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的香味是怎么来的 日本香料界权威说杨贵妃是伊朗人

杨贵妃是伊朗美人?!——日本专家惊人推断

杨贵妃的香味是怎么来的 日本香料界权威说杨贵妃是伊朗人(1)

伊朗,古波斯王朝故地,被称为世界最盛产美人的国家之一

杨贵妃的香味是怎么来的 日本香料界权威说杨贵妃是伊朗人(2)

然而,杨贵妃……是伊朗人?这还是个太令人惊悚的消息,至少,作为杨玉环的同胞,老萨活了四十多年,才第一次听到。

这个惊人抑或雷人的信息,是我在查阅日本方面关于丝绸之路研究的资料时发现的。说起来,这篇文章最开始让我注意到还不是因为这一点。

在日本新人物往来社编制的《别册历史读本》杂志《丝路之梦与冒险记录》专刊中,看到了署名山田宪太郎的一篇文章,如果直译其题目,应该是《魅惑玄宗之杨贵妃的腋臭》。

杨贵妃的香味是怎么来的 日本香料界权威说杨贵妃是伊朗人(3)

唐玄宗的品味有这么奇怪吗?如果是一部街头杂志,出现这样巴嘎的文章倒也罢了,偏偏《别册历史读本》还是一部颇为严肃的史学杂志,从封面上也可以看到其浓厚的学术味道。山田其文前后分别是《世界两大王朝——唐和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中的欧洲人》,都是可以当历史论文阅读的,那,这一篇是怎么回事儿?

因为好奇打开文章来读,才注意到本文还有一个同样雷人的副标题——“杨贵妃,是伊朗系的多汗性美人”!

杨贵妃和伊朗能有关系吗?我只记得有人说她应该是山西美人。

当然,如果从点击率的角度来说,写杨贵妃在日本是很容易吸引眼球的,这或许是本文的用意之一。

杨贵妃的香味是怎么来的 日本香料界权威说杨贵妃是伊朗人(4)

日本人对杨贵妃是有情结的,至今在日本影坛被视为不可逾越的清纯玉女山口百惠,便自称杨贵妃后人

战后日本专门拍过一部名叫《杨贵妃》的电影,现在看来颇似艺术片,却因为里面有沐浴的镜头被不懂东方风情的美军审片员直接咔嚓了。在山口县,还有杨贵妃的墓,据说是杨玉环逃到日本后的埋骨之地。

杨玉环可能逃过马嵬驿之难吗?女作家林特特对此的看法是,逃到日本的应该是杨玉环的侍女而不是她本人,尔后由于某种类似强迫症的心理疾病把自己当成了贵妃的替身。连日本人自己也认为这种可能很渺茫,不过,还是乐于提杨贵妃的墓在山口一说,这应该只能表明杨贵妃在东瀛的影响之大了。

这位作者山田,或许只是追求眼球经济的无聊之人?

应该不是这样。这位山田宪太郎教授并不是历史学家,而是日本第一号的香料学家。

山田宪太郎,长崎县谏早市人,1907年出生,出身于小川香料会社,先后在近畿大学、桃山大学和名古屋大学担任教授,1977年因为《东亚香料研究史》一书获得日本学士院奖,在世界香料研究领域有着权威地位。同时,在研究香料的过程中,他也对东西方交通史颇有涉猎,因此被《别册历史读本》编辑部邀请来为这一期丝路专辑写文。

所以他的观点绝非奇谈怪论,也不是认为玄宗有怪癖——香料学家通常都是香臭不分的。这一方面因为我国古代汉语里面“臭”本身包含“香”的内容,而且,从理论上来说,没有哪种香浓到极处不是臭的……

既然如此,这位老兄能够写出什么来,都不应该让人感到怪异。

不过看了文章,那种雷人的感觉少了很多。山田提出,杨贵妃出生的蜀地与西域交通密切,而杨贵妃在历史记载中有如下特征——多汗,白皙,肥满,爱洗澡,爱用香料,在“唐代杂书”(山田没有指明何书)中记载杨贵妃的汗带香气,“每有汗出,红腻多香”,沐浴之后池中也有体香——这应该是体味浓重的隐喻。根据在研究香料时注意到不同人种的区别,山田认为杨贵妃可能有着波斯种族白色人种的混血。他分析认为,杨贵妃好用香料,可能是为了掩饰“胡臭”。所谓“胡臭”,指的是白色种族与中原民族不同的强烈体味,而这主要来自于腋下的大汗腺……山田。引用了唐诗中对于胡姬的描述来猜度杨贵妃的来历,所谓杨贵妃是“伊朗系美人”不过是山田先生的推测而已。

杨贵妃的香味是怎么来的 日本香料界权威说杨贵妃是伊朗人(5)

华清池杨贵妃的澡堂遗址,但并不能说喜欢洗澡的便是有那个啥吧?

唐玄宗在历史上很可能真的有一个来自中亚细亚的妃子,这就是寿安公主之母曹野那姬。曹野那是粟特语“最喜欢的人”之意,她被怀疑是曹国(今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进贡的舞姬,若有伊朗-波斯血统是符合逻辑的。但杨贵妃和伊朗恐怕没什么关系,须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波斯人要想进入蜀中比进入长安难度还大。

如果山田是个历史学家,这种逻辑推理的水平怕是会被板砖拍死。看来,学香料的和学历史的,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几乎在两个世界。

杨贵妃的香味是怎么来的 日本香料界权威说杨贵妃是伊朗人(6)

山田所著《日本香料史》是权威的香料学著作,还好他在专业上不是这样想当然的,否则东京街头的人们会是个什么味道,那就难说了

不过,他这篇文章中倒有一段令人唏嘘。

山田的专业是香料,谈杨贵妃自然也少不了这两个字。他对杨贵妃所用的香囊中会有什么材料进行了技术性的分析(作为一个过敏性鼻炎患者,老萨对他的具体研究兴趣不大),并提到日本正仓院还存有类似的香囊。但中间笔锋一转,讲起了一个和专业似乎关系不大的故事。

他说这一段故事来自于段成示的《酉阳杂俎》,里面记述了一段天宝年间的遗事——玄宗和某亲王弈棋,令琵琶圣手贺怀智弹奏为乐,杨贵妃在一旁观棋。棋局进行到官子,玄宗渐渐落了下风。看出老公情况不妙,杨贵妃突出奇兵,悄悄放出一只康国进贡的“猧(wō)子”,这小家伙蹦上棋盘,自然是两军阵容大乱,再没法计算输赢。结果自然是“上大悦”。不过,可能因为贵妃动作过大,又值有风,她围的领巾被甩到了一边,正落在贺怀智头上。尽管这事儿有点儿香艳,但身份差异之大让贺怀智不敢稍动,良久转身,丝巾才落到了地上。贺怀智回到家中,摘下戴的襆头,注意到异香扑鼻,于是用盒子将其密封起来。

杨贵妃的香味是怎么来的 日本香料界权威说杨贵妃是伊朗人(7)

刘旦宅《猧子乱局图》便是描述这段故事的,放大之后可以看到,所谓猧子,便是那个时代从东罗马经过撒马尔罕(康国)进口的所谓弗林犬——专家认为便是哈巴狗的原型,只不过毛粗糙一些

仔细想想,杨贵妃应该是个很独特的女子,她聪颖而颇有个性——除了会猧子乱局以外,她还喜欢喝酒,对玄宗以外的男性也不是那么守礼。对于历经太平、韦后、上官等女主之乱政的玄宗李隆基来说,这样接地气的女子也许更值得珍惜和亲近,推测这便是玄宗喜欢杨贵妃的原因——这大约和“胡臭”没什么关系。

不过,那个“猧子乱局”的故事结尾并不十分浪漫。

安史之乱后,玄宗已成太上皇,而贵妃早已香消玉殒。贺怀智再来看望失意的李隆基,携来已存八年的旧襆头,并提起当时的事情。玄宗开盒,依然可以嗅到香气,流泪道:“这是瑞龙脑香啊。”

瑞龙脑香,主要成分为天然冰片,当时是苏门答腊岛上特产,交趾国曾进贡于玄宗,玄宗以其香而凉,以十枚赐予怕热又喜好香料的杨贵妃。不料,斯人去之久矣,而香气依然宛在。

千古风流,亦不过命运所翻弄的落叶,令人一叹。

【完】

另,找到了《酉阳杂俎》关于此事的记载,如下:

“天宝末,交趾贡龙脑,如蝉蚕形。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上唯赐贵妃十枚,香气彻十余步。上夏日尝与亲王棋,令贺怀智独弹琵琶,贵妃立于局前观之。上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猧子于坐侧,猧子乃上局,局子乱,上大悦。时风吹贵妃领巾于贺怀智巾上,良久,回身方落。贺怀智归,觉满身香气非常, 乃卸幞头贮于锦囊中。及二皇复宫阙,追思贵妃不已,怀智乃进所贮幞头,具奏它日事。上皇发囊,泣曰:‘此瑞龙脑香也。’”

欢迎关注公众号【老萨有发现】(sashuchang20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