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海滩美丽背后的垃圾(一公里海滩捡174件垃圾)

3月底,海南省三亚市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下称WWF)北京代表处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成为我国首个加入WWF“净塑城市”倡议的城市。三亚市将在试点区域减少30%的塑料污染。目前,双方正在就试点区域的选址进行商谈、确定。

“细致捡拾会发现,在一公里的海岸,平均能捡到174件垃圾,有时能捡到近1000个烟头。”对三亚的海岸垃圾进行实地徒步调查的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说。

2018年,生态环境部对我国57个区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其中塑料垃圾数量最多,占88.7%,主要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袋和塑料瓶等。

海洋专家王亚民说,除了威胁到海龟、鲸豚类等海洋生物的健康,塑料垃圾也会对近海的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净塑”之路,任重道远。

三亚海滩美丽背后的垃圾(一公里海滩捡174件垃圾)(1)

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垃圾。 WWF供图

海面垃圾中塑料占比近九成

塑料垃圾“来势汹汹”。

WWF 海洋保护项目专家杨松颖介绍,据统计,人类从1950年至2000年,共产生了两亿吨塑料。而2000年之后,再次达到两亿吨塑料的时间,从50年缩短为16年。

无法得到妥善处理的塑料垃圾,会随着暴雨、台风或经过河流湖泊等,最终进入海洋。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参考数据,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其中,61%的海洋塑料垃圾是低价值的,一次性用品和一次性包装。

今年3月,有学者发表论文称,在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微生物体内,发现了塑料微粒。该论文称,深海许多地方都可以观察到塑料垃圾,记录最深的塑料物品在马里亚纳海沟的10898米处。

“全球有超过700种海洋生物有误食或被海洋塑料缠绕等不利的影响。”杨松颖说,“净塑城市”希望进行试点,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同时通过收集、分拣、再生、回收,通过循环利用减少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

2018年,生态环境部对我国包括三亚在内的57个区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据《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和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的海洋垃圾密度较高。

上述《公报》显示,海面平均每平方千米有2358件中块和小块漂浮垃圾,其中塑料垃圾数量最多,占比88.7%,主要垃圾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袋和塑料瓶。海滩平均每平方千米有60761件垃圾,塑料垃圾数量占比为77.5%。其中塑料垃圾的种类主要为聚乙烯泡沫、塑料制品(塑料袋、瓶、盖等)和香烟过滤嘴。

三亚海滩美丽背后的垃圾(一公里海滩捡174件垃圾)(2)

海洋动物与塑料垃圾。 WWF供图

塑料垃圾进入海中,会直接对海洋生物的健康造成影响。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说,以水母为食的海龟,会把塑料袋、塑料薄膜当成水母吞食。其他鲸豚类——尤其是以过滤海中生物为生的须鲸,也会误食塑料垃圾。“如是小块、少量的塑料垃圾,可随粪便排出。但也会有因塑料垃圾致死的情况。”

王亚民认为,靠近城市或靠近人类比较密集的水域,塑料垃圾会对珊瑚、红树林等海底的海洋植物及海洋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某些区域,鱼类被塑料垃圾缠绕的情况相对较多。

三亚海滩美丽背后的垃圾(一公里海滩捡174件垃圾)(3)

海洋动物被塑料垃圾缠绕。 WWF供图

旅游成熟渔村垃圾数量最多

“直观看时,可能不觉得。但做专门的捡拾调查时会发现,海滩上垃圾的密度非常大。一公里的海岸线上,平均每次能捡到174件垃圾,其中塑料垃圾有147件。”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说。

从2019年7月开始,由该协会和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碧欧泉Water Lovers项目共同合作的《海南省塑料垃圾捡拾及社区扶植项目》中,对三亚渔村的海滩垃圾进行捡拾统计。

三亚海滩美丽背后的垃圾(一公里海滩捡174件垃圾)(4)

海洋动物与塑料垃圾。 WWF供图

调查团队在三亚梅联村、藤海村、西岛村三个渔村,每村选取三公里长、十米宽的海岸线,从2019年7月开始,每月8次对海岸的垃圾进行捡拾、统计,前后持续4个月。

数据显示,平均每次在上述海岸线捡拾垃圾为524件,其中塑料垃圾占440件。从总量来看,塑料垃圾约占整体垃圾量的85%。“有人管控的区域,环境通常比较好。委托第三方或监管不到位的地方,情况相对较差。”蒲冰梅说。

三个村的情况也不尽相同。4个月下来,最为传统的梅联村垃圾数量最少,为8400余件,但垃圾重量最大,达1630公斤;有一半的面积为旅游区的西岛村,垃圾总数为16000余件,重量为1359公斤;旅游最成熟、紧挨着蜈支洲岛的藤海村垃圾总件数最多,为25600余件,重量为1358公斤。

蒲冰梅介绍,不同村落垃圾来源也不相同。在传统渔村梅联村的垃圾中,有不少丢弃的渔网和其他渔业垃圾,因运送垃圾的基础设备不完善,就地掩埋垃圾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旅游为主的村落,垃圾中有很多塑料瓶、塑料包装袋、塑料薄膜等。

三亚海滩美丽背后的垃圾(一公里海滩捡174件垃圾)(5)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WWF供图

三亚成为我国首个“净塑城市”

面对塑料垃圾这一困境,王亚民认为,实行垃圾分类、实现废物利用和循环使用,是有效方法。

此外,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垃圾处理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垃圾因无人收纳处理,地表径流进入海洋。“除了加强和完善对垃圾的管理,居民的环保理念也需要逐步培养,这都需要时间。”王亚民说。

三亚早有动作。三亚市生态环境局的官网显示,三亚是海南省唯一“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此前曾开展“无废酒店”“无废景区”“无废机场”及绿色商场等工程。

3月底,三亚市政府与WWF签署合作意向书,成为我国首个加入WWF“净塑城市”倡议的城市。WWF将助力三亚推动塑料等垃圾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同时为打造“无废城市”做贡献。

作为热带城市,三亚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杨松颖说,对于这个旅游发展成熟的城市来说,它的生态环境价值很高。丰富的生态环境,也能为其他“净塑城市”的建设提供经验。经过前期接触,WWF认为三亚市对环境治理、塑料污染的治理决心较高。

目前,双方已签署合作意向书,三亚市将在试点区域减少30%的塑料污染。目前,双方正在就试点区域的选址进行商谈、确定。

据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内容,WWF将协助三亚市政府开展入海塑料垃圾的监测研究,为海洋垃圾防治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支持,从源头遏制污染;协助三亚市形成系统、科学的净塑行动方案,推进塑料等垃圾陆海统筹的实施计划;探索三亚农村塑料治理方案,促进三亚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就近处理,降低运输成本及运转过程导致的二次污染。同时也会开展面向公众的宣教活动及国际交流。

新京报记者 康佳 编辑 白馗 校对 李立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