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第一次相遇(七月与安生双生花绽放)

昨日,在未上映之初就已荣登“微博最想看的电影”首座的《七月与安生》于全国各大院线与观众见面。

该片改编自作家庆山(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改编,仅上映一天的时间,便在“青春片”领域掀起口碑热潮,让几乎一度让人失望的“青春片”重新回归人们视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纷纷称赞该片无疑是“青春片”中的一股清流!

虽然该片没有大幅度轰轰烈烈的爱情桥段,但几乎让每一位观众、让每一位曾有过青春、让每一位正绽放着青春的观众潸然。大发感慨“这才是真正的青春”,而“七月”与“安生”的两种生活更是引人深思。底是七月,还是安生?到底是要安逸,还是自由?

七月与安生第一次相遇(七月与安生双生花绽放)(1)

《七月与安生》这部影片中的“七月”与“安生”究竟是怎样的两个人物能引发如此多的心灵感慨?下面就让小编从影片角度来扒一扒!

七月是一个喜欢安逸的女孩,她有幸福的家庭看似和安稳的人生轨迹。但她骨子里却渴望七月一样奔放洒脱的生活。

安生是一个性格乖张的女孩,从小父母离异是导致她不羁性格的主要原因。这样的女孩,只有七月愿意走进她,也只有七月愿意忍她。

她们十三岁相遇相知,同吃同住形影不离。关系好到在每个女孩都会经历的“羞涩”时期里互相看看对方正在发育变化的身体。这不仅是少女的天真懵懂,还是两个女孩那段在对方面前毫无遮掩的友情,更是上升至心灵层面的彼此陪伴。可偏偏十八岁那年,七月告诉安生她喜欢上了陈家明,而后在三人同去山里拜神时安生得知陈家明喜欢的是她自己时,就此三个人便纠缠在一起展开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命运。

七月与安生第一次相遇(七月与安生双生花绽放)(2)

安生很爱七月,像爱自己一样。她不想打扰七月与家明的感情,便独自踏上火车去异乡漂泊。站台送别时,从安生脖子上不经意滑出来的玉让七月不安了。当安生在缓缓驶动的火车上向七月喊着“如果你想让我留下 我就留下来”时,不安的七月选择了不挽留。火车就这样载着安生的不舍与成全,载着七月的纠结和心安远去。

终究是记挂着。无论身在各地漂泊,安生总是会给七月寄一张明信片,虽身隔千里的两人心却还是紧紧相连,异根同生。可每张明信片上的那句“问候佳明”却像一道镜子上的划痕,心上的一根针,越擦越脏,越拔越疼。让七月一度茫然。

七月与安生第一次相遇(七月与安生双生花绽放)(3)

本剧镜头中有一大特点——一言不合就脱衣!曾在片花中多次出现的脱衣情节一度然人质疑这到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片子。真相是前来探望的七月撞到住在佳明那里的安生,由此展开那段浴室中因为陈家明的爱而闺密互撕的情节。这段虽因嫉妒愤怒而开始,但说相爱相杀却更加合适。所有的争吵、疯狂那样极致但观看起来一点也不尴尬、不矫情。

也许,人漂泊久了总会累,渴求安稳。也许,安稳的人终会厌,向往自由。

七月想明白人生的意义并不只有爱情,她想要自由。她想要安生那样“七月”的生活。便让佳明逃婚给自己一个离开的借口,去找寻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七月与安生还像十三岁那样,彼此抱紧,哭泣,相依相偎。最后,七月在27岁那年死去。

七月与安生第一次相遇(七月与安生双生花绽放)(4)

电影是已安生的小说结局拉开的。整部影片旁白部分都由马思纯来完成,声音很平静,与电影整体风格相符且并无矫情的突兀感。结局的形式又是该片亮点。

七月死后,安生带着七月的孩子一起生活,解放了心中渴望安生的安生。过着安生的生活,以“七月”为名在网上连载了名为《七月与安生》的小说记录着他们的青春,记录她与她胜似爱情的友情。唯一不同的是,她最后给了七月想要的生活,给了她不羁的人生,让七月真的变成了那个七月。这种“结局中的结局”让观众看得有些惊,但在整理思绪过后,却又都不由得佩服导演和编剧。剧情辗转,深入人人心。

如果,你可以选择。你是想做七月还是安生?

还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七月与安生,是她二者的结合。都是是既渴望着狂放但安于世事的七月与既随性自然却向往平淡的安生。看似矛盾但却又并不矛盾,因为青春是自己的,只要活出你想要的模样就足矣。(文/晴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