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边塞战争的诗句(诗文典故里的边塞)

写边塞战争的诗句(诗文典故里的边塞)(1)

喀拉昆仑山的戍边将士们誓死捍卫国土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无数国人,再次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奉献青春,抛洒热血,只为守护这大好河山。他们戍守、流血、长眠的边塞、战场都是在哪里呢?

塞,是指边界上险要的地方,万里长城当然是最大的要塞,在古诗中,有无数题为《塞下曲》《使至塞上》《出塞》之类的诗歌,简单说,塞外就是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包括了甘肃、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地区及内、外蒙古的全部地区。罗隐《塞外》有“塞外偷儿赛内兵”之句,辛弃疾有“平生塞北江南”的诗句,塞北、塞外所指区域基本相同,塞上、塞下大致就是指长城内外、边塞附近的地方。边塞可以说是历史上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部落的分界线,塞北是历史上外患最多的地区,无数英雄豪杰都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在大汉的保家卫国战争史上,有两次封神之作,一次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一次是窦宪的勒石燕然。汉武帝期间,曾命卫青、霍去病舅甥分别从定襄(今山西忻州)、代郡(今河北蔚县)出兵,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少年将军霍去病北进两千多里,大败匈奴左贤王,乘胜追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

东汉大将军窦宪远征漠北,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八十一部向汉朝投降,窦宪立下不世之功,回军途中,登燕然山而刻石勒功,留下了一篇华彩耀目的铭文《燕然山铭》。这是两次里程碑式的胜利,“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成为历代热血男儿的最高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那么狼居胥山在哪里呢?这个至今无定论,一般的说法是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燕然山是今天蒙古国的杭爱山。大汉的疆土够大,够远吧!

写边塞战争的诗句(诗文典故里的边塞)(2)

杨广的《饮马长城窟行》有这样的诗句:“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对的,你没看错,就是传说中那个荒淫无度的隋炀帝,史书嘛,总有些成王败寇的味道。这是隋炀帝经西宁扁都口西巡张掖时所作 ,“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饮马长城窟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鼓辞,长城窟是指在长城边的洞穴山窟,洞窟中有长流泉水,是饮马好地方。诗中提到“关山”,关山也是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如“关山度若飞”“戎马关山北”“关山难越”等等,关山有虚指和实指之分,虚指是指关隘和山岭,统指险要之地,实指的关山有很多处,甘肃天水的陇山,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古称关山。宁夏六盘山的主峰是为大关山,小关山平行于六盘山之东。

杨广的表侄子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一首《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交河在今天新疆吐鲁番的西面,交河故城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车师前国”的都城,唐代诗人李颀有“黄昏饮马傍交河”之句。瀚海是指沙漠,岑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之句。阴山山脉在今天的内蒙中部,包括狼山、乌拉山、大青山等,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王昌龄《从军行》“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洮河是黄河支流,在甘肃临洮。吐谷浑是鲜卑族的后裔,就是武侠小说中常写到的大燕国慕容氏的一脉,居洮河之西,在唐高宗时曾被唐军击败。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是今天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支流,在陕西北部的榆林地区。这些奋不顾身的勇士,他们已经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可他们的妻子依然在思念他们,盼他们回归。

写边塞战争的诗句(诗文典故里的边塞)(3)

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先后两次从军边塞,分别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和安息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任职。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走马川,即车儿成河,在今天新疆境内。轮台在新疆米泉境内,是古西域都护府所在地,数百年后的爱国诗人陆游僵卧孤村,顾不上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车师在今天的乌鲁木齐东北,是唐代北庭都护府治所。

秦韬玉《塞下》“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木兰诗》“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境内,青冢是王昭君的墓地,也在呼和浩特,

因为北地的草皆白色,唯独昭君墓上的草为青色,故名青冢。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是烽火台名,在今天宁夏灵武县。受降城是唐初名将张仁愿为抵御突厥入侵,在黄河以北修筑的三座受降城,诗中所指是位于甘肃武威的西受降城。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中的燕山,在河北北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燕山也常用来泛指北方的山脉。轩辕台是用来纪念黄帝的建筑物,在河北怀来县乔山上。

写边塞战争的诗句(诗文典故里的边塞)(4)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这里的天山是指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因匈奴语呼“天”为“祁连”,玉门关在甘肃敦煌西北,是对西域交通的门户。白登山在山西大同,今名马铺山,刘邦曾经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最后用了谋士陈平的阴招才脱困,就是秘密去找单于的老婆,威胁说:不放了我们,我们就立即给单于送美女,让你失宠,于是阏氏放开一个口子,让刘邦逃出生天。其实刘邦逃回后,仍然给匈奴送了大量美女,开了和亲制度的先河,细君公主、王昭君都是牺牲品,真是“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青海湾就是今天西宁市的青海湖,当时的吐蕃正对其窥视。

有的诗里,天山也指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左宗棠的高级部将杨昌浚《恭送左公西行甘棠》诗中“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歌颂了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的伟大历史功绩。

谁说女子不如男?直接参赞了军务的,可不只是传说中的花木兰,薛涛也是一个。薛涛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她本是乐伎,色艺双绝,明明可以靠颜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年纪轻轻,她就褪去红妆,做了一名女道士,以幕宾的身份,协助历任节度使处理边防、军务工作,她创作《筹边楼》时,已经七十岁左右,筹边楼在成都西郊,是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为筹划边事所建,“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西川意为四川西部,是唐边境,是对吐蕃、南诏的前沿阵地。

南宋时,徽钦北狩,仅剩半壁江山,南宋对金的边境压缩到秦岭淮河一线。“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是陆放翁的壮怀激烈,瓜洲渡在今天的扬州,是长江上的著名渡口,大散关在陕西宝鸡。

巾帼英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烽烟曾绕润州城,江畔犹闻战鼓声”,润州就是今天江苏省的沿江城市镇江,长江边上有金山,金山上有金山寺,金山寺既是梁红玉击鼓抗金的地方,也是白娘子水淹法海的地方。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访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抗金英雄岳飞曾长期在池州驻兵,跟池州渊源很深,翠微亭在安徽池州市的齐山上,池州旧名秋浦,齐山是李白、杜牧、杨万里都登临过的名山,风景之美自不必言。可是在那样一个山河沦丧、国土日蹙的时代,这样一个好山好水的地方也没逃过战乱。

写边塞战争的诗句(诗文典故里的边塞)(5)

“......惶恐滩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是南宋末年的状元宰相文天祥被俘后,面对元军逼迫,写下的言志诗。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境内,是赣江上的一个险滩,文天祥抗元兵败,曾经此撤往福建。零丁洋在广东珠江口外,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后,被押解于此。此时南宋朝廷已经全面溃败,仅剩崖山一片海域,二十万南宋军民与元军做最后的殊死决战。

南宋灭亡后,小皇帝和后宫都被掳北上,宋度宗昭仪王清惠也在此列,北行途中,王清惠在驿壁上题了首词,有“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之句:嫦娥啊,国破家亡,已无立锥之地,你能收留我,让我逃到月亮上去吗?文天祥看到后,不满意结尾这三句,于是用王昭仪的语气,代拟了一首,末句为“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勉励王清惠,也勉励自己,坚持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果然,文丞相留下光耀千古的《正气歌》后杀身成仁,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疆域。

在这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土地上,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抱定“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坚定信念,浴血沙场,马革裹尸,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