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未来要达到多少人口(最新2035年郑州人口预计将达1800万)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我市国土空间规划情况进展如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郑州未来要达到多少人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郑州未来要达到多少人口(最新2035年郑州人口预计将达1800万)

郑州未来要达到多少人口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我市国土空间规划情况进展如何?

8月26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关于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情况的报告,目前编制单位正在对方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报告提到,基于城市定位,规划测算到2035年郑州人口将会达到1800万人。

规划范围 全域国土面积7567平方公里

2019年开始,《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全面启动,同步开展了两个交通专项规划及10余项专题研究。据了解,本次空间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全域国土面积7567平方公里。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确定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愿景,构筑“一带一路”国际开放门户、引领黄河流域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区域整体崛起的中原核心引擎的三个城市定位。

规划明确了郑州的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开放门户、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

区域协同 建立与周边城市统筹发展的整体格局

站位服务全省大局,建立郑州与周边城市统筹发展的整体格局。

向东,加快郑州与开封的“同城发展”。以郑州东部新城和开封汴西新区为基础,重点推进郑汴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从制度和政策上先行先试。

向南,加强港区与新郑、尉氏的“融合发展”。重点考虑承接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和制造业转移,打造承担全省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功能的新基地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向北,引导郑州主城与平原新区、原阳的“协同发展”。推动黄河从行政“功能分隔区”向跨区域“生态魅力带”转变。

向西,引导更高水平的郑州—洛阳都市圈“联动发展”,巩义和偃师要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打造郑洛联动发展先导区。

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划定6大功能片区

落实“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总体空间策略,构建“一带一区,多片融合、两轴一廊”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同时依托“两轴一廊”形成“一主一副、三城三组团”的“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市域城镇体系,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重要职能的多节点配置。

在中心城区形成“城区—片区—单元—板块(生活圈)”的空间组织体系,划定6大功能片区,形成36个单元和若干板块,建立层次分明、结构清晰的空间传导体系。

资源配置 规划测算到2035年郑州人口将会达到1800万

基于城市定位,规划测算到2035年郑州人口将会达到1800万。基于该人口规模,规划对水、土地等资源进行了科学配置。

水资源方面,落实以水定人、以水定城的原则。通过开源、节流、结构优化等方式,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水平。

土地资源方面,以优化人口分布为核心思路调整资源配置,初步测算规划总建设用地2600平方公里。

综合交通 新增郑鲁、郑宁、郑洛银高铁通道

以打造国际性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着力完善直通全球、直连区域、绿色高质的运输体系。加快新郑机场三期建设,打造全球航空客货运枢纽和现代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新增郑鲁、郑宁、郑洛银高铁通道,预留北京—郑州—广州、西安—郑州—上海的超级高铁通道,利用三洋铁路规划建设郑州至上海和长三角普速铁路;加快商许洛高速、安罗高速建设,分流高速公路过境郑州的交通压力;积极推进市域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建设,促进环郑地区深度融合,支撑“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郑汴洛沿黄文化旅游发展。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