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国际学校VS公立学校)

我是一名马上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的语文教师,研究生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在上海某国际学校和成都某重点高中都有三个月以上的实习经历。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类学校的具体情况。

分类:三种类型

在上海,国际学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第二类是民办国际学校。第三类是公办中学国际部。

我在进行专业实习时,去的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顾名思义,这个学校没有中国大陆的孩子,学生构成为:外国孩子和来自中国香港、台湾的孩子。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原本是为在中国的外国人提供教育的地方,资本来源于国外,所以中国教育部的管理也比较严格,中国大陆的学生无法进入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

在上海,属于这一类的国际学校有: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美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韩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等。

第二类是民办国际学校。这一类学校既招收中国学生,也招收外国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学生比例超过外国学生。对于这一类学校,教育部的要求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使用中国通行的教材。而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中国的中高考,也可以参加国外的考试,用于申请学校,比如IB(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GCSE(英国教育体系)和AP(美国教育体系)等。

这一类国际学校有:燎原双语、惠立双语学校、包玉刚学校、协和双语学校。

第三类是公办中学国际部。这一类学校一般只有中国学生就读,学生在参加中考后会进行分流,一般来说,国际部的分数不是很高,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参加国外的考试,便于日后申请大学。

想听小王老师分享更多详细经历,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关注催更哦!

这一类学校有:上海中学国际部、华师大二附中国际部。

学费:远高于公办学校

在上海公办学校的费用有严格定价,我们以高中为例,来看看公办高中的收费情况:

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国际学校VS公立学校)(1)

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就读于上海公办高中并且寄宿,学费一学期大约为2000,当然高中还有其他费用,我们暂时不计算。

现在我们来看看三类国际学校的收费情况:

第一类:以上海美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例

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最大的区别(国际学校VS公立学校)(2)

第二类:以上海燎原双语学校为例

小学28000元/学期;

初中52500元/学期;

高中(AP)74000元/学期 

第三类:以上海中学国际部为例

一、收费标准

(一) 每学期学费(一年两个学期):

  小学段(一年级-五年级):每生每学期人民币7万元;

  初中段(六年级-八年级):每生每学期人民币7.5万元;

  高中段(九年级-十二年级):每生每学期人民币7.8万元。

(二) 校车费:

浦西校区:按离校距离远近收取5200元或5500元/学期(接送范围为直线距离13公里以内)

张江校区:5200元(接送范围直线10公里以内)

临港校区:不提供校车。

(三) 杂费:每学期人民币600元。收费以人民币为基准,美元现汇缴费随中国人民银行的汇率浮动而变动。

从以上信息可以得知,三类国际学校的学费远远高于普通高中,并且如果就读于国际学校,之后多半情况会申请国外的大学,那又将是一笔巨大的费用。由此可见,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很难支撑孩子在上海就读国际学校。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在外籍人员学校就读的学生的家长,一般在本国企业的上海分部工作,公司会为其提供福利,比如会为员工孩子支付大约一般的学费。

两种教育制度的差别

之前说到,我在国际学校和公办高中都有实习经历,也算是深入了解了这两种制度的差别。我想分两点来谈谈。

第一点,教育重心。在国际学校,教育重心是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展兴趣;在公办高中,教育重心是考试成绩。把这一点列出来的意思是,国际学校的教育观念在中国来说,是适合中国少部分人的理想教育。因为人少,并且物质富足,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开拓各个领域。我实习时所在的班级,班上的学生爱玩马术、帆船和赛车,并且小有成就,还参加过很多大型赛事,上过综艺,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而这些东西,对多数的公办学校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实现的,原因也很简单,没有物质基础。我们想做的就是在这个越来越内卷的时代,杀出一条血路,考上好大学,离经济独立的人生更进一步。

这样一想,国际学校的学生一出生就已经站在了终点,这种差别,有些让人难以接受,并且在中国,多少学生的父母能够做到这一点?

不到1%。

所以我想说,这是一种适合很少数学生的教育制度。

不过,两种制度各有优劣,后面再继续探讨。无论如何,公办教育深深扎根中国的土壤,也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也许它,才真正适合中国。

第二点,学生素质。国际学校的学生给我的感受是目标性比较强,十二十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比较明确自己想上的大学和想学的专业,并且会独立或者在老师的帮助下准备材料进行申请,申请的专业上看,多数会选择艺术和计算机这两类。公立学校的高中学生,在目标的确定和对自身的认知上,少数学生非常明确,而多数学生仅有一个模糊的影子。一般而言,在真正接触了大学教育后,认知会清晰一些。

说起这个,我想起了成都七中以前举办过学生进大学的活动,让正面临人生节点的高中生们走进大学课堂,提早感受,也许会对他们的专业选择有所帮助吧。第二点其实是国内学校的一个痛点,包括我,在选择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时,都是迷迷糊糊的,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和认知,在以后,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进行回溯和思考。

总体而言,国际学校费用高,不过用钱砸出来的教育,也有可取之处。而公办学校扎根终中国,有深厚的土壤,若能有序进行变革,取国际学校之长,说不定能够扭转中国教育唯分数论的坚定认知。

前路虽远,且徐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