诗的纵向上深入,向我们展示翻译的艺术、存心的得失,展示诗的幽微迷人、难以把捉。当然,也展示了汉语以及英语、法语、德语、西语等每种语言的质地、特色,以及运用。

这是一本美国人写的书,从翻译的角度来讲述王维的《鹿柴》这首小诗。这部经典写于1987年,很薄的一本,但不久就成为国外人学习汉语的经典小书。英文名字19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其实很简单对吧,其实似乎高中生都大约能看懂并且直译出来,并且意思大致不差。这几个英文里,唯一多意的就是look at,除了表面的“看”这个意思,还有考虑,思考,认真研究的意思。因为“看王维”会不会让人误解到是视觉角度讲王维的画作,怕被批评“标题党”。

所以译者与编辑取研究那个方向的,就大致定为《十九种方式读王维》《十九种方式精研王维》这样的,以为就差不多了。但没有想到距离后来定下来——虽不能说大费周折——却还是花了些心思与小九九,因为里面暗含了各种微妙。

稿子完成后给这本书的顾问西川老师,他没改太多,倒是标题特别标红,给的建议是《19种方式看王维》,简单直接,理由一则是所谓的研究思考这些深意究其本源还是出于本意”看“,”端详“,所以不如溯其源,取其本。而中文的“看”在与书搭配刚好也有“读”的意思。完美对应。所以也无需担心读者误解与“标题党”的误读。这么一讲,觉得这个名字更好。

但编完稿子之后,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直到译者有一天调增了下《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大家突然觉得这个很合适。因为这本书的奇妙有趣之地在于19次讲解,19种视角。变“看”为“观看”,显得很隆重——正如本书,全部只是讲解《鹿柴》20字,够深入庄重的。而“19种方式”变到后面,因为英文是重点在表达开头,中文则是重点压轴。尤其是,这样组合后,显得更酷。有种爆款的意思。

然后本来还有一个副标题“以《鹿柴》为例”,这样一个诗意的大标题配合一个学术科研的精确小标题,但考虑到简洁,以及封面设计,最后还是去除了副标题。事实上,出版后,很多朋友都表达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很有意思,很酷。马上想到——对,这也是英文原作命名的出处——史蒂文斯的名作《观看乌鸫的十三种方式》。

而且很想造句“观看xx 的NN种方式”。也算巩固了这个名句。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8)

作者:[波兰]布鲁诺·舒尔茨

图书公司:后浪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书名来源于书中同名短篇,讲述主角来到一个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看望自己的父亲,但这个即将拆毁的地方唤起了他许多过去的回忆。他被过去的士兵、殖民地的雇佣兵、昔日生活中的女孩,以及他的父母所包围...故事魔幻、梦境、时空错乱,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迎来生命的高潮,死亡,然后是一次次的变形。

《竹不如肉》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9)

作者:张宇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竹不如肉》出自陶渊明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原文是:“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这个是关于音乐的一个评价,意思是如果你听乐妓表演的话,弹拨乐器筝或者琴,不如吹奏乐器管或者笛,但管或者笛又不如人声歌颂,因为人声是整个人的身体和声音,是最接近自然的。作者觉得这是中国古代对人的物理性的身体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评价,而且因为这本书也是和身体相关的,所以就引用了“竹不如肉”来作为书名。

《万有引力之虹》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0)

作者:[美]托马斯•品钦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小说的标题“万有引力之虹”就是一个双重隐喻。火箭的发射与落地是一道抛物线,彩虹是一道与之相似的抛物线,这两种抛物线都是万有引力造成的必然结果。这样看,万有引力之虹就象征着必然性法则。除此之外,彩虹还有另外一层宗教隐喻,它象征上帝与人类的救赎约定。《圣经》中,上帝曾向诺亚许诺不再以洪水毁灭世界,他在天边挂一道彩虹,作为盟誓的信号。这里,彩虹又象征着上帝的救赎。然而除此之外彩虹这个隐喻还另有深意。故事中,基督变容节那天,斯洛索普变形解体,看到天边出现巨大的强光和一道彩虹。这隐喻的是《圣经》中“变容节”这一天,耶稣对门徒最后一次显示圣容,并幻化为强光和云彩。

与彩虹相对立的香蕉是另外一个重要隐喻,它是倒生的抛物线,这种异域色彩的水果,其生长现象被称为“消极向地性”,也就是消极对抗万有引力。这部小说的开篇是盟军上尉海盗•普伦提斯关于火箭袭击的噩梦,当这个做梦的人醒来,开始在香蕉温室里采摘香蕉,做香蕉早餐。温室非常炎热,香蕉异常茂盛,而与之对应的是那一年冬日的伦敦正遭遇极寒天气。随后品钦用大量笔墨渲染了“香蕉早餐”的盛宴和狂欢,军营里一派狂欢景象。海盗的香蕉早餐,仿佛能够对抗来自空中的科技大杀器的灾难性轰炸。同时,香蕉和斯洛索普的性行为也具有同样的隐喻,它们都象征着人类的性本能,与火箭所象征的死本能形成对立。

《帕佩撒旦阿莱佩》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1)

作者:[意]翁贝托·埃科/著,李婧敬、陈英/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

这什么鬼书名?

念都念不利索,怎么卖啊?

编辑你过来,这书名你自己念得清楚吗?

翁贝托·埃科去世前出版的最后一本随笔评论集,收录了他在生命最后的十五年里,对现代社会的观察与思索。

书名原文其实是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PapeSatànAleppe,来自但丁的 《神曲》(《地狱篇》,第七歌,第一行:“Pape Satàn, Pape Satàn aleppe”)。正如大家所了解的,无数学者都在尝试弄清楚这几个字的意思。可是思来想去,大部分人都认为它并没有任何确切的含义。不过,这句出自冥神普鲁托之口的含糊之语倒是令人联想起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既然如此,干脆就用它为这部天马行空的文集命名了。

“Satàn”:撒旦,对手、魔鬼。

“pape”:类似英语里“该死的!”,或者只是:“哦!”。

“aleppe”:可能是“alef”的意大利语翻译,在中世纪,“Alef”被当作感叹词用,就像“天啊!”

所以,根据这些解释,这句咒语的意思差不多是:“哦,撒旦,撒旦,上帝,国王!”。

《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2)

作者:王这么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是一本关于生活有常和人生无常之间较量的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旧家山”“闲花草”“凡人歌”,从家庭琐事、市井生活写到日常饮食、山水花草等文化掌故。

“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取自于契诃夫在父亲去世后写给妹妹教她安慰母亲的一封信,“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夏天过后还会有冬天,青春过后还会有衰老,幸福后面跟着不幸,或者是相反……不管这多么令人伤心,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十九世纪的契诃夫的一封家书,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真实的生活,幸福与悲伤,如自然规律一样,是如此客观的存在。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直面忧伤,而怀揣着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带着光亮地对待每一天。在任何时代这都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王这么的文字里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力量,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作者以敏锐的触角捕捉到一地鸡毛生活的背后所透露出来的暖意与温柔,并佐以博识的跨界、犀利的见解和智趣的调侃。平静的日子在她的笔下显得尤为意蕴深长而情致动人。作者像是一位既天真又通达的生活哲学家,在充满烟火气的讲述中,对平凡人的生活作了充满禅意的回望与记录。

《活着本来单纯》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3)

作者:丰子恺

出品:时代华语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一个书名既带有“观点”(观点输出),又能符合作家的“特点”(固有印象),尤其面对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家,这种书名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当丰子恺漫画散文集摆在我面前,这个问题一直悬在我头顶。

好书名来源有两种,一种大概是神来之笔,另一个就是艰苦卓绝用“掉头发”换来的。

第一步;资料整理。

作为丰子恺文章精选,从为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转发率,以及参看百度,豆瓣、谷歌等等搜索好评,花了差不多两个多月时间。为了更清晰思路,我还整理出了4个关键字:1、禅意;2、纯真;3、悲哀;4、情趣,把代表文章分析了一遍,贴在了网上,这篇“丰子恺文章为什么受欢迎”的文章人气挺高。后来我把这篇文章发给媒体、营销同事、还有发行,起了“内部说服”的作用。不用再讲很多,看一看文章就知道个大概特点。

第二步:想书名的三板斧

书名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就要从这几个关键词出发,第一招就是作者的名言语录,已经有不少同行用过了,什么“你若可爱,什么都可爱”“无宠无惊过一生”等等;总不是很满意且缺少新意。第二招就是流行语,太过时髦给一个老作家毕竟也不合适;第三部,就是“友情延伸”,这时候我就从身边的好友出发,从弘一法师(师父);还有丰子恺比较推崇的日本作家(因为丰子恺游学日本的经历,甚至画风都受竹久梦二影响);无意间凌晨没睡着,翻到了日本差不多同时期的诗人石川琢木的一句诗:活着这回事,本来如此单纯。

有如灵感爆发一般,或者如同中奖一般,兴奋得手机截屏记录。

因为原句太长缩短为一行——活着本来单纯。

第三步:犹豫反复

中间做封面也是几度折腾,上公司的产品说明会,有同事提出特别想那段时间打广告的,“本来生活”,我觉得也没啥影响,纠结要改成,“生活本来单纯”。下班路上,把书名文案发给设计师,我又问了问他的意见,设计师是个90后,我说书名“活着”是不是有点太过沉重,或者太过矫情不够大气,她肯定说,还是活着好,更有深度一点。

她可能无意的回复,深得我心,坚定了我用这个书名的信心。我又把做好的封面发给作者版权人,他回了一句:你们做还是挺有意思的!

书上市一段时间之后,反馈效果很好,在首月就开始加印,销量很快突破十万册,媒体评价也很好,被评为年度十大好书。网站评论上也可以看到很多读者说被书名吸引。好评都挺高。到此算是策划了一本不算丢人的作品。

有一位陌生的读者朋友,给我留言说丰子恺这本书做得特别好,她特别喜欢,作为读者她要感谢一下我,创作出来了他喜欢的作品。那一刻,或许就是做编辑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这个书名不算太过曲折。好书名大多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琢磨,自然而然出现,平时我会把看到的好句子好标题收藏起来,或者定下来的书名会再放三天,回头再看看是不是够好。回顾即使谁能够在定下来之后,也是犹豫胆怯。不过,而编辑能把自己最初的想法坚持的最后,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可,是一件很有“爽感”的事。

《自然的音符:118种化学元素的故事》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4)

作者:[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自然科研 编

Nature自然科研 编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自然的音符:118种化学元素的故事》,书名是我在一直苦思冥想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元素的7个周期刚好可以对应音乐中简谱的7个基本音。那么元素是自然的音符还是自然的旋律?我们觉得元素是自然的音符,大自然才是元素谱写出来的旋律和乐章。

主书名中的“自然”一语双关,既是说《自然》(Nature)杂志,也是指包罗万象的大自然。

副书名是本书主要内容的概括,主要来自《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in your element 专栏文章的编译。这120篇文章是《自然-化学》杂志专门邀请世界上专门研究这一种元素的科学家撰写,这些文章突出科普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淡化了学术性。所以我们选择用更贴契合,更亲和的“故事”而不是“乐章”“小传”之类的表述。

《原生家庭》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5)

作者:[美]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著 黄姝 王婷/译

出品:阳光博客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如今,“原生家庭”已经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流行词了,但在两年前,这个网络词的热度,相信不会比它的同名书《原生家庭》高多少。而在这本畅销书红极一时的背后,也有着一段少为人知的故事。

这本书英文版原名是Toxic Parents,最早出版于1992年,曾在美国亚马逊排行榜榜首的位置占据了很长时间,直到今天(近30年时间),依然是家庭心理类的榜首。

可是,如此经典的一本超级畅销书,它此前几个版本的中文版,却始终不温不火,影响力远远达不到文本本身拥有的力量。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在拿到这本书的版权,并重新进行翻译后,就开始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一本经典的图书,国内外的差距会如此之大呢?

为此,我们还专门研究了这本书在豆瓣、当当、亚马逊等几大平台上的评论,大部分的读者都认为这本书的内容其实非常好,那么,问题会不会是出在了书名上呢?

这本书此前曾出过三个版本,分别叫《中毒的父母》(两版)和《中毒的爱》。这本书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直面家庭的真相,罗列了十几种有害的家庭行为模式,像不称职的父母、操纵型父母、语言虐待型父母、体罚型父母等,让人感觉非常震撼;第二部分是指导我们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能够给人以勇气和希望。

应该说,这本书整体上是非常正能量的,能够让人直面自己的原生家庭,用心理学的知识学会如何修补我们的性格缺陷。但是原先版本的译名《中毒的父母》,给人的感觉过于负面,容易让人想起十几年前曾广泛讨论过的一个网络话题:父母皆祸害。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在策划阶段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位,首先就是将书名往正能量方向做了调整,最后定为《原生家庭——如何修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包括图书封面的装帧设计上,我们也走了一种比较经典的“安静的方式”。此外,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后,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也欣然应邀为本书做序。

这本书出版后,市场反响非常好,上市不到一年就突破10万册,并一直位居心理和家庭类排行榜前列。而且,读者也非常认可,上市不到半年,它在豆瓣上就获得了一万多人的“想读”和几千条评论,还登上了2018年豆瓣读书的榜单。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获得了北京“阅读之城”2018年“请读书目”,中国教育报“最受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的TOP10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也再次证明了我们当初的判断,就是图书要给人以正能量,要能够解决人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批判。

《站在你身后》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6)

作者:[以色列]高佑思·马盖先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内容源于“歪果仁研究协会”发布的“把10万个口罩送到湖北”等VLOG,这些视频记录了高佑思和“歪果仁研究协会”的成员们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在极短的时间里筹集10万多个医用口罩、50000双医用手套、7000件医用手术衣并将总计229箱、重量近1吨的物资送到黄冈的过程。这些视频发布后,在微博、微信、bilibili等多个媒体平台产生了很大反响。高佑思和“歪果仁研究协会”的成员们万里驰援中国的故事把一种温暖的感情传达给国内外的读者,告诉他们灾难终将会烟消云散;这本书也将记录下一些值得记录的、属于最普通的以色列人和中国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讲述灾难之中的青年力量和人性光辉。书名是由主创团队一起敲定的,意在展示中以青年友好交流,全世界人民在以疫情面前携手共进的大爱。

你在做书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有趣的起书名故事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也欢迎投稿给商务君,投稿邮箱lijing@cptoday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7)

十大必读经典书名(起个书名有多难)(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