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鲢鳙上下钩距多大最合适(手竿钓鲢鳙钩距设置)

手竿钓鲢鳙是一种很刺激的玩法。但是如果在一些细节上掌握不好,水域中有再多的鲢鳙上鱼率也不会太好,不是有口打不中,就是不断锚鱼。和那些高手相比,鱼获就会差很远。关于钓鲢鳙的重要细节有很多,比如开饵干湿度和雾化状态、上饵的手法和抽竿频率,以及根据气温水温找鱼层等等 ,都是影响上鱼的因素,以上这些我以前都在发过的文中讲过,今天不再重复了。我今天单独把钓鲢鳙非常关键的钩距问题说一说,这可是关系到鲢鳙在吸食雾化饵料的时候,能不能出现最适合、最勾魂的逮口的信号,提竿刺鱼时是空竿多,还是正口多,或者是锚鱼多。总之关系到最后鱼获多少的问题。

钓鲢鳙上下钩距多大最合适(手竿钓鲢鳙钩距设置)(1)

有钓友可能会问了,钓鲢鳙钩距的大小有那么重要吗?我说,当然有那么重要了,不信你接着往下看。

首先我们钓鲢鳙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方法,就是上钩捏一个核桃大小的饵团,下钩空钩什么也不挂。这样做是根据鲢鳙吸饵习惯采取的方法。因为鲢鳙是滤食性、专门吸食水中浮游生物的一种鱼类,一般不会吸食大块状的食物。因此当我们把雾化程度很高的鲢鳙饵捏在上钩入水后,饵团快速雾化,鲢鳙进窝后就会在上钩饵团的下方,吸食饵团形成的大量雾化物。由于饵团雾化物是从饵球上层层脱落后不断向下方雾化扩散的。所以越靠近饵团,雾化的浓度越大,因此鲢鳙就会尽量靠近饵团下方吸食浓度很大的雾化物。

好了,现在关键的问题来了,既然鲢鳙会尽量靠近上钩饵团,吸食散落下来的高浓度的雾化物,那么,下钩设置在这个距离就应该是最佳的距离。因为下钩在这个距离最容易被鲢鳙吸食雾化物时无意中吸入嘴里。

钓鲢鳙上下钩距多大最合适(手竿钓鲢鳙钩距设置)(2)

那么这个距离应该是多少呢?通过大量的实战经验证明,也被高手们验证,这个钩距在3个钩距左右最佳。这要根据鲢鳙的大小,在2到4个钩距之间设置一个合理的钩距,一般不要超过4个。

设置这个距离的钩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上钩饵团散落下来的雾化浓度最大,那种烟雾状的雾化物完全可以把下钩笼罩住,让鲢鳙看不到下钩的存在,有很好的隐蔽性。因此鲢鳙在贪婪地大口吸食雾化物时,根本意识不到有鱼钩的存在,当鲢鳙大口把雾化物连同下钩一起吸入嘴里时,浮漂就会出现大幅下顿,这种下顿的信号非常标准,非常引人入胜,这时提竿命中率就很高,往往都是正口。因此我们说钓鲢鳙的钩距设置在二到三个钩距就是最佳的钩距。

相反,如果我们把钩距设置得更大一些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比如设置到十公分以上。很显然,那就会出现更多的锚鱼现象。因为鲢鳙是在上钩饵团的下方5公分左右,雾化物浓度最大的地方吸食,而下钩却设在了在10公分以上的地方,那么就会有两点不足,一是下钩在鱼头部的下方,鱼不容易把下钩吸入嘴里,二是鱼的身体很容易触碰到子线和下钩,浮漂出现的动作很乱,没有标准的动作,这时提竿就容易出现外挂锚鱼的现象。不是外挂住鱼的下颚部位,就是外挂住鱼的腹部或尾部。总之钩距越长,信号越不标准,越容易挂鱼。

钓鲢鳙上下钩距多大最合适(手竿钓鲢鳙钩距设置)(3)

我看过刘志强前一段时间在水库钓鲢鳙时,他频繁出现外挂锚鱼的现象,我仔细观察了他的钩距, 好像超过了三个钩距,似乎有10多公分。虽然频繁外挂鲢鳙不单单是钩距的问题,在有的时候还有天气气压等因素的影响,但如果钩距设置太长了,就难以分辨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外挂现象了。因此,还是把钩距设置在3个钩距的最佳状态时,才能找到频繁外挂鲢鳙的原因。实际上,只要把钩距按2到3个钩距设置了,除了天气影响之外,在大多数水域环境中都是钓鲢鳙的最佳钩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