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歌曲大全集(父亲的音乐一)

#生活日记#

《父亲的音乐》

父亲的歌曲大全集(父亲的音乐一)(1)

我的父亲郑宝恒,是天津音乐学院扬琴专业终身教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首创民乐的室内乐高胡、扬琴、古筝三重奏,并创作了一批耳熟能详的乐曲。

《淮河随想曲》就是父亲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参加根治淮河的兴修水利工程,听到浓郁的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感受到的热火朝天百废待兴的建设时的有感而作。

《淮河随想曲》曾经的北京电视台(央视的前身),用在每晚的篇尾曲伴着沈力女士,央视第一代女播音员的“今天的节目播放完毕,再见”,意犹未尽的悠扬在六十年代。

情之所致:唱之和之,舞之蹈之,是从心灵流淌出的旋律。

经典的回响了六十余载。

岁月飞逝,偶然看到评论:《淮河随想曲》是武侠影视的绝配。(《影评书刊》武侠影视中乐常用曲);

又看到《淮河随想曲》的另一个评论:花前月下的标配(香港中央图书馆总馆长郑学仁博士解读“艺声现象”)。

每个人不一样的感受真是美妙之至。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原创的背景已经不重要了。难得是乐曲能带给几代人的享受与快乐。

父亲的歌曲大全集(父亲的音乐一)(2)

郑宝恒上世纪六十年代照

民乐三重奏一一高胡:赵砚辰

扬琴:郑宝恒 古筝:郑朝晖

父亲的歌曲大全集(父亲的音乐一)(3)

父亲的歌曲大全集(父亲的音乐一)(4)

淮河随想曲一一峻之篆刻

妙不可言——峻之篆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