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送女儿出征赠言(刘洋出征前写给孩子的信)

父母送女儿出征赠言(刘洋出征前写给孩子的信)(1)

6月4日,航天员刘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记者见面。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本报记者 王延辉

锦书寄“云端”,字字蘸真情。

“我一看,叫我好哭,写得太深情了。”6月6日下午,刘洋的父亲、72岁的刘士林看到了网络上广泛传播的那封信,一向感情内敛的他,瞬间落泪。

这封信,是刘洋出征前在问天阁写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小苹果”和“云儿”的一封信,也是孩子们收到的最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你们既是妈妈的铠甲,也是妈妈的软肋”“妈妈答应过你们要好好地完成任务,要在太空建一座大大的房子,装进很多很多人的梦想”“宝贝们,想妈妈时就抬头看看天空吧,漫天的星辰闪烁那是妈妈在对你们说‘我爱你!’”……过去几年,刘洋时常在“六一”儿童节那天给孩子们写上一封家书,只不过,这次尤为不同。

在这封信里,刘洋谆谆教导孩子们:人生至善莫大于孝,一定要记得尊重孝敬老人;不要怕困难,不要怕挑战,不要怕失败;记得读书、运动,记得守时、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

刘士林、牛喜云老两口在手机里翻看女儿写给孩子们的信,思绪也被带回到了过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刘洋教导孩子们,一如当年她的父母给她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刘洋1978年出生于河南郑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刘士林、牛喜云夫妇很重视女儿规矩意识的培养,刘洋很小的时候,从不无原则地由着她的性子,也不会把女儿努力的成果视作理所当然。

“我们从不娇惯孩子,好习惯从小养成。”牛喜云说,他们对女儿从小就比较严格,教育她要保护好眼睛、按时吃早饭、必须写完作业再出去玩等等。

“直到现在,姑娘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就是吃东西时总要先给长辈们。”牛喜云说,从小他们就教育孩子要特别尊重长辈、懂得感恩。

刘士林至今难以忘记那一幕:刘洋上初二那年,得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奖学金,看到他球鞋破了却一直不舍得换,女儿就用这笔奖学金悄悄给他买了双回力球鞋。

言传身教,家风传承。“现在外孙子外孙女吃饭的时候,都是先等长辈坐下动筷之后才坐下吃。”牛喜云说,“女儿也常讲,好家风就是父母带出来的。”

书信传情,寄语成长,全部是爱。作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在结束第一次航天任务后曾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太空中离地球越远,祖国、家、亲人、亲情这种概念就会越近。走得再远,都走不出亲人的牵挂;飞得再高,也离不开祖国的怀抱。”

“离地三尺不分男女。”时隔10年,再次出征太空,刘洋心怀感恩,“当我的一边肩膀挑起事业的时候,另一边肩膀上的担子,是我身后的家庭帮我扛住了。”

“我们永远是姑娘的坚强后盾,相信她一定会出色完成任务,相信她答应孩子们的事也一定能做到。”这几天,刘士林、牛喜云老两口总念叨女儿说的那句话: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承继,家国两相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