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书笔记300字(狂人日记读后感)

“救救孩子……”是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这部小说中的核心当鲁迅发出这样的呐喊之后我心中不免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谁是孩子?为什么要救孩子,是孩子们处于什么样的危险之中吗?又是谁有能力去救孩子?又应该怎么救孩子?带着这些问题我读了这篇小说,并了解了小说发表前后的相关背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狂人日记读书笔记300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300字(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300字

“救救孩子……”是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这部小说中的核心。当鲁迅发出这样的呐喊之后我心中不免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谁是孩子?为什么要救孩子,是孩子们处于什么样的危险之中吗?又是谁有能力去救孩子?又应该怎么救孩子?带着这些问题我读了这篇小说,并了解了小说发表前后的相关背景。

这部小说于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四卷五号上。《新青年》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文刊,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20世纪初期是中国近代史中十分混乱的年代。先有1912年清帝国的灭亡,再有1916年灭亡的仅存在83天的袁世凯中华帝国,后有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复辟闹剧。残余帝国主义不肯罢休,后起封建主义跃跃欲试,各国殖民者各怀鬼胎,新兴思想又尚在萌芽。如此种种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当余华读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这一句心里描写时,发出了这样的惊叹:“鲁迅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精神失常了。”鲁迅用简短传神的文字,准确地描绘了一个狂人的精神世界的异常,充分展现了其文字功底和语言魅力。主人公被确诊为“被迫害妄想症”之类的精神问题。但是,我觉得,除却这个问题之外,他又是整个文章中仅有的正常人。

开篇写道“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之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为什么一个人会三十多年未见月亮?而今天得见月亮之后又发觉三十多年全是发昏呢?这里的月亮代表了什么?我认为代表的便是科学和民主。而遮蔽世人双眼和心智的,使世人看不见月亮的昏暗阴霾便是绵延中国几千年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等奴役人民的势力和思想。他是一个觉醒者,作为一个觉醒者,被世界当作异类又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文中,哪个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走狗,哪个便是那“吃人”的人:古久先生,赵贵翁,知县,绅士,衙役,债主,主人公的哥哥等等,甚至于主人公都曾同全家一起分吃过“妹妹的肉”。大约是主人公在心智未开的三十年里连同全家一起逼迫过“妹妹”裹小脚之类的种种。

主人公摇旗呐喊要救的孩子便是如文中那“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的孩子。主人公开始与孩子交流了起来,过程中一连问了孩子4句“对么?”,一句“‘从来如此,便对么?’”,仿佛是要唤醒孩子的心智或是企图与孩子产生一种共鸣,但是似乎没有成功,所以导致了后来“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所以要救孩子,要让社会的新生力量去感受民主,沐浴月光。如果社会被麻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殖民主义都将会复辟去继续摧残孩子们的心智。是如李大钊,鲁迅等这样的民族斗士扛起了解放人民心智的大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