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规模(四川宜宾江安初步实现农村产业经营模式升级)

程文帝 李富强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3月15日,春光明媚,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下长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高标准柑橘大观园内,村民们正忙着栽种柑橘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规模(四川宜宾江安初步实现农村产业经营模式升级)(1)

高标准建设的柑橘大观园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规模(四川宜宾江安初步实现农村产业经营模式升级)(2)

曾经的贫困户张富全(右)正在栽种柑橘苗

正在刨地的复兴村村民张富全告诉记者,依靠着村里的柑橘林,她和老伴2020年年收入达到3万元。“我们老两口原本是贫困户,2016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有了点收入算是脱贫了。但直到把土地‘包出去’,我们才真正‘见到钱’。”

张富全家有五亩地,过去那些年,一家人靠栽种柑橘,背着去镇上叫卖,一年下来,勉强糊口。但在2016年,村里组织开展土地流转,建起高标准柑橘林,张富全家中五亩土地流转后可收取年租金3000元,另在土地打工日薪70元,老两口每月上20天班便有2800元收入,年收入稳定在3万余元。

“这就是产业升级的直接效果。”承包土地的四川嘉道博文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建平说,以前的村民对农产品的经营模式比较原始,还处于“靠天吃饭”状态,收入很不稳定。“而我们公司有相应农业技术储备,有相关销售渠道,直接搞起这3000亩高标准果园,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我们负责技术、销售,并承担风险,近几年来效果很好,截至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农户结合种植,规模达1万余亩。”

“接下来,我们还将以柑橘大观园和李子大观园为依托,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繁荣乡村经济。”蔡建平表示,农户也能在他们的果园钻研技术。思考经营,能力比较强的农户,也可以自己承包土地开展乡村摘采、农家乐、电商销售等经营业务。“可以说,现代农业,我们上路了。”

“乡村繁荣了,产业现代化了,农户才能真正摆脱生活之苦,奔向‘诗与远方’过上舒适的田园生活。”江安县农村经营管理站站长容斌表示,目前,江安全县已初步实现农村产业经营模式升级。全县已建起农民专合社511个,家庭农场1125家,土地流转面积达16.4万亩,土地流转金额达6560万元,就地务工人数达68118人,基本覆盖全县。“我们的农村产业结构已开始向着现代农业迈进,农户的收入结构,已实现根本性改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