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致命杀手(赶走过敏君)

过敏致命杀手(赶走过敏君)(1)

本报记者 张家祯

鼻塞、咳嗽、打喷嚏、眼睛痒、皮肤痒……一直以来,很多患者被这些过敏症状所折磨。近年来,过敏群体暴增,患病人群数以亿计。有机构发布报告认为,全世界有30%至40%的人被过敏困扰,过敏已从一般疾病上升到影响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体为何会过敏?如何正确识别和判断常见过敏性疾病?如何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这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预防过敏反应及过敏性哮喘。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到来之际,记者针对过敏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有的人接触柳絮后会不停地打喷嚏,有的人吃了野菜皮肤会发红发痒,有的人用了某种面膜脸上会起皮疹,有的人甚至晒晒太阳也过敏……

过敏又称“变态反应”,是身体受一种或多种物质(也称过敏原)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过敏原有上千种,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花粉、尘螨、动物毛等吸入性过敏原,海鲜、奶制品等食入性过敏原,染发剂、化妆品等接触性过敏原和蚊虫叮咬等注入性过敏原。

7月5日,西安交大一附院皮肤科诊室外人头攒动,因过敏而引起皮肤红肿、皮疹、瘙痒等症状的患者正在排队就诊。据西安交大一附院皮肤科主任牟宽厚介绍,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接触的致敏物质越来越多,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

“过敏体质”的痛苦

过敏的发生需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过敏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广泛分布于皮肤、黏膜组织中的一种细胞,释放过敏介质,过敏介质和血管、感觉神经上的受体结合,而后导致血管扩张、感觉神经刺激等一系列反应,从而表现出常见的过敏症状。过敏患者常表现出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

对于同样的外界环境,一些人很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一些人则不然。对此,牟宽厚说:“容易敏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医学概念,过敏的发生跟身体内在的免疫系统有关,而影响内在免疫系统的上游因素与遗传有关。过敏是身体对某些外界物质产生的过度反应,一些人从父母那里遗传了这种免疫系统,就容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敏感。”

随着城市的绿化率增高,空气中花粉的含量越来越多,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花粉过敏属于吸入物引起的过敏。南北方地区因为植被差异,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过敏原也不同。“我省地处北方,空气湿度小,气候干燥,灰尘较多,灰尘过敏和花粉过敏是比较常见的过敏原。”牟宽厚说。

除此之外,随着物流业逐渐发达,经济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可以吃到的食物种类增多,食物过敏人群也随之增多。食物过敏可出现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症状,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窒息和休克症状,如何化解“舌尖上的危险”成为关键。“我们现在经常会吃到海产品、南方水果等外地特产,这类食物容易在体内不耐受,也有可能造成过敏。所以避免食用致敏食物以防发病、急诊抢救,仍是目前可行的措施。”牟宽厚说。

关注季节性过敏

春天有花粉,夏日有霉菌,秋天有枯草,冬天有沙尘。一年四季,很多人无法享受大好时光,咳嗽、打喷嚏、眼睛痒、皮肤痒、脸皮又红又烫,这些痛苦都是因过敏引起。

花粉过敏在春季易发,但不是春季的“专属”。专家表示,花粉过敏的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致敏花粉以榆树、杨树、柳树、柏树、桦树、橡树等为主;夏季致敏花粉主要来自玉米、高粱、小麦、菊科、豆科等禾本科植物;秋季则以杂草或莠类花粉如蒿属花粉、地肤、向日葵、蓖麻致敏最多,它们都是借风传播授粉的风媒花。

“一年四季花粉过敏都会发生,只是在春季更高发一些,夏天的主要过敏种类则是尘螨。每年高校开学之际,我们都会接诊一大批尘螨过敏的大学生人群。因为假期之后,学生宿舍和教室长时间空置,会滋生很多的灰尘和螨虫,等开学之后,有一些敏感体质的学生就会出现红疹等过敏反应。”牟宽厚说。

螨虫的长度一般不足0.4毫米,肉眼不容易发现。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战螨”呢 ?预防螨虫皮炎,可用杀虫剂对墙角、床板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地方进行喷杀,经常给衣物清洁除尘,并在有太阳的日子把床单、枕头等拿到阳光下拍打曝晒。一旦发现身体出现红色丘疹、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抓挠,更不要随意涂擦药膏。

儿童过敏易发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在调查报告中认为,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这一公共卫生问题需引起医疗保健工作者、孕妇和婴幼儿家长的足够重视。

动不动鼻子发痒、打喷嚏、咳嗽,一不小心皮肤就会发红、瘙痒、起皮疹,时常口周红肿皲裂、口腔溃疡……如今,随着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体质的儿童逐年增加。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陈国强告诉记者:“因为小孩子的免疫系统并不成熟,接触到过敏原,就容易产生比较强烈的反应,所以小孩子相比大人更容易过敏。但随着年龄增长,很多物质在逐渐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产生免疫耐受,而后脱敏。”

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卫生条件越好的儿童,出现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花粉过敏、食物过敏等疾病的风险越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一句古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这绝不是让大家不讲卫生,而是现在大众对于卫生可能存在过度讲究的状态。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尽量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接触自然存在的细菌,适应生态。大点的孩子可以选择在户外骑车、游泳、跳绳。运动除了可以预防过敏性疾病,还可以促使孩子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陈国强表示,如果孩子已经患上了过敏性疾病,那么就要积极治疗,可以去医院排查到底是对什么物质过敏。一旦明确了过敏原,要尽量远离,以减少对免疫系统的刺激,降低发病的风险。另外,还可以进行脱敏性治疗,逐渐增加体内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这样以后再接触这个过敏原就不会产生症状。

对于未来如何更好地防治儿童过敏,有专家认为,既要通过各种网络和移动端等传播手段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儿童过敏的症状、预防和治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补上儿科医生在过敏性疾病防治方面的短板,让更多过敏儿童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让过敏性疾病在婴幼儿时期得到控制,从而把好其防治的第一道关口。

来源: 陕西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