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

武隆的天生三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坑。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

武隆区属重庆市辖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峡谷地带。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

武隆喀斯特旅游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境内,拥有罕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包括溶洞、天坑、地缝、峡谷、峰丛、高山草原等,形态全面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

到达景区先游览天坑——天生三桥!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

天生三桥景区内游览路线从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天生三座规模庞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三桥平均高200米以上,桥面宽约100米,在距离仅1.2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如此庞大的三座天生桥实属国内罕见。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

这里到处是变形金刚的元素,因为变形金刚4就是在这里取的景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6)

可以直接坐电梯下到谷底。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7)

下到谷底看到一个天然的石桥洞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8)

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组成,气势磅礴、恢宏其规模庞大、气势磅礴称奇于世,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9)

三座桥高、宽、跨度分别在150米、200米、300米左右。三座桥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形成了“三硚夹两坑”的奇特景观。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0)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1)

顺着栈道一路下行下到谷底前行,天生三桥会依次呈现在面前。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2)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3)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4)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5)

一路下行穿过这个天然的大石桥洞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6)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7)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8)

可以看见了下面的天福官驿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19)

天福官驿不紧是《变形金刚4》在此取景,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也在此取景。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0)

天福官驿最早的修建年代唐朝之前的朝代,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了“驿传合一”的制度。“驿”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邮”、“亭”、“传”驿的任务包罗万象,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的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接送官员、怀柔少数民族、平息内乱、追捕罪犯、灾区慰抚和押送犯人等各种事务,有时还管理贡品运输和其他小件物品的运输。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1)

下到谷底旁边还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桥。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2)

走近后发现不让通行,好像还没有开发。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3)

返回走另一条路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4)

回看下来的大石洞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5)

天福官驿驿站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处“钻天铺”和“白果铺”间之要津,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驿馆,后因战乱烧毁。古时驿道,可通行木制车,骑马。房屋位于道旁,屋顶被天龙桥万丈深渊所笼罩。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6)

该建筑为木质结构,古典风格,小青瓦屋顶,翅角飞檐,由两个四合院连成矩形方阵,正门有朝门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7)

而驿站的内庭,四方加起来大约有20来间房舍,不仅有正房、庭院、厢房,还有会客厅、马厩等,总共占地面积约达到了1000多平方米。若是按照古时的房屋功能分布来推知,左厅应为专供官员办公及接待宾客用的正殿,而右厢则应为官舍及卫士住房。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8)

这里还在放映着变形金刚的电影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29)

因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在此取景拍摄,所以驿站内还保留着当时作为剧中道具的马车、盔甲、刀剑等等。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0)

在往前走就到了天生三桥的第一桥——天龙桥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1)

天龙桥即天坑一桥, 因其位居第一,顶天立地之势而得名。一桥桥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宫,既壮观又神奇。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2)

天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桥,又名头道桥,高大厚重、磅礴气势,以雄壮称奇。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3)

天龙桥桥高235m,桥厚150m,平均拱桥高度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桥面宽度147m。天龙桥桥下发育有两个穿洞,左(南)侧的穿洞称为迷魂洞,洞底高出右(北)侧穿洞120m。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4)

洞壁有大量的破痕、窝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动的痕迹,地下伏流曾经从左穿洞流过,后来龊弯取直改道为右侧的穿洞。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5)

回看来时下来的天然石洞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6)

一路前行穿过天龙桥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7)

天龙桥旁还有一处瀑布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8)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39)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0)

青龙桥即天坑二桥,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桥。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忽明忽暗,似一条真龙直上青天,故名青龙桥。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1)

青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的第二座天生桥,又名中龙桥,因雨后飞瀑自桥面倾泻成雾,日照成彩虹,似青龙扶摇直上而得名。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2)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3)

青龙桥桥面高度为281m,是三座天生桥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m;桥面厚度168m,拱孔跨度13-58m,平均31m;桥面宽124m。青龙桥以高大著称,达281m,为世界喀斯特天生桥高度之最。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4)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5)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6)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7)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8)

走过青龙桥回看就是神鹰天坑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49)

看着整个山体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0)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1)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2)

此时开始羊水河一路跟随,河水有些略显混浊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3)

黑龙桥即天坑第三桥,桥孔深黑暗,桥洞顶部岩石如一条黑龙藏身于此。黑龙桥景色以其流态各异的“三迭泉”、“一线泉”、“珍珠泉”、“雾泉”四眼宝泉而独具特色。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4)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5)

黑龙桥桥面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为三桥中最高者;桥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桥面宽达193m,亦为三桥中宽度最大者。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6)

洞壁北侧发育有雾泉、珍珠泉、一线泉、三叠泉等4处悬挂泉,风格迥异。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7)

黑龙桥洞道的侧壁及顶部窝穴、溶孔、天锅、流痕等溶蚀形态十分普遍,反映了古伏流的水流特征。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8)

黑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桥,因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条黑龙蜿蜒于洞顶而得名。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59)

每过一桥都会看见山后别有洞天峰峦叠嶂的雄伟景色。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60)

走出黑龙桥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61)

洞外峰青岭翠、泉水叮咚,一派雄奇苍劲幽静的自然原始风貌。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62)

一股清泉在龙泉洞里流出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63)

笔直的崖壁直上云霄。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64)

这里还有很多稀有保护动物,果子狸我想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不知道能好吃吗?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65)

在往前走就走出了天生三桥景区

重庆武隆天坑地缝旅游攻略(同我一起去旅行)(66)

在这里坐景交车前往龙水峡地缝

下一站:龙水峡地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