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骂孩子的十种行为(这4句话比打骂孩子的伤害更大)

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请各位家长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你对孩子说过最过分的一句话是什么?

家长每天和孩子最多的互动就是说话,包括表达情绪、夸奖、批评和命令等。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无意间说出很多伤害孩子话。

对于孩子来说,很多话的杀伤力比大责骂要更大,虽然我们觉得没什么,但是它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打骂孩子的十种行为(这4句话比打骂孩子的伤害更大)(1)

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位妈妈说她家老大突然间问她这么一个问题:“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妈妈一开始没有在意孩子的问题,敷衍着回答了几句,可当她看到孩子一脸不安的表情,妈妈才察觉事情的严重性。

原来,自从妈妈有了二宝之后,就把给大宝的关心和照顾分给了二宝,有时候还要求大宝帮助自己照顾弟弟。

从来没有做过哥哥的大宝,顿时觉得是弟弟抢走了妈妈的爱,所以那段时间大宝总是跟妈妈闹别扭。

打骂孩子的十种行为(这4句话比打骂孩子的伤害更大)(2)

作为妈妈很难一碗水端平,加上二宝还很小,所以她总是呵斥大宝,说他不懂事。

平时大宝表达自己对弟弟的不满时,妈妈经常说:“弟弟比你小,你要让着他。”

大宝跟弟弟抢玩具,妈妈会很愤怒地说:“你再这样下去,我就不喜欢你了!”

这两句听着是没什么很严重的问题,可给大宝的感觉就是妈妈不再爱他了。

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让孩子受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这很正常。尤其是很多家长在外还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回家看到犯错误的孩子,情绪很容易崩溃。

每次孩子破坏家长的劳动和教育成果时,我们总是会想:我为了孩子,牺牲和付出了很多,可他为什么还是不懂呢?

这时候,所有的负面情绪袭来,家长很容易就会冲孩子脱口而出那句:“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打骂孩子的十种行为(这4句话比打骂孩子的伤害更大)(3)

现在我们可以仔细去感受一下这句话,对孩子来说,这算不算是道德绑架呢?

家长对孩子的牺牲和付出,是我们发自内心愿意去做的,甚至有时候是情不自禁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把委屈发泄给孩子呢?

如果家长经常跟孩子说这句话,那么孩子很容易会感觉自责和内疚,然后自我否定,认为是自己拖累了父母。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02

“你再这样下去,我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长喜欢“威胁”孩子,比如总是拿着“我不要你了”“我不喜欢你了”等类似的话让孩子乖乖听话。

可这对孩子真的奏效吗?

其实,这句话不仅不会有效果,还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旦固化成了认知,孩子就会出现两个极端的反应:

第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降低,他会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家长无条件的爱

第二,孩子会变得争强好胜,因为在他看来只有优秀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

尤其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总是这么威胁孩子的话,他会感觉自己很差劲,然后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以及获取家长的认可。

打骂孩子的十种行为(这4句话比打骂孩子的伤害更大)(4)

03

“你看XX家的孩子多优秀。”

我们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调侃当年家长对我们说过的那句话:“你看XX家的孩子多优秀。”

当然,我们觉得这句话对孩子来说没那么可怕,可如果你总是对孩子说出这句话,是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同时,在心理学中,这种行为属于“负面强化”。举例来说,如果你总是说孩子很笨,学习成绩不好,那么他就会越来越差劲。

相反,如果你总是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他很聪明,一定可以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那么孩子就会充满自信。

打骂孩子的十种行为(这4句话比打骂孩子的伤害更大)(5)

04

很多家长也许会问:教育孩子有这么难吗?

其实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苦差事,仔细想想,所有的教育方式问题都有一个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总是用成年人的思想去控制孩子,不会换位思考。

当家长尝试着换位思考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某些沟通方式和语言是会伤害到孩子的,这时候我们也就能够及时控制自己说出这些话。

教育孩子不能像完成某个目标和任务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孩子成长,教会他更多的技能,还要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所以,当我们家长真的能做到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轻易伤害到孩子,那么教育就简单很多了。

打骂孩子的十种行为(这4句话比打骂孩子的伤害更大)(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