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故事从这只满口播音腔的乌鸦说起。

注意听,是不是都有点儿不敢相信这是乌鸦在说话?

再听一边,好像确实没有作假。

难道除了鹦鹉,乌鸦也会说话?

其实,乌鸦不仅会说话,还如同满级声优一样,可以在播音腔、猛男声、少女音之间无缝切换。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

比如这段影片,注意听,乌鸦正在用猛男声说What's up(怎么了)。

接着,主人也向乌鸦问好,这个时候,乌鸦突然从猛男声转变成了它自己的声音,又说了两声What's up。

然后,主人用猛男声夸它是只好鸟,乌鸦也用猛男声回应,What's up。

主人又说,用我的声音说说看,果然,乌鸦一开口又是一口女声,What's up。

主人还想玩儿,又说,来个艾伦的声音,这个时候,乌鸦不乐意了,撇过脸去不理主人了。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

看来,这还是一只很有个性的乌鸦嘛。

我们再完整听一遍,这变声是不是变得很夸张?

还有更夸张的,这只白颈乌鸦,从猛男声切换到元气满满的少女音,简直充满了魔性。

所以,乌鸦为什么会变声?

18年前,伦敦大学有个艾老师(Nathan J. Emery),他竟然说,这也许和人类为什么能获得智慧有关吧……

确定这不是在开玩笑?

原来,最近几年,科学家们通过研乌鸦,好像确实发现了某些有关人类智慧的秘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

乌鸦喝水的真相

乌鸦真的会喝水吗?

2014年,有专家做了这样六个实验。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

第一个实验,乌鸦面前有两个管子,左边的是水,右边的是沙子,水面和沙面上分别有一块乌鸦爱吃的肉。

乌鸦过来观察了一会儿,并没有选择沙子,而是开始往水管里面扔石子儿。

扔了三颗以后,顺利吃到了肉块儿。

第二个实验,乌鸦面前有10个大小、形状、颜色都相同的“石块”。

乌鸦叼起第一个扔进去,液面升高,接着,乌鸦又跑到另一个方向,叼了一块扔进去,还不够。

这个时候注意看,第三块,乌鸦试都没试就直接把它扔到一边,再去叼第四块。

扔下去,成功吃肉。

所以,为什么乌鸦要把第三块“石头”扔掉?

再看一遍,真的,这一段儿我是看了两遍才恍然大悟——这也太聪明了吧。

原来,科学家在设置“石头”的时候,有一些是能沉底的“石块”,有一些则是不会沉底地“泡沫块”。

乌鸦扔掉的第三块就是“泡沫块”。

而且,乌鸦叼第二块的时候,为什么要换一个方向,其实也是因为左边的连着两块都是“泡沫”,乌鸦发现右边有一个“石块”。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

看到这里真是惊了,乌鸦这么聪明的吗?

第一个实验能理解沙和水的区别也就算了,这第二个实验直接能理解重量、密度与沉浮的关系,要不要这么厉害?

继续看第三个实验, 这次是八个铅球,都能沉底。

但是,有四个是空心的,四个是实心的,很显然,想要尽快吃到肉,就得扔实心的进去。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5)

所以,乌鸦能理解空心和实心的区别吗?

实验开始,乌鸦毫不犹豫地扔了两个实心的下去,顺利吃肉。

第四个实验,注意看,两边都是水管,下面的“石块”好像也都没有泡沫,这是要测试个啥?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6)

乌鸦的第一感好像和我们差不多,一上来就叼着“石块”往水管里扔,但扔了两个以后发现不对劲儿了。

暂停一下,这个时候,你看出来问题了吗?

接着,第三块、第四块,乌鸦不往左边的水管里扔了,而是扔到右边的水管里,顺利吃肉。

所以,大家看明白了吗?

为什么不继续往左边的水管里扔石块?

原来,左边的水管粗一些啊,要扔很多块下去,液面才会上升,右边的水管很细,扔两块就能吃到肉。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7)

这是成精了吧。

再继续看第五个实验。

还是一粗一细两个水管,但这次,粗水管的液面高,细水管的液面低,乌鸦并没有重复上次的经验往细水管里扔石块,而是一开始就认准了粗水管,连扔四块,顺利吃肉。

第六个实验,三根水管。

很显然,中间装着肉的那个水管很细,石子儿扔不进去。

乌鸦也没有尝试往里直接扔石子儿,而是犹豫了一下,最终扔到了右边的水管里。

肉上升了。

乌鸦觉得很神奇,这是什么原理?

再扔一块试试,但这次扔在左边,肉块并没有上升,再扔一块试试,还是没上升。

第三块,乌鸦犹豫了一下,扔到了右边,肉块再次上升,这下乌鸦懂了,左边的不靠谱,想吃肉还得靠右边,于是,第四块,再扔到右边,水面上升,顺利吃肉。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8)

原来,这是一个U型管装置,左边是个无底洞,右边和中间连通。

接着,实验人员又用这六个实验测试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类儿童,后来,他们在论文里说,对于大多数8岁的儿童来说,他们能像乌鸦一样顺利完成任务,但是,比8岁小一些的儿童,只有一部分完成了。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9)

并且,在U型管实验中,只有少数儿童能推理出来两者相连的关系,其他的儿童则是靠不断试错来完成。

虽然这个实验中,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乌鸦能推理出U型管相连的关系,但它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已经追平了8岁儿童,真的是有点恐怖啊,那乌鸦到底是会不会推理呢?

实验论文发表后,立刻有摄制组来找到了作者,他们想继续求证这个问题。

于是,作者(Alex H. Taylor)拿出了一只代号007的乌鸦……

乌鸦007

这次,巨大的鸟笼里有一套由8个机关组成的复杂系统。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0)

目的是让乌鸦吃到8号机关里的肉块。

注意看,1号机关上吊着一根小木棍,但很显然这根小木棍非常短,够不着8号机关里的肉块。

所以,乌鸦要如何在这套复杂系统里推理出破解谜题的线索呢?

乌鸦007上场了,它很快就发现了1号小木管,但够不着,于是,它飞上枝头,然后用脚踩住绳索,再用嘴一点点把绳子拽上来,顺利取到了1号小木管。

但很快,007就发现,木棍太短了,取不到肉,怎么办呢?

007在观察,它好像发现了线索,7号机关里有一根更长的木棍,但是,如何把它取出来呢?

不一会儿,007有了主意,于是,它开始用短木棍扒拉2号机关里的石子儿。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1)

取到了石子以后,007把它扔到7号机关里,果然,木棍动了一下,看来分析得没错,007继续用短木棍取出了2号、3号机关里的石子,分别扔到7号机关当中,这下重量够了,7号机关里的长木棍被吐了出来。

然后,007叼着长木棍,顺利从8号机关中吃到了肉。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2)

录制完这段影片,摄制组终于知道这只乌鸦为什么代号007了,用时2分30秒,3层推理,8个步骤,这哪里是乌鸦,简直是特工。

于是,摄制组问专家,人类小孩能完成这么复杂的推理吗?

专家笑而不语,只是示意摄制组继续往后拍。

人类·乌鸦·狗

这次,专家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装置,外面有三层锁扣,最里面的绿球当中,分别装着乌鸦、人类和狗爱吃的食物。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3)

接着,专家们分别向乌鸦、人类和狗演示这个装置的打开方式,然后,又让三者分别单独熟悉一会儿这个装置的结构。

熟悉完结构,比赛就要开始了。

谁会最先拿到里面的食物呢?

乌鸦一上来就直奔主题,15秒破解机关,顺利吃肉。

而狗狗呢,主人一顿比划,一顿提示,它们好像始终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4)

再看人类小孩,他鼓捣了一会儿装置,没打开,于是,很快就失去了兴趣,看向一边,似乎在说,这个不好玩。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5)

但再看一遍乌鸦,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飞过去就开始拉开关,取出第二层箱子,再开盖子,接着取出绿球,成功吃肉。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6)

专家说,除了智力以外,这个实验还说明,乌鸦比狗和人类小孩都更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促使它们使用工具,甚至制造和发明工具。

使用工具,摄制组有点懵,这不是教科书上一直强调的人类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7)

更何况,发明和制造工具,这应该是人类的专利吗,难道乌鸦也可以?

接着,专家们又跟摄制组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993年·海外孤岛

时间回到1993年,昆都博士(Gavin R. Hunt)来到了新西兰外海的一座孤岛上,这里叫做新喀里多尼亚。

这天,他在一片无人区的丛林里,发现了很多诡异的树叶。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8)

这些露兜树就像被人有意裁剪过一样,博士怀疑,是不是有另一组科研团队在这附近?

但走着走着,他开始觉得越来越觉得瘆得慌,因为,他发现,这里几乎每颗露兜树都被人裁剪过,不像是科学家干得事儿啊。

头顶上的乌鸦也在叫个不停,它们是岛上独立进化的品种,叫做新喀鸦,偶尔会成群结队的袭击人类,感觉非常不好,博士赶紧撤离。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只新喀鸦拦住了博士,它停在博士面前露兜树上。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19)

博士看着它,还好,这只新喀鸦并没有敌意,它也看了看博士,觉得没啥危险,就是开始啄叶片,啄开一端,然后顺着叶脉撕扯,撕扯到一定长度以后,再又啄开另一端,这样乌鸦就得到了一根带刺长条。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0)

然后,乌鸦把这根刺条伸进了露兜树的叶片根部,鼓捣了几下,再拉出来的时候,倒刺上竟然勾着一只蜗牛。

等乌鸦吃完蜗牛,扔下刺条飞走以后,博士赶紧跑上去捡起刺条,同时一个惊人的念头开始让他心跳加速——难道这是新喀鸦在制造工具?

接下来的3年,博士一直在丛林里观察新喀鸦。

有一次,博士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些碎肉块藏到树洞里,他想看看新喀鸦是否能用工具取出这些肉块。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1)

在通常情况下,新喀鸦会折断一小截树枝,然后就开始用树枝挑逗藏在树洞里的蠕虫,蠕虫如果咬住树枝,那么新喀鸦就立刻把树枝提起来,然后吃掉蠕虫,整个过程很像人类在钓鱼。

但如果把蠕虫换成肉块,新喀鸦是否还会像对付蜗牛那样,再制造一根钩子工具来把它勾出来呢?

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博士本以为新喀鸦还会再去撕扯一个树叶钩子,但很显然,乌鸦也知道,那种钩子太软了。

所以,它试都没试,就直接飞上枝头,折断一个树枝,然后用喙弯曲折口,熟练的做出了一根钩子,伸到树洞里,顺利的勾出了肉块……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2)

前后仅仅数十秒,博士看得目瞪口呆。

1996年,博士把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他说,现在,地球上会制造工具的动物从三种变成了四种,分别是——人类、黑猩猩、红毛猩猩和新喀鸦。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3)

但制造这种带钩子的复杂工具,只有人类和新喀鸦能办到。

随后的研究又表明,新喀鸦不仅会制造工具,还会交流学习,岛东边的鸦群制造的钩子和岛西边的鸦群制造的钩子不一样,刚生下来的小乌鸦,也能在父母的指导下制造出复杂的钩子。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4)

而且,小乌鸦还在不断的改进钩子,又把更先进的钩子技术传承给下一代。

所以,短短30年不到,新喀岛上的乌鸦钩子已经进步了好几代。

2002年,新喀鸦甚至在实验室里完成了制作铁钩的壮举……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5)

所以,乌鸦为什么这么聪明?

回到故事开头的艾老师,到了2004年,他根据以上各种研究,终于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理论——乌鸦和人类趋同进化。

趋同进化

什么是趋同进化?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你看这个动物是什么?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6)

很显然,这是一只老鼠,但事实上,它和老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它是大象和北极熊的近亲——鼩鼱。

《疯狂动物城》里的黑帮教父其实就是鼩鼱,而不是老鼠,这是导演在向我们这位哺乳动物祖先致敬。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7)

1亿多年前,当恐龙们称霸地球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食虫目的“鼩鼱们”,它们还只有一颗回形针大小,在阴暗的底层空间里苟活,终于,苟住了,等到恐龙灭绝以后,它们纷纷长大,变成了大象,变成了北极熊,当然也变成了我们人类。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8)

但是,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一些已经变大的动物们,它们又阴差阳错的回到了原来的底层环境,于是,它们就又在各种大型动物脚下苟活,终于,再次把自己苟成了祖先的样子,后来,我们把这些动物,叫做啮齿目·老鼠。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29)

所以,这就是趋同进化,专指两种原本不同时空的物种,在某些相似的自然环境下,都进化成了类似的样子或者拥有了类似的能力。

鼩鼱和老鼠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种趋同。

那人类和乌鸦又是怎么个趋同法儿呢?

很显然,乌鸦和人类的外形并不相似,但乌鸦和人类的能力却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什么意思?

艾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12只乌鸦

有一次,艾老师的朋友——哈格尔博士(Vincent Hagel,Audubon Society,奥杜邦学会会长)正在朋友家做客。

突然,他看到窗外有12只乌鸦,乌鸦们在围着什么东西跳舞,叫声非常的悲伤。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0)

一两分钟以后,有一只乌鸦飞走了,但几秒钟以后,它又飞了回来,嘴里叼着一根小树枝,它把小树枝盖到那个东西上面。

接着,越来越多的乌鸦飞走去叼回来小树枝,这个时候哈博士才看清楚,原来,那东西是一只乌鸦同伴的尸体。

大概五六分钟以后,鸦群飞走了,地上只剩下一只盖满小树枝的乌鸦尸体。

这是什么?

是葬礼,是情感,甚至可以说是某种宗教,而人类为什么是人类,当工具论被打脸以后,专家们现在的说法正是宗教论。

专家们认为,正是宗教组织起来庞大的人类社群,这才让我们成为了蓝星霸主。

但是,乌鸦真的也有这种类似宗教的情感和葬礼仪式吗?

虽然哈博士提到的小树枝并没有被影像记录下来,但是,网络上有很多乌鸦葬礼的影片。

比如,这段影片当中,几只喜鹊围在同伴身边,发出了悲愤的叫声,始终不肯离去,补充一下,喜鹊也是乌鸦的一种。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1)

还有这段影片,一大群乌鸦围绕着同伴的遗体,叫声就像是悲伤的长调。

乌鸦的群体意识和情感意识真的这么浓吗?

2019年,《今日印度》报道,一名叫科瓦(Shiva Kewat)男子3年来不断被乌鸦袭击,只要科瓦一出门,当地的乌鸦家族就会立刻展开对科瓦的空袭,而且从来不啄别人。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2)

这个消息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记者们纷纷前来采访,科瓦也一脸委屈说,大概是因为3年前,他在铁丝网中发现了一只被困住的小乌鸦,赶紧上去营救,但还是晚了一步,不仅没救活小乌鸦,还让小乌鸦死在了自己的怀里。

这一幕恰好被赶来的乌鸦家族看到了,它们深信不疑,认为科瓦就是杀害小乌鸦的凶手。

于是,科瓦的通缉令在鸦群中迅速传播,没过多久当地的乌鸦就都认识科瓦了,只要他一离开屋子,立刻就会被袭击。

科瓦无奈的向媒体表示,自己真心希望有一天能向乌鸦解释清楚……

所以,除了群体意识和情感意识以外,乌鸦还能保持3年的长期记忆,而且能在鸦群中传播科瓦的人脸信息吗?

听上去就像段子一样。

但事实上,科学家们还真的做过类似的实验。

比如,2015年,实验人员先是在公园里每天喂乌鸦花生,喂了三天,到第四天的时候,实验人员带上假发和面具,手里拿着一只乌鸦标本,走了过来。

这个时候,第一只乌鸦开始发出警报,像是一连串重复的咒骂,接着,几秒钟之内,所有的乌鸦都开始报警,咒骂持续了好几分钟,鸦群终于散了。

第二天,当实验人员摘下面具和假发去喂乌鸦花生的时候,它们也显得很警惕,似乎正在判断,这个家伙,是不是昨天谋杀同伴的那个人?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3)

几周以后,实验人员特意换了一个地点,那边的乌鸦一开始是吃实验人员给的华生的,但当她再次带着面具和假发出现时,那个地方的鸦群也开始龇牙咧嘴的对她咆哮,尽管她这次没有带着乌鸦标本,但是,这张面具和假发,已经成了乌鸦社群里的通缉令。

同样的实验又在鸽子身上重复,鸽群根本就不关心实验人员手中的那个标本……

另外,还有一些反面例子,比如,今年春天,有一个弗吉尼亚网友发帖称,自己和社区里的五只乌鸦成了朋友,每天喂它们花生,它们会叼回一些小礼物来报答,这些礼物当中,竟然还有两个钱币……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4)

看来乌鸦真的很懂人类啊,这也就是我们和它们趋同进化的最直观表现——我们都有社群,都有情感,只不过我们的这种情感在一万多年前突然演变成了宗教,从而组织起了越来越大的社群,而乌鸦呢,似乎只差临门一脚,当它们情感突破的时候,会不会成为下一群人类呢?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5)

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继续说乌鸦的情感和社群,那它们的这种能力又来自哪里呢?

婚外情

艾老师说,来自婚外情,听到这三个字你是不是也差点没坐稳?

真的,当年听邓巴(Robin I.M. Dunbar)邓老师说人类的情感和社群来自八卦的时候就已经够毁三观了。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6)

这次又听到艾老师说乌鸦的能力来自婚外情,简直有种被生物学家们轮番戏谑的感觉。

这背后的原理,大概是这样的。

最开始,鸟类专家们在做一个基因实验的时候偶然发现,鸟巢里的那些雏鸟,竟然有70%都并非鸟爸爸亲生的,这个数据让专家们大吃一惊。

因为,从行为上来看,各种鸟类都是一夫一妻,无论古今中外,都是非常忠诚的象征啊,比如,在天愿做比翼鸟,只羡鸳鸯不羡仙,人类一直拿神雕侠侣做表率呢。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7)

但哪儿知道一测基因,一夫一妻的鸟伴侣们,竟然有70%都是非婚生后代,再一跟踪调查,又发现有90%的鸟类都有婚外情……

还有更惊人的数据,原来,这些90%的婚外情,不仅人类从来没有发现,就连它们朝夕相处的另一半也是没有发现的……

所以,专家们得出结论,各种一夫一妻的鸟类,都是情报战和时间管理的绝顶高手,尤其是乌鸦,它们是非常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这就需要它们在处理情侣关系中,拥有极高的认知能力和关系智商。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8)

比如,专家们已经发现,雄性松鸦会特意记住伴侣最近喜欢吃什么,然后再有意多寻找这些食物,喂给伴侣吃,讨好伴侣。

乌鸦和人类一样,都有一个父母双方合力照顾幼崽的漫长时光,所以,我们都不得不学会和对方相处,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须和配偶商量、相互妥协,还要充分考虑对方的述求。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39)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非常力不从心了,但想想乌鸦,它们在完成这一切的前提下,还要精心的管理时间,而且从来不被对方发现,于是,这种进化压力就让乌鸦拥有了非常强悍的认知能力,它们必须能够观察出对方发出的微妙社交信号,并且合适的回应这些信号,同时还要通过这些信号预判对方的行为。

然后,在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下,乌鸦就靠这些压力,进化出了和人类趋同的情感和社群。

而且,在欺骗和伪装方面,乌鸦还拥有人类都望尘莫及的超能力。

鸟脑Facebook

曾经,能记住100个电话号码的人就是社交大神。

而如今,我们离开了社交软件,几乎就不可能在大脑里还原一张超过150人的关系网。

但是,对于西丛鸦来说,你们人类的Facebook,这只不过是它们的自带种族天赋。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0)

比如,专家们发现,一只西丛鸦竟然能轻松记住1000张不同乌鸦的外貌,而且,这个外貌是敌是友,是骗子还是小偷,它们都缕得清清楚楚。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1)

每年秋天,西丛鸦有储藏食物的习惯,它们会在丛林里飞来飞去,把过冬的食物,分散藏在1000多个地方。

本来专家们已经足够惊奇了,别说1000个地点了,就算是1000个不同的网站密码,这就已经突破了人类的记忆极限,但西丛鸦是怎么记下来的?

深入跟踪研究,结果专家们彻底傻了,原来,专家们发现,每只西丛鸦每天最多可能损失全部储粮的30%,而第二天,它们又会通过偷盗和采集,把这些损失一点点补充回来。

这是什么?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2)

这可不止记住了1000个网站密码啊,而是把这1000多个网站里的脸书信息,社交信息全部记下来了,再编织成关系网来处理,实在太夸张了。

所以,人类在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也只能给西丛鸦设置非常低级别的测验。

比如,在实验中发现,如果一只西丛鸦发现自己藏东西的时候再被别人偷看,那么,第一,偷看者的脸会被牢牢记住;

第二,西丛鸦会故意藏得更深一点;

第三,保险起见,等小偷离开了,西丛鸦会把食物挖出来,再藏到一个新的地方……

说得有点复杂了,来看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比如,这段影片当中,乌鸦调戏企鹅,声东击西,这都是它们从几千万年的间谍生涯中练出来的智慧。

还有这样一段影片,乌鸦想要人类手里的东西,它竟然懂挑起裤腿,解开你的鞋带,然后再乘乱偷锅……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3)

还有一段更典型的影片,窗子里一个妹子想拿食物调戏乌鸦,玩儿了半天,哪儿知道乌鸦是在陪你演戏,你能想到乌鸦最后是想干什么吗?

就和影片最后所有人都在惊呼一样,原来,从一开始,被调戏的就是人类,乌鸦根本不想要食物,它只不过想骗你打开窗户,放松警惕,再乘机偷走你的银勺子……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4)

这就是乌鸦对人类的碾压,解剖学家也说,我们错了,乌鸦的大脑皮层非常发达,有75%的神经细胞都集中在大脑皮层上,这和人类最发达的前额叶皮层相当,前额叶负责我们的情感和认知,而乌鸦整个脑袋里全是和我们前额叶一样的稠密的神经元细胞,这也许意味着,它们的情感和认知可能比人类还要发达。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5)

两种系统

2005年,有一位叫做艾琳的(Irene M. Pepperberg)认知学专家说,人类的大脑就像PC系统,而鸟类的大脑更像苹果电脑,两者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但结果却类似。

所以,回到故事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乌鸦为什么会变声?

因为,这其实是它们拥有丰富情感和超强认知的一种具体表现,这种表现在人类的社群中被叫做语言,我们用语音、语调来执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知,而乌鸦,有没有可能,也正在通过这种鸣叫和变声来执行语言、表达自己呢?

只不过,它们的信息加密方式和我们不是同一个系统,这让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它们的语言。

比如,这只能模仿200多种声音的鹦鹉,这会不会是它正在像我们展示鸟类的语言?

突然想到,科幻作家特德·姜(Ted Chiang)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人类在波多黎各制造了巨大的射电望远镜,我们把目光对准星空,孜孜不倦的寻找外星生物,但是,星空中一片寂静,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解的费米悖论。

而就在射电望远镜周围,那些被望远镜毁掉生存家园,濒临灭绝的波多黎各鹦鹉们,它们却在用自己的语言述说着,被骄傲蒙蔽双眼的人类啊,你们怎么就没有想到,你们想要寻找、渴望交流的另一个智慧生物,其实一直就在你们身边呢?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6)

也许,特德·姜的故事不是瞎说,乌鸦、鹦鹉,这可能都是在2.3亿年前,就已经装上苹果系统的恐龙,它们早已进化成了智慧生物,拥有语言、情感和社群,而人类,不过是300万年前,偶尔开始和它们趋同进化的一只猴子。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7)

这只猴子的情感当中充满了自大和好战。

也许,傍晚的树梢上,那群乌鸦们正在说,你看这些猴子,又要成为下一个用智慧毁灭自己的物种了……

所以,这真的时费米悖论的一种全新解释吗?

为什么宇宙那么寂静,为什么星空中找不到外星人的踪影?

也许,智慧是把双刃剑,每当有智慧生物想要尝试用它改变星球,飞出太空的时候,这个智慧物种也就会发现,智慧的尽头,全都是自我毁灭的死胡同,而想要物种长存,就必须退回去,和智慧保持一个不近不远的距离,可能,像乌鸦那样,就刚刚好吧。

外媒总结出13个搜寻外星人的方法(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外星人)(48)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

原来,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是我们人类在抱怨,真的玩儿不过它们啊。

(完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