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1)

近期,浙江大学的一则处分公告引起了网络上的巨大讨论。

还不清楚缘由的同学,敏敏老师再简单梳理一下基本情况。

7月20日,浙江大学发布关于2016级学生努某某留校察看处分决定,该学生在今年4月被法院判决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并暂缓执行,最终学校决定给予该学生留校察看处分。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2)

图为浙大后续调查通报

在相关的判决书中可以看到,努某某是趁着被害女生醉酒之际带回自己出租屋,进行侵犯,被害女生反抗并称要报警,努某某中止了侵犯行为,在女生称报案后,努某某到投案自首并供述了作案过程。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3)

法院考虑到努某某一是犯罪中止、二是投案自首,于是判处了一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缓刑处理。

这并非引起网友讨论的点,大家不解的是为什么在考试作弊即开除学籍的校园里,有刑罚处分在身的学生反而可以被留校查看,带给在校女生巨大的人身安全威胁。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4)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5)

事实上,这并非浙江大学首次引发的处分争议了,在这之前,浙大曾给予

吸毒学生留校察看处分,该生在2019年12月被判处了行政拘留。但在2014年,曾有学生因为盗窃罪被法院同样判处有期徒刑并暂缓执行,却被开除学籍。

相比之下,强奸、吸毒和盗窃孰轻孰重?

而另一引发网友愤怒的点在于,根据记者调查及相关网络爆料,努某某在判处决定下来后,并无“悔改之意”。从4月到现在,他不断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吃喝玩乐的照片,并发布“和博士女友拍完毕业照”、“我的快乐回来了”等等言论。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6)

最后,努某某的个人行为,抹黑了至少3个群体的形象:少数民族学生、内高班学生、浙江大学学生,也引发众怒。

内高班指的是从2000年起,我国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举办的内地新疆高中班。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努某某于2012年入学深圳坪山高级中学第一届新疆班。

在此前,努某某曾因为深圳内高班学生身份引发网友猜测“家庭环境优渥”,而事实上,能够上内高班的新疆学生,整体来说是出身贫困的优秀学生。想要进入内高班,首先要参加选拔考试,被录取的关键因素是考试成绩;考上后学生被随机分配到不同城市,并需要读预科在内的4年高中,以重点补习汉语文、英语和数理化课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离家数千公里,学校每年报销一次回家的硬座车票。

而在一线城市深圳读内高班的努某某是这些学生中的幸运儿,因为这是大部分内高班学生梦寐以求的“发达城市”,而考上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努某某却无心学习、多次挂科,考试累计排名在128名学生中排名126名。


据封面新闻,知名刑辩律师赵良善认为,缓刑仍属于刑事犯罪范畴,如高校学生犯罪,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2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但是,赵良善表示:

该法规定,学生构成刑事犯罪的,学校可以开除学生学籍,注意这里法律术语是“可以”,而非“应该”。

也就是说,法律赋予了学校权利决定是否开除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作何处分。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7)

的确,根据法律规定及学校相关处理办法,网友没有权利干涉浙江大学对于在校学生的处分决定,是否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也要考量学生是否为少数民族等因素,浙江大学也已经开始了后续调查。

但敏敏老师想说的是,女性保护自身,不能分侵害方是否为上司、熟人,是否为少数民族同学!一旦出现被侵害的情况,女生首先受到的是身体伤害,然后会受到长远而不可估量的精神折磨!

而从网络的多个后续爆料来看,努某某借“学长”、“摄影师”等多个光鲜的身份,“撩”到了一些女生,也猥亵了不止一名女生,并且共同的手段是——喝酒

其中,有一类言论一语中的——女生不敢拒绝来自于“学长”等身份的邀请,也不敢拒绝小酌三五杯,酒量好可能被下药,酒量不好可能就醉了,而发生一系列让女生后悔的侵害事件。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8)

努某某自拍照

这里有个不可避免的开端——“不敢拒绝”或者“主动求助”,而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因素,就是男女双方存在权利或地位上的不对等,从而引发出了一个关键词,叫“胁迫”

在法律上,强奸中存在一种类型:女性遭受到了胁迫。胁迫是指让女性产生恐惧心理,足以震慑妇女。比如,行为人利用教养关系、从属关系、职务关系进行胁迫,不从就饿着、开除、别想毕业、别想晋升……还有,不从就揭露隐私、公布隐私等等。

在刘强东、鲍毓明等案件中,双方身份差距就是网友们非常关注的点,一个是互联网巨头老板,一个是学生;一个是高管,一个是未成年。这种案件随手一搜也不在少数。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9)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10)

根据凤凰网公益公布的2018年数据,女童被性侵案,熟人作案比例高达66.25%,而在职场和日常生活中的性骚扰、性侵,也有相当比例是熟人作案,隐蔽而难以察觉。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不能等到出了问题再反思,而是需要预防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好孩子的性别教育,必须要让男孩、女孩从小就有性别的界限——分开洗澡、上卫生间、异性家长不接触孩子敏感部位等,树立孩子“不是喜欢对方就可以占有”的意识。

浙大努某某个人信息(浙江大学努某某仅留校查看)(11)

而作为成年人,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自保意识,不要对“熟人”掉以轻心,不要默认比自己工作能力更强、职务更高的人会道德更完美,在性别事物上要保持随时警惕,对方的行为让自己不舒服时,要及时制止。

如果真的遇上侵害事件,周围的人和自己要学会摒弃“荡妇羞辱”心理,在被侵害后,保留证据、报警,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进一步侵害,也不被人继续胁迫。

日本记者伊藤诗织,她是日本MeToo运动的核心人物,她在就工作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日本首相传记作者山口敬之进行会谈时,遭遇对方性侵。在犹豫之后她最终选择诉诸法律,去直面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只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自救,通过出书、拍摄纪录片等方式掀起了女性面对强权的维权运动,她说,“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

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和舆论对于各种侵害事件的关注,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会保护自己的性别权益,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健全:

新华社消息称,根据《上海市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工作白皮书(2019年度)》,2019年开始,上海实施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16家相关单位会签《关于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的意见》。

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的相关部门对27万名与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触的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筛查,其中26名具有性侵相关犯罪记录的人员未被录用或被清退。而在上海法院2019年一审审结性侵儿童案件中,有14名罪犯被判处了三至五年的从业限制。上海法院依法从严判决性侵犯罪,对其中31.05%的被告人一审判处3至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上海检察机关2019年共审查起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91件211人。

作为父母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对孩子做好性别教育;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保护好自身。

希望未来的天空更清澈,未来的花朵更能风雨无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