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

疫情封控在家已经十几天,放开之日依然遥遥无期,在家办公闲余,给这些年能记录的一些事情整理下,聊以纪念,作为纯纯的八五后,经历了改开后国家的大发展,也经历了各种大问题,其中利弊功过,个人自觉没什么资格评价,但是经历的记忆和感受却是可以略说一二的。


关于移动通讯设备最早的记忆应该是BB机了,至少是20几年前的事情了吧,隐约记得家里开大米厂的大伯家的孩子在用,当时他上初中,和我二姐是同学,腰上挎着一个BB机。

对于BB机的印象不深,对他倒是印象深刻:高大帅气、流川枫式的发型,说话一幅高高在上的感觉,每日在我们那条小街上晃悠,时不时地带着一群孩子到处撵得鸡飞狗跳,暑假作业的答题栏,习惯用“... 略”来填充。

今年的某个时间,不知道他从哪里找来了我的号码,突然来了一通电话,问我是不是还在卖电脑,家里想换台电脑,我回道很久不做电脑了,然后顺口聊了会家长,才知道他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亲,言语中全然没了当年的气势,但还带着一种所有事情都无所谓的调调,骨子里的那种不羁和肆意隐约还有当年的气息。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

那时的BB机

2000年左右印象里就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姐用的第一部手机了,nokia、绿屏,型号已经记不清了,医专毕业之后,大姐南下去了深圳的一个台资板材厂里做财务。

之后他们的台资老板不知道怎么被我们本地的政府人员忽悠,在镇上投资建了个厂,大姐跟着回到镇上,那时候她20出头的年纪,买了家里第一辆宗申踏板摩托车以及那个nokia手机,现在想来,当时的她也算是打工人当中的佼佼者了。

然而时过境迁,那个台资板材厂早已被镇上、县里各种吃拿卡要逼着回到了深圳,甚至于厂内的很多家具和设备都没要,家里的两个木架沙发和高低床就是那时搬回来的,而大姐也彻底留在了家乡,重新回到自己的专业,接替大娘,进了镇卫生院,十几年来在单位兢兢业业,历经医院从公到私,又从私到公,也早已嫁为人妇,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只是偶尔去她单位,工作时的那种精干利落,才能依稀感受到那个曾经在职场中风风火火的她。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

出现在我生活当中的第一部手机

2006年,复读一年的我,经过补报志愿(学渣,请勿鄙视),进入了一个二本院校,父母送我到宿舍之后就匆匆回去,我也正式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活。入校之后买了人生第一步手机,应该也算不上手机,而是叫小灵通。通话质量好,话机和资费极其便宜,与其他电话发短信和打电话都很贵。

这个小灵通见证了我和老婆纯真的校园恋爱,她没在意我们跨网交流的成本,无数个夜里,一条一条的互发短信,暖黄的屏幕传递着彼此的心意(虽然我俩一个班的,天天上课都在一块),在我们彼此回到宿舍到入睡前的短暂时刻里,依然有无数的话要说,而16年后的如今,我俩躺在一个被窝里,她看着电纸书,我戳着手机,背对着背无言。最近疫情在家办公,天天在一起,话也没见多多少,是时间改变了我们吗?还是我们自己在变?晚上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回忆起被窝里那一个小小的暖黄的屏幕,久违的一丝甜蜜又涌上了心头。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3)

人生属于自己的第一部“通讯设备”-小灵通

2007年的春节,在步步高工作的大哥给各个叔伯送了他们当时引以为傲的产品:BBK i288当春节礼物,当然这个手机也就到了我手里。简洁的线条,通体纯白的机身,品质过硬,音质好,这是它给我留下的印象。还记得大哥在送这个手机的时候,说到手机背后的本分文化,给尚在学校的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彼时的大哥已经在步步高崭露头角,哈工大毕业之后通过校招进入步步高,一步步走向职场的顶峰,如今已然财富自由的他已经基本退休,在家专心教育3个孩子,偶尔做些简单的投资理财。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4)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手机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5)

图片为2008年,大学校园拍摄,如今来看,像素确实惨不忍睹,但对于当年的我来说,这就已经有足够的惊喜了。

2008年,一次和女朋友街逛的时候,她的手机不幸丢了,步步高那个手机就给了她,然后自己从老爸那顺了个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山寨机用,这个手机用了1年多,最后给了刚上大学的小姨子用,关于它的印象已经不深了,当时已经开始社会实践,去了电脑城的一个店面做学徒,然后一直持续到今日,样子大概是这样的吧,但肯定不是CECT的,也不带手写笔。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6)

这些手机曾经占领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同年,室友已经在用N95了,那是当时市面上当之无愧的王者,尤其它强大的拍摄能力让我很是震撼,毕业后多年,那个依然是我心心念念的手机,哪怕拿到今天来看,其工业设计的水准依然让人惊叹。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7)

室友凯子用的N95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8)

图为08年室友的N95所拍

2010年,这一年正式毕业,我也顺理成章的进实习的公司做了店长,换了人生第一部智能手机魅族M8,当时应该也算是国产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吧,这应该是整个手机行业无论怎么回忆都绕不开的一个型号吧,它开始了中国智能手机发展的历史,当时洛阳还只有一家专卖店,装修秒杀同时期的一众手机店,用现在的话说,应该就是有逼格了吧。

当年,也不断混迹于魅族的论坛,找各种美化教程,寻找各种能用的、好玩的程序,尽管魔改wince导致这个系统有诸多的先天不足,但是它依然启蒙了中国的手机界:手机,原来还可以这么做,黄章绝对影响了一批手机人的做机思路。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9)

我的第一部智能手机-魅族M8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0)

照片为10年,公园菊展所拍

2011年,安卓系统已然有了不小的声音,当时的三星银河系列和HTC如日中天,隔壁也开了个手机店,在他们店里买了第一个安卓的智能机,三星T959,一个美版的型号,便宜好用,屏幕当年觉得惊艳,拍照效果极佳,这个手机陪了我1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更多的记忆就是各种刷机,当年root权限几乎是任意手机都可以轻松破解的,各种线刷和卡刷rom包层出不穷,刷miui系统也成了下班之后的一大乐趣,稍晚的时间还因为959的rom太少,换了个I9000。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1)

三星T959-美版机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2)

三星I9000-只因为想刷MIUI系统换了这部,可想而知,当年小米的miui是多么深入人心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3)

照片为11年和老婆出去溜达,拍的公园一角

2012年,魅族的第二款手机M9上市,在观望很久之后,终于还是没忍住,下手了,尽管相对于第一款M8,它提升很多,但是依然没改变和M8时代的通病:各种卡顿和小bug,耗电厉害,这款手机之后也因为老婆手机丢失,给她用了。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4)

魅族第二款智能手机-M9,相信当时众多煤油都和我一样,对它寄予厚望,然而...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5)

照片为搬到新家后桌面养的绿植,这一年,东拼西凑够了首付,买了属于我俩的小窝,到今年已经10年

在M9之后,手机在我心中,已经不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加上跟隔壁做水货手机店的几个兄弟混得越来越熟,还临时用过一台SKY 的A760S。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6)

泛泰SKY-760S,韩版机器,需要刷国内rom包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接连用过好几部手机,其中因为移动的号码,买了支持移动3G网络的中兴U970,还安利一个同事也买了,同样刷了miui,但是卡顿和屏幕让我还是放弃了它。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7)

中兴U970-我的第一款移动3G手机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8)

照片为12年底去北京旅游,拍的一家青年旅社,到北京开始大雪,离开时,雪停

13年初,因为华为自研芯片的一些情怀,支持了一把荣耀U9508,但是那时候的芯片,真的是一言难尽,系统卡顿不流畅,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搞得伤心,天天论坛找精简刷机包好让它流畅且符合使用习惯,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至此有近4年的时间没再碰华为系手机。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19)

荣耀U9508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0)

照片是13年和老婆重回母校转悠拍的,此时母校已经基本确定要搬迁了

2013年夏天,受够了荣耀U9508的卡顿和怎么折腾都无法让你满意的烦躁,开始考虑换手机,三星S和note系列应该是当时市面上最火爆的机型,这一年里,第一次尝试了电信的合约机,之前的移动号码就此注销,开始使用电信号,这个号码也一直用到今天,当时是签了2年的合约,这部手机用了差不多2年,爱极了spen和snote,当时电脑还选了X201 tablet。

也是从那一年起,开始使用onenote,因为工作转型到做公司行政人力,做大量的内部培训,手写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连接投影后,可以拿笔在笔记本屏幕上写写画画进行标注,当时公司的不少新人受影响,也淘了带手写笔的thinkpad tablet系列。平常工作时,note2的手写笔也很是得心应手,虽然之后就没再用过三星的手机了,当时不得不说,三星的手机做的还是厉害,后续电池自燃,对中国消费者区别对待的傲慢态度也让三星逐渐成为了中国市场的others。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1)

用了将近两年的note2,电信版型号是N719,这一年里,它见证着我和老婆走入婚姻殿堂,也见证了小家伙的出生

2015年4月,用了差不多2年的note2,在安卓不断的升级之下,越来越卡顿,无论系统再如何精简优化,也回不到最初的样子,最终还是决定换掉,note2不到500块给了公司一个实习生,这一次,终于投入了苹果的怀抱,买了一部iPhone 6plus,相对于note2的卡顿,IOS的流畅给我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

这个时候,公司的零售业务已经出了巨大的问题,我也逐渐从幕后的行政人力转向台前的产品营销,这台手机开始跟着我不断出差,学习行业先进公司的经验,寻找更好更适合我们的产品,和各个厂家进行各种交流。忙碌的工作加上封闭的IOS系统,让我开始很少折腾手机了。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2)

我的第一款苹果手机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3)

15年出差时拍的照片,这一年里,6P记录下我匆忙的脚印

2016年底,6P的电池已经不怎么耐用了,并且因为摔过几次,可能有内部元件脱焊,开始只是小概率的死机,但是频率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影响正常使用了,于是换手机提上日程。内心折腾的基因有跳动起来,京东入手了当时口碑极好的一加3(A3000),这部是优点和缺点都极为明确的手机,机器的手感,质感,相机都很令人满意,充电速度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震惊,但是同样震惊的还有耗电速度,而我时不时的出差,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补电机会,最终我用了5天之后,又退了。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4)

短暂使用的一加

一加退了之后,17年初,6P终于退役,换了iPhone 7plus,同时老婆在用6S,给她买了ipad mini,除了笔记本还在用thinkpad之外,别的逐渐向苹果的生态靠拢,然而这一次,7P没能像6P一样陪伴我那么久。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5)

17年初,和老婆一块旅游时拍的照片

2016年底,我彻底离开公司的零售部门,进入行业部,这是一个崭新的部门,开始就只有我、老板以及另外一个同事3人,一切都是重新开始,至此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加班,同时工作的内容与零售天差地别,倒逼自己开始各种学习。白天就是拜访客户,跟进项目,学习知识,晚上就是加班出方案,这之后的一两年内,再也没有心思去折腾手机,IOS封闭的系统和糟糕的信号,让我真正意识到,商务人士对于通讯工具是怎样的需求了。

于是经历了多次无信号,邮箱、WPS、微信、QQ、钉钉等多个APP之间互传极其费劲的体验之后,3个月之后,找手机店的老板换了mate9,4年之后,终于再次投入了华为的怀抱,这也是华为mate系列走向牛逼的起点,外观大气,信号极佳,拍照不错,EMUI系统初步有了和miui叫板的资格,在易用性、符合国人使用习惯上,更是甩IOS几条街,相信和很多mate的用户经历很类似,都是从mate9开始被华为吸引并成为忠诚粉丝的,17年底,突发奇想,想试试曲面屏的感觉,还换过一台mate9 pro,那台手机的手感,时至今日,让我难忘。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6)

mate9 pro-一代经典 mate9 pro-一代经典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7)

照片为mate9 18年某日送完小家伙(这一年,小家伙已经5岁了)上课后所拍

在mate9的使用过程中,顺理成章的给老婆的6S淘汰,给她买了mate10 pro,如今来看,这代应该是最不pro的一代,但不论如何,10 pro相对6S绝对是跨越式的提升,通话质量,屏幕,系统的便捷性,尤其是拍照效果秒杀式的提升,让老婆至此之后,也彻底投入了华为的怀抱,这部手机时至今日,还在老板娘上高中的孩子手里发挥余热。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8)

无甚惊喜但稳如老狗的水桶机-mate10 pro

从mate9时代开始,我和老婆便开始了交替的升级,我用mate9,她用mate10,之后我换了mate20,给她换了Mate30 pro,到现在我换了mate40 pro,她的mate30 pro一如当初流畅,一直使用至今。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29)

应该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手机了,LCD旗舰的绝唱-mate20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30)

通话质量优秀,流畅性和拍照比mate9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就是这张照片,让老婆忍不住换了mate30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31)

20年,在老婆生日送她的mate30,以及年底她和几个好闺蜜去大理旅游拍的照片

21年初,我自用的mate20退役(主要是128G已经不太够了),换了mate30 pro 256G版本,这部手机现在老婆在用,而她的直屏30则是我现在的一个同事在用。Mate30 pro应该是我历代mate系列手机使用感受最好的一代,略窄的机身,优秀的续航,后期升级了鸿蒙系统,具备了多屏协同等功能,除了略反人类的虚拟音量键之外,几乎无可挑剔。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32)

应该是mate系列续航最好的一代-mate30 pro

22年初的某天,和老婆在万达溜达,看到转转店里的一部LG屏的mate40 pro,突然心血来潮,就拿下了,一直使用至今,mate40 pro让我最震惊的就是它的保值率,简直跟理财产品一样,2月份拿下的手机,时至今日,几乎没有降价。40pro相较于30,在拍摄和处理器上都进行了升级,尤其是90hz的屏幕,明显优于上一代,但是降级体验的续航一直是我觉得很不满意的地方,目前最大容量87,准备年后换个电池,再战些时日。

一个80后的手机编年史:一个85后的手机使用史和那些时光(33)

麒麟绝唱-mate40 pro


以上就是从06年至今,16年的手机使用史,也算是给自己这些年生活的一部分做下梳理,作为一个曾经在电脑DIY行业待了很多年的所谓IT少年,骨子里的折腾基因是一直存在的,但是终究还是被生活摩擦到投入了相对没啥可玩性,商务属性更强的mate系列里。

鸿蒙到底是不是换壳安卓我其实并不在意,在意的是系统能否稳定高效且符合我习惯的帮助我完成工作,尤其是最近的手机、平板协同等功能,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对胃口的,确实较大的提升了办公效率,也因此安利了好多同事和朋友加入了华为的怀抱,至于鸿蒙发展至今,一些花粉们各种诟病吐槽的问题,在我身上也同样适用,只是今儿只是说手机,改天再单独写一篇文章,好好品一品鸿蒙的优缺点,文章略长,感谢大家能够耐下性子读完,再次感谢!


下一次准备给这么些年用过的电脑、平板、耳机等梳理一下,希望多年之后,看到这些,还能回味起我的青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