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

大同,我的亲爱的故乡,风风火火的改造拆迁开始后……

有些那个年代的地标永远地消失了

包含曾经的老电影院——

慢慢倾诉着这座城市的曾经的我们的最爱——那些永远消失的老电影院,他们是我们那一代曾经的魂牵梦绕……

也是云城珍贵的精神财富……

  所以,她的很多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更需要我们来记忆——

  几年后,也真是沧海变桑田,我都不认识,我都不曾熟悉了,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

她的沧桑也许会让我们遗忘——然而每当搜索儿时的记忆时,它们,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源源不断的涌现在我眼前,让我泪眼朦胧,让我细细摩挲着曾经陪我走过的每一个片段……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

大同市全部的电影院基本上我都去过

我儿时看过的每一部电影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出来,然而,我当时看这些电影的每一个地方都已永远的消失了……

有娱乐记忆的年代,看电影是儿时重要的娱乐活动——

左邻右舍,房前屋后都是我们的放电影信息的资源。

一听说哪里放电影,我们便左呼右唤,拉帮结派,急不可待的吃两口饭,天还没昏暗下来,就跑去占地方去了……也不拿小板凳,去了就赶忙去找几块砖头,搬到电影白幕最近, 最中间的地方,给家人,给亲戚,给朋友占上地方,最好的位置就是在放映机的前面占得位置,因为,当胶片铁圆盘盒拿过来,你能以第一时间知道电影开始了,偶尔在试片的开始,把手伸出来,在镜头前晃一晃,电影的白幕便晃出巨大的手掌或者手指……非常开心,有时候,当放映到一半,一下子断片了,要换胶片了,中间几分钟,我们便打出响亮的口哨,有些人小朋友们坐半头砖屁股都坐麻了,起来缓缓,白幕人影晃动,一阵骚乱,然而下半部电影一开,人们立刻安静下来……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

家人们喜欢拿凳子,我们一般喜欢拿砖头坐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3)

儿童时代的电影几乎都是露天电影院。离家最近的就是三二二医院家属院的露天电影,这里看得电影最多,是童年最值得回忆的一个地方。

煤粉厂(现在儿童公园西门对面的工商局或者大同艺术学校)也经常放露天电影,《渡江侦察记》,《智取华山》《鸡毛信》都是儿时爱看的电影,《戴手铐的旅客》当时看不懂,只记得那首《驼铃》歌非常不错。“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斗鲨》也是一部爱看的电影,不过我喜欢电影里面漂亮的国民党女特务,小时候发现只要是女特务,都非常漂亮,卷的大波浪头发,歪带着美式军帽,一身利索精干的军装,都为她们最后的结局惋惜。小时候只要看电影,必须得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只要一看这个人就知道这是个大坏蛋,好人都是浓眉大眼,一身正气,死的时候也不忘说两句“这是我的党费,请交给……”或者也是“打到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之后才能英勇牺牲。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4)

送战友歌非常好听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5)

卖冰棍的老太太是女特务,不知道前以为是个好人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6)

女特务漂亮吧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7)

最后都被打死了,真可惜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8)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9)

三二二医院家属院露天电影放得最多,在我们那一块影响最广,健康里(现在兴达园),康乐里,文化里,建设里,幸福里……这一片的平房的居民都着重辐射。还有更远的人们纷纷赶来(有四二八的)……

《阿Q正传》小时候看不懂,只觉得阿Q是个傻子,最后被枪毙。《药》,也看不懂,不喜欢看。《佐罗》喜欢看,也印象深刻,帅总督阿兰德龙最后杀死敌人抱得美人归。南斯拉夫电影《桥》也是个打仗的,小时候喜欢看打仗的,喜欢看我们胜利的结局,到现在也喜欢看,虽然现在的抗日神剧拍得让人崩溃,但也是能咬着牙看下去,因为小时候爱看打仗片的基因一直影响着我。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0)

阿兰德龙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1)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2)

傻子阿Q想和吴妈睡觉……

远一点的,就是206部队和205的家属院了。

206部队,老十中北面,记得一部电影《少林寺》,人山人海,墙头都是人,我也是翻墙头进入,才看到这一部当时最精彩的武打片,看完《少林寺》,院里的孩子有人真拿香烫头,要烫九个点……而且经常大家手里拿根木棍,练习棍术,嘿嘿——嘿,哈——哈哈哈,要练鹰爪功…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3)

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武打片

…有一部《神秘的大佛》,剧情不咋感兴趣,有一个飞虎爪的暗器,在三二二看完电影,我自己也和院里的玩伴做了自己心目中的飞虎爪,我的技术一般,用铁丝做得五个爪子,用绳子拴住铁丝把子,甩出去,挂住墙沿,飞身上墙,然而,铁丝有些细(粗铁丝握不动),铁爪变形,脱钩,我摔了下来……

开始上学了,随心所欲的日子结束了,看电影,看不花钱的电影是我们的最爱。然而礼堂式电影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学校包电影,父母亲单位包电影。记得妈妈单位在北戏园子(大同剧院——英特俱乐部——消失……)包的一场电影《十五贯》,妈妈多弄了一张票给我了。剧院很新鲜——进入电影院有两个门,单号入口,双号入口。入口有大紫红绒布拉帘,只要电影一开场,两面拉帘拉住,一进人,两眼一黑,啥也看不见……,我闭住眼睛,一会儿睁开,影影绰绰,能看见一个个的人头黑影。一排排能翻座的座椅。坐上去,自动压下来,起来时自动弹起来的那种排座。。 《十五贯》我不喜欢,一直是咦咦咦——呀呀呀的唱得没意思,妈妈和大人却看得津津有味。只记得一个叫娄阿鼠的人抢钱,打死一个白胡子老头。我看得没意思出去到大厅玩去了……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4)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5)

大同剧院原址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6)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7)

英特俱乐部也是大同剧院原址的地方

慢慢地,好像电影院多了起来,但都得买票,花钱才能看,虽然室内条件好,有的还是软座,但是我还是喜欢不花钱的,和小伙伴随意捡个砖头立起来,坐着,想多会出去就多会跑出去,露天电影就是自由。

小学,学校包电影,一般都在工人文化宫(以前工人俱乐部,总工会——不景气时陶然厅舞厅)离得近,有时候上一节课后,学校组织看电影,每个班一路纵队鱼跃而入,文化宫显著的标志就是门两边的四根大石柱子,左面进入,右面出口,当然还有侧门小出口(主席台有一个小侧门,领导关系才能从这里进入,北侧和南侧都有一个小侧门,如果电影院有关系,就可以提前从侧门进入),一进入大厅(休息厅),光滑的磨石地板,也有好多大石柱子,也是左面单号门,右面双号门,最醒目的是入口门上方的大幅人像——两个大胡子和一个小胡子老头,都是外国人,——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休息厅南面是一副大好河山图。电影院南侧有楼梯,可以上二楼,二楼的票一般都是给领导预留的,或者票价高,二楼居高临下,排座只有楼下的三分之一。票价高,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在二楼看电影确实非常不错。

一楼大厅左,中,右,有三个方块排座。左右过道稍宽,最左侧右侧过道窄,能过一个人的宽度。我很好奇,摸了摸墙壁,比较粗糙,均匀的坑坑洼洼,不知道啥原理。大厅有高窗,都挂住绒布窗帘,电影一结束就好像自动拉开,同时大厅灯光全亮,从黑暗到光明,比较刺眼。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8)

工人文化宫前面是邮电局,后面是和平里(都是当时的干部楼)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19)

这是重新装修的工人文化宫

学校包的电影都是有教育意义的。那时候有些电影看得一脸懵逼,《城南旧事》就看不懂,只记得一个傻女人喊着“小小子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还有一个“骆驼祥子”扮演的小偷被抓住了,挺可惜的。同学们都挺同情小偷被抓。完了就是那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学校学唱也挺悲伤的。

《包氏父子》看得也不太懂,小包家里穷,不好好学习,还想像有钱人那样穿着打扮,还要泡妞,可怜他父亲老包给人辛辛苦苦当佣人挣钱,也没扶起这个不成器的小包……

《汪洋中的一条船》大家哭的稀里哗啦……

《少年犯》也是……

那时候适合我们小学生的电影好多,有些深奥难懂,我们只是看个热闹,有时候老师还让写观后感,大家只能照本宣科,写一写语录话吧……

我们就喜欢热闹的,武打的,有一部《自古英雄出少年》,非常不错,喜欢里面的人物“大丈夫”,取了个漂亮的大媳妇……

学校最后武打片一般不包了,怕我们一天天学坏……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0)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1)

我的女儿在这里(工人文化宫)经常看电影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2)

工人文化宫拆迁一片废墟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3)

工人文化宫最后的影子

我渐渐长大,知道的电影院也渐渐多了。

由近及远,齿轮厂电影院,爸爸单位发的票就有这里的。而后就是红会堂影院(新中影院——之后就变成录像厅——最后是一个同莲舞厅了——结局拆迁)。

父母单位发电影票阶段,还有两个地方比较多,都在火神庙街——职工俱乐部(承包给录像厅——后变成工人文化宫2宫)

军人俱乐部(军分区司令部——现在的国家安全局)

再远便是北戏园子(大同剧院)

往东南走,东街九龙影院(改成录像厅——变成旱冰场——最后拆迁)也是常去的影院。我在二中上学时,学校学生票大多数是九龙影院的。当然也有离学校不太远的永泰影院(改成塞北威豪——杰杰迪斯科广场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4)

曾经的永泰电影院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5)

曾经的永泰电影院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6)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7)

九龙影院

——拆迁)哦,对了还有一个背地仡佬儿的一个影院——在少年宫后面——青年宫影院,去这里看电影的几率少,最后也好像改成录像厅,最后也消失啦……我只记得附近好多租书的摊位,我曾经迷上武打书,租一天一毛钱,《射雕英雄传——前传》,倚天屠龙记……租书的老人卡挣钱呢……

那时电影院基本都是国营单位的,有一段时间,电影不景气,电视机兴起,各大影院都多多少少被承包成了录像厅,香港武打,言情录像风靡一时。有的影院还改成舞厅。低迷一段时间,有些电影院拆除了,有些改成高端场所(英特俱乐部,塞北威豪)

九十年代末,引进一些外国大片,国有影院又辉煌了一段时间。一部《泰坦尼克号》为代表,这是以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说是一生最贵的电影吧,一张票,上午40 元,下午的60元,我咬着牙和对象(媳妇),在工人文化宫,上午看得,还在门口买了20块钱的糖炒栗子(我都没吃过),好歹对象搞成了媳妇,要不,白花了那么多钱啦……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8)

少年宫后面就是青年宫影院

曾经的辉煌又一次昙花一现。曾经雨后春笋似的的电影院,一个个消失在岁月变迁中。原址上都是曾经的记忆的繁华……

可以这样说,没留下一个老电影院给我追忆,即使是新建工人文化宫,只是看见名字了,才让我们想起他曾经的辉煌,曾经的人山人海,售票窗口挤得哇哇乱叫,学生排队进入,看完电影,人潮涌动,兴奋地边走边谈论着电影精彩片段……回去了,也和大家一起分享电影滑稽的场面……幸福满满!为什么——因为那时的我们不贪婪,懂得知足,看电影一根冰棍,一把瓜子,一个冰糖葫芦就已经开心得不得了 再加上电影这份宝贵的开心果,咋能不让我们流连忘返的回忆呢?…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29)

工人文化宫内部新装修的

回忆往日情怀走进露天电影院(梦中的老电影院)(30)

工人文化宫

…我现在也喜欢看电影,还是喜欢看打仗片……过程中我会重温旧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