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宝宝食物蛋白过敏)

母乳是连接母亲和宝宝关系的纽带,哺乳时能给宝妈带来巨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怀孕时我就决定母乳亲喂,但现实总是戏剧性发展,由于生产时大出血,气血不足从而没有奶水,宝宝出生第三天请来了催乳师,再加上让宝宝勤吸,终于有了一点奶水。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宝宝食物蛋白过敏)(1)

第一次吸出的初乳

当时非常开心,宝宝终于喝上了母乳,不过也就喝了一两天,出生第五天,就送到儿童医院住院了,住院前半段时间宝宝可以正常吃配方奶,住院期间宝宝发过一次烧,怀疑是医院使用了某种药物,对宝宝肠胃造成了损伤,后面医院就通知宝宝食物蛋白过敏,让喂养深度水解奶粉或者母乳(母亲不能食用高蛋白食物和过敏性食物)。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宝宝食物蛋白过敏)(2)

住院期间,又瘦又小

4月21日,天气晴朗,怀揣着美好的心情接住院半个月的宝宝回家了。由于提前得知宝宝食物蛋白过敏,我就提前一天没有食用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再加上内心对食物蛋白过敏的轻视和侥幸心理,回家后正常哺乳。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宝宝食物蛋白过敏)(3)

出院当天,皮肤最白的时候,后面越来越黑

结果一天后,宝宝大便次数就增多了,刚开始婆婆和妈妈说多吃多拉,新生儿一天上4-5次厕所也是正常的,我就信以为真。第二天就不太对劲了,宝宝哭闹不止,宝爸晚上回家仔细观察了一下大便,发现了一丝血。顿时我内心升腾出了浓浓的内疚和懊恼之情,自责自己的疏忽大意。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宝宝食物蛋白过敏)(4)

宝爸发现带血便便后,又拉的便便

后面宝宝就开始吃上了深度水解奶粉,以下经验与同款宝妈分享一下:

一、深度水解奶粉的选择

我当时咨询了孩子王的顾问,同时也询问了同样孩子蛋白过敏的同事,他们都推荐了雀巢的蔼儿舒。这款奶粉不含乳糖,一般食物蛋白过敏都伴随得有乳糖不耐受,如果宝宝同时出现便血和拉肚子,可以选择这款。我家宝宝食用后见效明显,立马停止了腹泻,睡觉也更加安稳了。如果蛋白过敏特别严重,食用深度水解奶粉后还无法缓解的,还需要购买氨基酸奶粉。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宝宝食物蛋白过敏)(5)

留存的奶罐,还扔了一些,还有两罐部分水解奶

二、为什么要转奶?

1.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里面富含营养和抗体,能满足宝宝生长需求,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2.我从开始没有奶水,到后面有奶,宝宝住院喝不到奶,让我对母乳喂养有一种执念。而且我非常享受母乳喂养的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宝宝食物蛋白过敏)(6)

宝宝住院期间存的,用不上处理掉了

3.深度水解奶粉口感不好,我尝了一口,是苦的,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味蕾逐渐发达,越来越不愿意吞咽水解奶。期间就因为宝宝不愿意吞咽,发生过两次呛奶,脸被呛得青紫,幸好学了几招急救措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想就还后怕,坚定了必须转奶的决心。

4.深度水解奶粉的价格一般没有优惠,318元一罐400g,价格是普通奶粉的2-3倍,母乳和一般配方奶粉喂养,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三、如何转奶

宝宝从纯深度水解奶粉喂养到纯母乳喂养,我经历了3次转奶,失败了两次,第三次终于成功了。以下是我转奶的经验:

1.深度水解奶粉需要喂养满15天,这个时候宝宝的肠胃基本上修复完毕,才能开始转奶。

2.如果是准备母乳喂养,宝妈需要深度忌口,不能食用鱼虾蛋奶等高蛋白食物,花生、芒果等易过敏性食品也不能食用。我在转奶期间差不多只吃了猪肉、猪肚和蔬菜。宝妈忌口时间至少转奶前三天进行,时间越长越保险。

3.每三天为一个周期添加母乳或配方奶,第一个三天,每天喂一次母乳或配方奶,每次60ml,如果过敏程度重可以每次30ml,过敏程度轻可以一次吃饱。如果第一个三天添加母乳或配方奶后,没有过敏反应,第二个三天可以每天喂两次母乳或配方奶,以此类推,直至转奶成功。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宝宝食物蛋白过敏)(7)

为了精准喂奶,转奶期间记录每天喂奶量

注意事项:

1.转母乳的宝妈转奶期间需严格忌口,以免半途而废。

2.母乳和配方奶的口感比深度水解奶粉好,宝宝更爱喝,有时宝宝会不吃或少吃水解奶,专门等那一顿母乳或配方奶,不要因为宝宝可怜,就添加量,转奶过程一定要一步一步严格控制量,一步吃不成大胖子,只会让你打倒重来。

3.转奶成功后,母乳喂养的宝妈可以逐步丰富菜单,不要一次性吃多种忌口食物,如果宝宝再出现过敏反应,可以快速锁定过敏源。

我两次转奶失败就是因为宝宝呛奶,不爱吃水解奶,看宝宝可怜,中途添加了母乳量,导致转奶失败。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经验,如果你家宝宝也蛋白过敏,可以尝试转奶哦,转奶需要非常大的耐心,祝各位转奶的宝妈都成功[呲牙]。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宝宝食物蛋白过敏)(8)

宝宝最新的照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