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对多种疾病有效)

不用吃药,不用输液,不用手术,仅仅是拿几根银针在皮肤上扎几下就能“针下病除”,我国传统中医疗法「针灸」,早在2010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针灸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治疗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针灸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对多种疾病有效)

针灸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治疗方法

不用吃药,不用输液,不用手术,仅仅是拿几根银针在皮肤上扎几下就能“针下病除”,我国传统中医疗法「针灸」,早在2010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统计,全世界有18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使用针灸,20多个国家实现了针灸方面的立法。

在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此期间,周恩来总理陪同他观看了在针灸麻醉下进行甲状腺切除的手术,令其惊叹不已。

后来《中国针灸麻醉法》出版,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流传于世界各地。

针灸还在国外拥有大批“崇拜者”,其中不乏人们熟知的名人:

美国著名影视明星“巨石”强森,曾经晒出自己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照片。

美国演员金·卡戴珊,也晒出过自己面部接受针灸治疗的照片。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针灸等中医疗法也成为了“明星项目”,在冬奥村的综合诊所内,不少代表团成员前来体验针灸、推拿等治疗方式,来缓解运动损伤、失眠焦虑等。

近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基于临床证据体的针灸疾病图谱研究》,该研究首次构建了针灸临床证据矩阵,制定全球首个针灸临床证据图谱,解决了目前针灸的优势病种与潜力病种分类不清的问题。

《生命时报》结合该论文并采访专家,告诉你针灸疗法的“神奇”之处。

受访专家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 刘保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 王东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医师 娄必丹

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

研究发现,自1975年以来,已发表了10000多项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在2000~2020年期间,有2471篇针灸疗法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的数量每年还在增加。

研究涉及12个疾病领域的77种疾病,研究数据包括来自1402个随机对照试验的205个结局指标,作者调查发现,针灸对治疗8种疾病有中等或高确定性证据:

  • 改善中风后失语;

  • 缓解颈肩部疼痛;

  • 缓解肌筋膜疼痛;

  • 缓解纤维肌痛;

  • 缓解非特异性腰痛;

  • 促进分娩后泌乳;

  • 缓解血管性痴呆症状;

  • 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

    作者认为,针灸并未得到政策认可和广泛使用,仅有少数医疗保健系统将针灸纳入指南和保险中。

    在这8种疾病中,西方主要国家保险公司仅承保与疼痛相关的病症:美国2020年底开始涵盖针灸治疗慢性腰痛;澳大利亚承保背痛和肩痛;英国大多数患者会选择针灸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偏头痛和慢性疼痛,但保险不报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年全球报告,全球在广泛使用针灸疗法。美国每年进行超过1000万次针灸治疗。英国每年进行超过400万次针灸治疗。

    作者认为,基于针灸使用的新证据表明,需要将针灸进一步整合和应用到传统医学中。

    中医针灸到底是什么?

    针灸包括“针”和“灸”两个概念,前者以针刺为主,后者多指艾灸。凡是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都可以称为针灸。

    中医认为,人体有12条主要经脉,这些经脉与人体五脏六腑直接相关,在经络所经过的特定部位施以刺激,就能起到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不仅副作用极小,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针”一般有以下4种:

    三棱针:多用于瘀血证、实热证、急症。

    皮肤针:有通行气血、调整脏腑的功能,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火针: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祛腐生新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痈疽、痔疮等。

    电针: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等作用于体内经络腧穴,根据波形不同,发挥不同功效。

    “灸”常用的操作方法有4种:

    艾炷灸法:将艾绒做成艾炷放在皮肤上施灸;或将艾柱放在药物上再置于皮肤上施灸。

    艾条灸法:将艾条点燃后对着穴位施灸。

    温针灸法:针刺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

    温灸盒灸:将艾段点燃放入温灸盒,再将温灸盒置于应灸部位熨灸。

    艾灸疗法适应证以寒证、阴证、虚证为主,对慢性病及阳气虚寒者尤宜。

    关于针灸的5个疑问

    针灸对身体有没有伤害?哪些疾病可以尝试针灸?治疗过程中有什么禁忌?5个疑问一次为你说清。

    No.1

    针灸会不会“伤气”?

    针灸补泻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针刺补法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机能恢复旺盛;针刺泻法可疏泄病邪,使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

    “伤气”其实是针刺手法使用不当所致,比如,对一个体质较弱的慢性病患者使用重手法,势必令其更加虚弱。

    因此,针灸治疗一定要选择专业机构针灸医师,切勿自行或非医疗人员操作。

    No.2

    针灸擅长治疗哪些病?

    针灸有自己的适应证,在以下几类疾病的治疗上,体现了针灸的明显优势:

  • 急慢性痛症:牙痛、头痛、关节痛,以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各种疼痛。

  • 神经类疾病:面神经麻痹、股外侧皮神经炎、各种神经炎、神经痛以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等。

  • 妇科疾病:痛经、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进行生殖辅助等。

  • 皮肤病:顽固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痤疮等。

  • 消化道疾病:胃炎、胃胀等,还可以缓解顽固性便秘和腹泻。

  • 儿童疾病:小儿消化不良、小儿易感等常见病。

    No.3

    针灸有哪些禁忌?

    针灸虽然比较安全,但在进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件事。

  • 忌过饥、过饱、过劳:在饮酒大醉、劳累、过分饥饿等情况下针灸,可能导致脉乱气散。

  • 忌过分紧张:紧张时机体会处于脉乱气散状态,易引发晕针等不良反应。

  • 忌化妆、喷香水:易影响医生准确判断、辨证论治。

  • 忌憋尿:避免针灸后留针出现不适,或针灸腹部时对膀胱产生刺激。

  • 忌皮肤不清洁:针灸前后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针口感染。

    No.4

    针灸后多久能洗澡?

    毫针直径为0.2~0.3毫米,对皮肤创口很小,针孔很快就能闭合,这种治疗方式下,针后2~3小时即可洗澡。

    但针刺穴位较多,如在头部、四肢、躯干部位都有施针,建议针刺后间隔4~6小时再洗澡。

    如果是三棱针点刺放血、火针、小针刀、埋线等治疗方式,建议治疗当天不要洗,最少应间隔24小时。敏感体质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栓药物的人群、体质较弱者,建议隔天洗澡。

    No.5

    哪些人不宜针灸?

  • 糖尿病患者:即便小小的针口也不容易愈合,若不注意处理,还可能引起感染。

  • 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比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其凝血时间较长,针灸可能导致针口流血不止。

  • 皮肤感染、溃疡和肿瘤部位不宜针刺,容易适得其反,加重疾病。▲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