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小渔港(小渔港大格局)

从海鲜名“白虾”演变为地标名“博贺”,博贺渔港这个古老而年轻的渔港历经千年时光,蕴藏着深厚的海洋文化。以渔为主、以船为家,捕鱼为生,世代漂泊在大海的疍家人是最早融入这个天然古港的特殊社会群体,在此繁衍生息的同时,还孕育着独特的“疍家风俗文化”,见证、伴随、参与古渔港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见证博贺疍家人发展历史的“连家艇”“七蓬船”“沙头棚”“咸水叹歌”等等,被时光的年轮一圈又一圈地勾失,点点滴滴间,从容地从岁月中逐渐消失。由于人们长期对疍家人这个群体存在偏见,博贺疍家人海上生活那一段悠长的历史几乎没有资料记载,甚至连地方志也见不到只言片语。然而,博贺疍家人的民俗文化和很多风俗习惯却流传下来,延续至今,成为博贺渔民生活不可缺失一部分。事实上,博贺渔民的生活习惯其实处处是疍家风俗文化的缩影。潜移默化中,勤劳勇敢的博贺疍家群体以其纯朴的咸水叹歌、夜渡的渔火、海上生活的连家船为古港演奏出动听的小岛渔光曲。

河口区小渔港(小渔港大格局)(1)

博贺港原是四面环海的小岛,后来经过人们填海造路,形成了现在的半岛,气候温和,地势平坦,环境优美,水陆交通方便,海产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天然良港,盛产活虾、螃蟹、鱼和各种贝类等几百种海产珍品,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客人来品尝海鲜。博贺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南粤地区通往广州和香港以及东南亚各地航程最短的口岸,也是广东丝绸之路一个始发港,“岭南圣母”冼夫人最早是从博贺港出发,展开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贸易交流。

历史的悠久,自然条件的优势,已成为博贺渔港天造地设的天然优势。从汉朝到清朝,航运商贸日益发达。唐朝至明朝期间,博贺港桅杆林立,千帆竞发,商贾汇聚,文化交融,展现了熠熠生辉的海洋文化,彰显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与辉煌。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把博贺港建成中国十大海港之一。可见,博贺渔港对海运与贸易的重要性。博贺渔港作为我国沿海当前在建的最大深水港之一,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将会展现无穷的魅力。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博贺古渔港可称得上中国经典美术作品的摇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著名画家关山月创作的《绿色长城》、刘其敏创作的《万帆待发》和《海滩上的防护林》红遍中国美术大江南北,在最近十年,更吸引戴士和等国内一大批名画家以及茂名本土画家常来博贺古渔港写生创作,让博贺古渔港更加增光添彩。

河口区小渔港(小渔港大格局)(2)

依海兴港,以港强镇,经过多年的发展,博贺渔港已成为国家级中心渔港、广东三大渔港之一,全港有渔船1582艘,总码力21万千瓦,港口水域面积721.2万平方米,渔港码头长度890米。在国家振兴海洋经济政策的大背景下,博贺渔港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将加快,它将成为渔港运营核心价值延伸、拓展和升级的历史转折点,利用中心渔港衍生的经济产业链,发展渔港经济与构建渔港产业链有机结合,打造多功能综合性渔港,使传统渔业与休闲渔业、观光旅游等事业联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博贺渔港的综合实力。

河口区小渔港(小渔港大格局)(3)

传统渔业方面,博贺的疍家渔民在长期的耕海牧渔过程中,与大海大自然相依搏斗,在风雨中抗争成长了敢闯、敢拼的独特品质,结合传统的航海捕鱼经验与先进的科技捕鱼相融合的优势,提升和促进了传统渔业生产能力,全港渔船总数量、总功率、总产量连续多年居广东省各渔港镇之首,利用渔港水产品聚集功能和港口发展的基础,通过整合现有海岸线和码头资源,拓展和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资源,把海产品传统的销售方式与现代网络代购有机融合。在原有水产品销售运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贸易,临港工业,海洋运输,大马力钢质渔船,渔机修造,餐饮旅游,货物配送,物流信息等,使博贺港成为水产品的集散地和现代新型渔港经济的枢纽中心,着力提升博贺渔港的地位。

在发展博贺渔港传统渔业的同时,依托广东省渔业重镇,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的优势,以传统渔业为轴心,以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契机,利用博贺渔港悠久的传统渔业沉淀下来的疍家独具特色民俗文化节兴活动端午节“扒龙船”、“开渔节”、“祭海”等资源,传承发扬博贺疍家民俗文化和古港传统渔业文化的精髓,建设富有博贺疍家特色的疍家文化博物馆,搜集和整理博贺古港疍家的历史文物,咸水歌谣、婚丧嫁娶等日常风俗资料,以海为轴心、以船为依托,整合传统渔业文化等多种渔民文化资源,推动休闲渔业与疍家民俗文化相融合,打造别具一格的多功能综合性渔港发展,利用博贺渔港浅海与自然生态资源,带动游客参加海上垂钓、海上捕鱼体验和放鸡岛海底潜水、潮间到海边赶海采集等活动,以及利用博贺渔港、渔船设施和休闲渔业民宿及渔民的专业技能兴办渔家乐等主题休闲渔业,让旅客和渔民一起坐渔船、拔渔网、尝海鲜等直接参与近海传统捕捞作业,推动休闲渔业和渔业休闲民宿的发展,以28公里的海岸线为轴线,构建以浪漫海岸、月牙湾、海主文化公园、绿色长城、黄花梨大道的生态景观,依托环海渔港的优势规划建成渔家小镇、渔人码头、海洋公园、浪漫新城、房车营地、渔业休闲民宿、水上飞机、水上运动场。

集住宿、旅游、度假、娱乐、饮食于一体的综合性开发项目,与放鸡岛海岛旅游遥相呼应,将博贺渔港的多元化建设与渔港休闲渔业体验及观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促进博贺千年古港的经济发展。

河口区小渔港(小渔港大格局)(4)

千年古港——博贺,未来将依托中心渔港传统渔业,推动休闲渔业和观光旅游的整合发展,提高渔民文化、文明素质,因地制宜,开展多方位多产业联动对外渔业合作,提高千年古港的综合竞争能力,实现渔港对外共享互惠的价值。

小渔港,大志气构想,大格局谋划,为茂名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提供重要支撑,为宣传擦亮博贺千年古港文化名片注入新活力,续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辉煌。

作者 杨承志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