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穷有什么看法(带你真正认识穷)

一、从造字认识“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你对穷有什么看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你对穷有什么看法(带你真正认识穷)

你对穷有什么看法

一、从造字认识“穷”

“穷”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我们看繁体字的“窮”,上面是一个“穴”字,下面是一个“身”和一个“弓”。意为远古时期,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指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后来汉字简化后变成了“穷”,它是由上面的“穴”和下面的“力”组成的,寓意是力在穴之下,有点有力使不出来的意思。现代人又把穷子拆解成了“宀”“八”和“力”,“宀”是固定的场所,比如工厂,办公室;“八”是八小时;“力”是工作;指的是长期在一个地方做着同样的工作,领着固定的报酬,没有突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二、从词组认识“穷”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穷”字被赋予了很多种意思:

1、“穷困潦倒”指的是生活贫困,失意颓丧。所以这里的穷指的是贫穷

2、“山穷水尽”指的是山路和水路都到了尽头 ,前面再也无路可走。这里的穷指的是尽头

3、“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这里的穷是形容很少,一下就没有了

4、“穷追不舍”指的是勇敢地追赶,不放松。这里的穷指的是勇敢

5、穷径(小路),穷流(干涸的小流),穷井(枯井)这里的穷指的是小,浅的意思

6、穷龄(高龄),穷岫(高山),穷陆(高地)这里的穷指的是高的意思。

7、穷破(陈旧残破)这里的穷指的是破旧

虽然穷字随着历史的积累,出现了这么多的含义。但是我们对这个字,用得最多的还是贫穷的意思,指财富的缺乏或者意识精神方面的匮乏。

三、什么才算“穷”

在我国,2011年确定的贫困线标准,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2300元,所以在我国2011年的时候,低于2300的收入就是贫穷了。但是这个贫穷是不是绝对的呢?

我们再来看看,在越南2011年农村贫困线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480万越盾以下折合人民币是1511元。所以一个人均纯收入为2300元的家庭,如果放在越南,就不是贫困户了,而有可能是中等家庭。

我们再来看看法国的贫困线,他们定的是全国收入中位数的一半,为每人每月650欧元(合人民币5760元),年收入也就差不多要7万人民币了。所以一个年收入七万的家庭,在中国是属于中等收入家庭了,但是在法国却是贫困家庭。

有人说这样的对比不具备参考价值,因为各国制定贫困线的标准不一样。那我们用我们国内例子来看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刚对外开放,那时出现了很多“香港客”,特别是在广东地区,这种现象很多,那时人们提到“香港客”的第一印象就是有钱,是富豪。很多家庭还因为有“香港客”亲戚而感到自豪。但是你们不知道,其实他们那时候在香港只是很平常的平民,有些可能连中等收入家庭都算不上的。

所以说,财富上物质上的贫穷,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取决于你所处于的集体

我们再来看一种现象:假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不错,是当时的“万元户”(那时候的万元户指的是财产有一万以上的家庭)。但是他们的理财方式出现了问题,认为只要把钱存银行,就可以无忧无虑过生活了,然后放弃了很多发展的机会。这样过了十年,他们可能依然是“万元户”,但是可能已经变成了贫困人口了。

所以说,你现在在财富上物质上摆脱了贫穷,但是不代表你永远跟贫穷沾不上边。你现在贫穷,也不代表你永远都贫穷。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坐吃山空。同样一个贫困的家庭,通过各家庭成员齐心协力的努力,一样可以摆脱贫困的状况。

因此,财富上的“穷”,并不是真正的穷,有可能只是暂时的。我觉得真正的“穷”,是思想上、意识上的匮乏。

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有一个穷人非常的穷,穷到连生存都有问题。有一个富人见他可伶,便想帮帮他。于是送给他一只牛,让他去开荒种田,这样慢慢就能改善生活。刚开始穷人挺高兴的,也按照富人的嘱咐去开荒种田。但是没过几天,穷人发现,人要吃饭,牛也要弄草给它吃,牛一顿要吃掉一个人三餐的量,而且种田等到有收成的时候时间还很久。他就想,不如把牛卖了,换成几只羊,羊能产奶,能生崽,这样收入会来的快一些,而且还能先杀一只来吃,先填饱肚子。于是就把牛卖了换成羊。但是没过几天,一只羊吃完了,还没等到其他羊生崽和产奶,于是又杀了一只吃。这样没过多久就吃到剩最后一只羊了。穷人又想,等羊生崽太慢了,不如把羊卖了,换成鸡,鸡生蛋应该会快一点。但是没过几天,穷人的生活又困难了,又开始了杀鸡吃,最后把鸡全都吃完了,穷人又回到了以前穷困潦倒的处境。

有人说,穷人是因为缺少资源,缺少机会,是环境问题。假如社会给与他们更多的机会和帮助,很多人是能摆脱贫穷的。像故事中的穷人,它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养活那头牛,要不然就可以发展起来了。我想说,那些通过资源扶持,给与机会,然后就能脱贫致富的人,他们其实就不能算真正的穷人。因为他们是有信念,有战胜贫困的决心。

故事中的穷人,如果他有远见。他完全可以通过关系先借点粮食度过困难的时期,并承诺收成的时候给与一定的报酬。这样就不用卖牛,可以慢慢发展起来。或者把牛租给别人开荒,先积累点资金,然后再自己开荒种田。

所以,只要思想上不轻易向生活低头,时刻保持对生活的的热情,对摆脱贫穷充满信心。那所有的贫穷都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是可以实现摆脱贫穷的。

四、怎么摆脱贫穷

其实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世上没有真正的“穷人”,只有“弱者”。一个贫穷的强者,迟早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穷;一个富有的弱者,迟早由于自己懦弱,没信心沦为“穷人”。

因此我们要摆脱贫穷,就要从思想层面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单单给与物质帮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内外力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内心方面,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信念

很多贫困的家庭已经接受了贫困生活的现状,虽然也有尝试着去改善生活,但是一遇到挫折就会马上妥协,继续返回现状。因此要有信念,要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始终坚定的认为贫困的生活只是暂时的,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善的,是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的。

2、重视知识教育

知识改变命运,现阶段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是贫困家庭逆袭的最佳渠道。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重新规划自己,制定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实现脱贫。而且重视教育,尽全力让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才能真正摆脱贫穷。

3、多行动少犹豫

树立了信念,制定了目标,就要行动去实施,别只是纸上谈兵。很多人就是想得天花乱坠,制定了一大堆计划,然后到实施的时候就一大堆借口,总是有一个个理由去推迟实施计划。要改掉懒惰的习惯,多行动少犹豫,只有行动了才有机会。

外力帮助的这方面,国家的以下的几点政策给了我们很好地参考:

1、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这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政策。这是在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起来,树立了榜样,让其他的人看到成果,也有信心去脱贫致富,树立了信心。

2、精准扶贫:是国家脱贫致富道路上的重要政策。精准扶贫是针对粗放扶贫而言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这主要解决的是物质上的帮助,物质上的帮助非常的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提供一些他们根本不需要的帮助,要根据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给与实用的物质帮助。

3、公平的教育权利:教育是贫困家庭逆袭的最佳途径。国家在这方面赋予了每个中国公民平等的权利。只要是中国公民,都可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最基础的教育。对于要继续深造但是经济跟不上的,我国还有助学贷款,每个学校有贫困助学金,各地有雨露计划,大学里还有奖学金。所以在扶贫的道路上,让其能接受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因此,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思想的堕落,失去信念,失去信心。假如你现在处于贫困的生活,处于底层的生活。你要调整好心态,要有信念,要有摆脱贫困的信心。正确看待接受教育的重要性。适当接受别人的帮助,借鉴别人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要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贫致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