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小三阳的治愈率是多少(临床治愈一生一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肝病科 黄芬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指出,以下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可获得较高的疗效:①HBV DNA<2×108 IU/ml;②高ALT 水平;③ 基因型为A 或B 型;④基线低HBsAg水平;⑤肝组织炎症坏死G2 以上;HBeAg 阴性慢乙肝患者还无有效的治疗前预测病毒学应答的因素。在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中,相对年轻的患者(包括青少年患者)、希望近年内生育的患者、期望短期完成治疗的患者、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优先考虑Peg IFN-α治疗。基于指南的推荐,我们给一例年轻女性优势患者进行Peg IFN-α治疗,取得了理想结果。

Peg IFNα-2a治疗HbeAg阴性慢乙肝获得HBsAg血清转换病例分享

慢性乙肝小三阳的治愈率是多少(临床治愈一生一试)(1)

■ 性别:女

■ 年龄:30岁

■ 主诉:食欲不振7年。

病史资料

患者2006年无诱因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化验发现乙肝标志物阳性,ALT约80 U/L,HBV DNA阳性。予保肝降酶治疗2周,复查肝功正常。以后每年复查肝功均正常。

2013年11月13日 患者因再次出现乏力,食欲不振1周,于我院住院治疗。

家族史:患者叔叔患乙肝。

入院检查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体征。

入院化验乙肝标志物阳性,“小三阳”,HBsAg 1237.31 IU/ml;肝功能异常,ALT 23 1U/L,HBV DNA 1.34E6 IU/ml;基因型为C型。无合并甲、丙及戊肝病毒感染。

肝脏病理提示慢性肝炎,G2/S2。肝脏磁共振示脾大。

治疗方案

排除干扰素治疗禁忌证,于2013年11月22日开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派罗欣)180 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抗乙肝病毒治疗。

治疗过程

抗病毒治疗初患者曾出现肝功异常加重,ALT最高1008 U/L,TBil 28.5 μmol/L。

经辅助保肝治疗,肝功能好转。抗病毒治疗24周化验HBV DNA阴转,抗病毒治疗44周HBsAg转阴,并于HBsAg转阴后(2014年10月)每月注射乙肝疫苗,每次量20 μg,刺激抗-HBs生成,共注射半年。

干扰素总疗程60周。

HBsAb在治疗1个月后达116.7 mIU/ml,7个月后HBsAb>1000 mIU/ml。

治疗期间血常规中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一过性略下降,无其他不良反应。

现停用干扰素3年余,近期来诊化验肝功正常,HBsAb>1000 mIU/ml, HBeAb及HBcAb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罗氏检测)未检测到。

表 干扰素治疗及随访期间生化学,病毒学,血清学指标监测结果

慢性乙肝小三阳的治愈率是多少(临床治愈一生一试)(2)

讨论和小结

我国2015版乙肝指南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基本治疗方案和疗程、疗效预测因素等等内容都一一进行了推荐。指南指出,在治疗过程中,HBeAg 阴性CHB 患者治疗过程中HBsAg 的下降、HBV DNA 水平是停药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预测因素。如果经过12 周治疗后HBsAg 未下降且HBV DNA 较基线下降<2 log10 IU/ml,应考虑停止PegIFN-α治疗。

目前认为,HBeAg阴性患者预测HBsAg消失更有临床价值,尽管HBeAg阴性患者的治疗终点尚未确定,但有认为是HBsAg消失。一项研究应用Peg IFN-α-2a治疗48例HBeAg阴性患者,仅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患者中有HBsAg定量下降。治疗12周、24周、48周患者HBsAg定量分别下降(0.84-0.5)、(1.54-0.6)、(2.1士1.2)lg IU/ml。治疗12周和24周时血清HBsAg定量分别下降0.5和1 lgIU/ml的患者有较高的SVR预测率。12周阴性预测率为90%、阳性预测率为89%,24周阴性预测率为97%、阳性预测率为92%。

另一项对386例HBeAg阴性患者研究中,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8周)、随访6个月(72周)分别定量检测血清HBsAg定量。Peg IFN-α-2a治疗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HBsAg定量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分别下降0.71和0.67 lg IU/ml,此时的HBsAg水平对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HBV DNA小于400 copies/ml有预测作用。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小于10 IU/ml或治疗期间HBsAg定量下降大于1 lg IU/ml,与治疗后随访3年的持久HBsAg消失显著相关。但治疗结束时HBV DNA水平不是预测持续应答的指标。

本例患者为年轻女性,虽有乙肝家族史,但应用干扰素前基线ALT正常上限5倍,HBsAg<1500 IU/ml,HBV DNA基线水平为1.34×106,为干扰素应用优势人群。应用Peg IFN-α治疗12周HBsAg和HBV DNA均有大幅降低,继续24周HBV DNA阴转,44周HBsAg转阴,后发生HBsAg血清转换。

现患者已停用干扰素3年余,肝功能正常,HBsAb>1000 mIU/ml,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罗氏检测)未检测到。获得理想治疗终点,临床治愈。

总之,PegIFN因其既具有抗病毒作用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完成有限期治疗,对于基线优势人群无干扰素禁忌证,可首选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实现有限期治疗,甚至有望获得理想治疗终点及临床治愈。

专家简介

慢性乙肝小三阳的治愈率是多少(临床治愈一生一试)(3)

黄芬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三感染性疾病、肝病病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年。

学术兼职:《中国医科大学学报》特约审稿人,辽宁省及沈阳市医疗事故专家鉴定库成员。

临床特色:对各种原因肝病、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尤其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重症病人的抢救,小儿常见传染病及发疹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研究方向: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科研业绩: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市科委课题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