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如果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

洋务运动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开始经历之前五千年都没有经历过的剧变。列强们通过大炮强行打开了清政府的大门,把资本主义带给了这片土地;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屈辱。

从鸦片战争开始,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只能一步一步地妥协、退让,先后与英、美、法、俄等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不仅损失了许多白银,还割出去了大面积的土地;与此同时,国内还爆发了以太平天国为代表、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一时间,清王朝同时面临内忧外患,不得不穷则思变了。

清末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如果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1)

南京条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861年1月11日,清亲王奕訢上奏了《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提出了洋务运动的初步设想。辛酉事变之后慈禧掌权,开始重用以奕訢为代表的洋务派,从此中华大地开启了历时三十年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试图在不改变政体的前提下寻求国家富强、镇压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的内容主要为三个方面:

经济领域:兴办新式民用工业,如采矿、铁路、炼钢等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张之洞的汉阳铁厂

军事领域: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这一方面是洋务运动的重心,洋务派先后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工企业;还创立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其中北洋水师更是整个洋务运动中最大的成果。

教育领域:创办新式学堂、开始将自然科学纳入课堂,并且先后派遣了数十名幼童赴美、欧留学,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

清末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如果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2)

江南制造总局

毫无疑问,洋务运动的开展实实在在地给中国带来好处:根据统计,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一年的对外总收入可以达到11258千两白银,这还仅仅是从国外挣到的钱,可以说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部分流失的白银;还给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和近代工业体系,这为我国的工业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新式陆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建也促进了国防的近代化。北洋舰队在当时更是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超级舰队。

虽然洋务运动看上去使中国走向了跟西方一样的工业道路,但是洋务派们忽略了,甚至可以说不敢去触及一个事情——皇权。就像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一样,“中体西用”已经注定了洋务运动只能是一场短暂的烟火表演:虽然创建了新式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基本沿用了封建衙门的管理方式,在封建官僚主义的束缚下很难发展;新式军队虽然装配了洋枪洋炮,但还沿用着旧式的八旗军事制度,军事管理极其混乱,很难形成战斗力。

清末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如果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3)

北洋海军

1895年,李鸿章引以为傲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政府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彭湖半岛、台湾等岛屿。就此,历经30年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设想:如果洋务运动成功了,近代中国还会这么屈辱吗?答案是会的,但是会好一点。如果把洋务运动的成功看成甲午海战的胜利,那么清政府就不会给日本送去巨额赔款,之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就不会那么快对中国发动战争,中国人民也许就不会遭受那么多的苦难了。

清末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如果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4)

北洋水师“致远”号

可是就算一场甲午海战胜利了,清政府也不可能摆脱覆灭的命运,(反而,甲午海战失败还彻底打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间接地导致了后面的戊戌变法)中国也不会就此强大起来,因为它没有涉及最根本层面的变革。而且,我认为洋务运动并没有完全失败,它给中国留下了许多军工企业,促进了国防的近代化;并且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

戊戌变法

如果说洋务运动并没有试图彻底地改造中国,那么戊戌变法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政体——君主立宪。

1898年4月的“公车上书”成为了戊戌变法的导火索,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变法内容如下:

经济领域:要求大力兴办民营企业,设立商务局、增加通商口岸、改革官办企业的封建管理制度、大力保护工商业的发展。

军事领域:改用西式练兵制度、裁剪绿营、筹备近代化军校。

教育领域:改科举、废除八股文考试、组建京师大学堂、鼓励言论自由和新思想的传播。

政治领域:裁减机构,把冗余的职位都撤销;重用维新派人士、制定宪法、开立国会、主张皇帝和百姓平等。

清末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如果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5)

公车上书

跟洋务运动相比,戊戌变法这次直接剑指清王朝的病根,开始从政治上进行改革,走向君主立宪的道路,可是这在已经历经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中国谈何容易。

与洋务运动不同,戊戌变法虽然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是他从始至终没有掌握过实权,也就是说戊戌变法的指挥棒始终没有在放在实权派的手里;并且戊戌变法要剥夺皇室的权利,这自然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众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最终被慈禧太后亲自镇压;而且维新派操之过急准备不足,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指导理论就要变法,这种变法自然不得人心。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软禁了光绪帝,颁布训政,并且下令追杀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至此,仅仅进行了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破产,谭嗣同被杀。

与洋务运动不同的是,戊戌变法除了谭嗣同临死前那一句“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丽诗句,没有给中国留下任何实质的遗产。但是他在思想层面进一步激发了世人,也极大地震撼了封建统治,间接逼得后期慈禧颁布了“预备立宪”的政策。

清末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如果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6)

谭嗣同

与洋务运动相比,戊戌变法更加让世人惋惜,很多人都会设想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中国会不会摆脱半殖民地的命运?这样的假设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邻国日本跟清政府的处境几乎一模一样,都是被列强欺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是在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力迅速增强,到了19世纪末期,日本已经一跃成为了亚洲第一军事强国。

可是戊戌变法真的可以和明治维新相比较吗?答案是否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清末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如果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7)

明治天皇

政治制度差异:要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顽固派势力的阻扰,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明、清两朝更是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程度,这就使得顽固派势力空前的强大;而日本的幕府在同期则没有像中国皇帝一样大的权利,早在明治维新前期,日本就出现了地方势力脱离中央幕府管理的情况,所以相比与戊戌变法,日本在整个明治维新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封建势力太多的阻碍。

文化差异: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大多都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向来以“天朝”自居,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对其他国家一律看不上;而日本虽然有着跟中国相似的自然经济体制,但是作为一个岛国,日本人有着跟欧洲人一样的开放探索精神,可以不断地接受、吸收外来事物。

时间点不同: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而戊戌变法则发生在1898年,整整早于戊戌变法30年,那时候世界上很多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日本面对的外部压力要比戊戌变法时候小的多。

具体措施不同:明治维新进行了周密而详细的准备工作,整个过程持续了30年之久;反观戊戌变法,则是一场迫于亡国压力下的匆忙变革。

所以,二者虽看似有一些相同点,但实际上却是两场截然不同的变革运动。那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会是什么样?

①戊戌变法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八国联军侵华之前,当时清政府由于连年巨额的战争赔款,国库已经出现了亏空,再想短时间内发展经济和军事根本不可能。②当时世界各国列强包括日本都已经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集团,这个集团的目的就是为了瓜分中国,即使变法成功,清政府也无力在短时间内对抗各国列强。③当时清政府已经交出了关税、司法和贸易权,大部分通商口岸都由外国人控制,即使想发展经济也是有气无力。④清政府和满人继续存在,民族矛盾会进一步加深。

清末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如果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8)

布满外国商船的通商口岸

综上,就算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成功了,中国也无法摆脱半殖民地社会的命运,而且这还会使封建旧势力继续在中国苟延残喘,也许就不会有如今的新中国了,没准到现在我们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梳着鞭子的清朝皇室成员。

不过,这倒是会使我们更早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重工业,也许会使得我们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不那么屈辱,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绝对不是一次变法或是一场战争就能改变的,这需要我们长时间的探索和改革,这一点即使到今天也没有停止。

(喜欢的话麻烦点个赞哦~关注我后续会持续更新此类文章~)

【参考文献】

1]杨天石,张弘.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J].社会科学论坛,2018(06):149-159.DOI:10.14185/j.cnki.issn1008-2026.2018.06.017.

[2]汪小祥.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比较研究[J].科技视界,2017(05):90.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7.05.056.

[3]贾艳.对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03):104-105 111.

[4]孙光礼.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80-8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