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发展过程简要(京剧发展历史简介)

京剧⼜称京戏,在中华⺠国⼤陆时期以及现在的台湾⼜称为平剧、国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遍布全国。京剧是⼗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 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和⼆⻩为主,主要⽤胡琴和锣⿎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类⾮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发展过程简要(京剧发展历史简介)(1)

京剧剧照

一、京剧发展

清朝乾隆五⼗五年(1790年),来⾃中国南⽅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徽班。

京剧脸谱

红:表⽰忠勇正直、义薄云天、精忠报国、有⾎性,如关⽻、岳⻜、姜维、常遇春、颖考叔、赵匡胤、吴汉、关胜。

⽩:表⽰奸诈狠毒、笑⾥藏⼑、⼯于⼼计,如曹操、秦桧、赵⾼、董卓、魏忠贤、严嵩、司⻢懿。

⿊:表⽰刚正、鲁莽、勇猛、粗中有细,如包拯、张⻜、项⽻、李逵。

⻩:表⽰凶狠残暴、有勇⽆谋、富有⼼机,如典⻙、宇⽂成都。

蓝(⻘):表⽰中性、猛烈、暴躁、草莽英雄,如夏侯惇、程咬⾦、窦尔敦、⻢武。

绿:表⽰妖魔⻤怪,如蝎⼦精。

紫:表⽰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专诸、张郃、荆轲。

粉红(灰):表⽰年迈⽼弱、⾎⽓衰弱,如⻩忠、严颜、廉颇。

⾦和银:表⽰神秘、⾼贵、庄严,代表妖神佛⼀类。如如来佛、孙悟空。

七、⾏当与流派

京剧的⾏当主要分⽣、旦、净、丑四种。

京剧的流派主要指演员的表演⻛格和艺术特点,乃透过师徒相传来传承和发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剧⽬。

主要有:梅派、玉派、程派、尚派、荀派等

八、著名演员

道光时代三⿍甲:程⻓庚、张⼆奎、余三胜

后三⿍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同光⼗三绝:郝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庚、徐⼩⾹、时⼩福、杨鸣⽟、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楼。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云、荀慧⽣

须生:余叔岩、⾼庆奎、⾔菊朋、⻢连良、余叔岩、⾔菊朋、⻢连良、谭富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