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

(本文1万2千多字,比较长,可以分段阅读,大家捡自己感兴趣的看就可以,谢谢!)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

——唐代.周昙

壹·平王东迁五十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继位后的第二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周朝的国都迁至洛邑。

在周平王继位的同时,诸侯虢公翰认为,周平王是靠叛乱登上王位的,认为他弑杀君父,是无德之人,不配周天子的威仪。于是,拥立周幽王之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周王朝出现两王并立的局面。

周平王其人,作为东周第一任君主,能力一般般,但是却在位长达50年之久。

从公元前770年继位,到公元前720年去世,长达五十年的统治时间内,他一手缔造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小霸主——郑庄公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1)

公元前770年

在周平王在位时期,有四个诸侯国对时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是:

秦国、虢国、晋国、郑国。

秦国:当时秦国的秦庄公居住在先祖故地西犬丘,他的长子世父率军与犬戎作战,所以把太子位置让给他的弟弟秦襄公。当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

后来平王东迁,秦襄公派兵护送。

周平王以秦襄公护送有功,于是封他为诸侯,秦襄公也真正意义上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国君。享有与齐、晋、郑等国一样的地位,得与山东各诸侯国互通使节,彼此访问。并且平王头脑一发热,就对秦襄公说:

镐、丰的土地被犬戎占据了,只要你能给夺回来,就是你秦国的土地了。”

从此,秦国从第一任国君秦襄公开始,在数代国君的努力下,战胜西戎,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

最后,秦国先祖秦非子从给周王养马,到秦襄公封侯,到秦穆公称霸,到秦孝公变法,至战国末期,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

虢国:虢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前前后后出现了四个虢国,分别有西虢国、南虢国、东虢国、北虢国

西虢国东虢国的开国国君分别是虢叔和虢仲,他们都是周文王的弟弟。

南虢国则是在西虢国东迁改成了南虢国。

北虢国的开国国君是虢序,他是东虢国开国国君虢仲的后裔。

西虢国到了虢公翰时期,由于对周平王的不满,拥立周幽王之弟余臣为天子,搞出了一个“二王并立”的局面,并且分立长达二十年之久,虢公翰也不可谓是虢国历史上的一代人杰。但对此人,历史上的记载却不多。

而虢国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假道伐虢”。

大概在晋献公十九年至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58年—公元前655年,东周惠王姬阆在位期间。

晋国想吞并虢国,但又怕虞国去救援。于是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离间虢国虞国的关系。由于虞国国君贪得无厌,他建议晋献公把自己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

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

结果,等晋国灭了虞国,回过头来又找借口,顺便把虞国也给灭了。

这就是“假道伐虢”和“唇亡齿寒”的来源。《三十六计》中有对“假道伐虢”的收录。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2)

公元前650年

晋国: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 国号初为,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

如果说虢公翰是造成东周初期“二王并立”长达二十年之久的“罪人”,那么,晋文侯就是结束这一切的“功臣”。

晋文侯在东周初期护卫周平王完成东迁,功不可没,晋国也由此一跃进入强大诸侯之列。

但是晋文侯并不满足于此。

晋文侯一边讨好周平王,一边又在偷偷的给周携王送礼示好。而周携王由于实力比较弱,急需像晋文侯这样的强大诸侯支持,于是也开始拉拢他。晋文侯就这样在两位天子的“需求”和“信任”之下,获得更大的利益。

然而,此时西方的秦国打着周平王的旗帜,为夺取被戎狄武装占领的歧丰等地盘不断取得更大利益。

南方的楚国则南征北战,大举兼并汉阳小国,扩大地盘。

东方的齐国、鲁国也都把邻近的世仇之国干掉了。

中原的郑国,也凭着周平王的倚重,不断兼并周边国家,势力越来越大。

晋文侯看着其他诸侯不断壮大,他心焦如焚。

公元前750年,晋文侯为了讨好周平王,获取更大利益,向周平王建议说:“天无二日,国无两王。携王虽为先王兄弟,但没有得到诸侯公认而擅自称王,实属叛逆,天子应当予以讨伐。”

于是,公元前750年的某一天,晋文侯把周携王骗到晋国边境巡查,在巡查的路上埋伏了重兵,一举击杀了周携王!

从此,东周初期的“二王并立”局面彻底结束。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郑国

贰·周郑交质形成的春秋第一小霸主

郑国的第一位国君是郑桓公(?-公元前771年),姬姓,郑氏,名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静异母弟,受封于周幽王时期。在犬戎攻陷镐京时,郑桓公与周幽王一同遇害。

在周平王时期,郑国相比于虢国和晋国,它还只是小弟,也正是在周平王统治时期,这个新封的小国,灭掉了东虢国和郐国,慢慢壮大了起来。

有一天,周平王突然发现,这个他亲自扶植起来想制衡晋国的小弟,变得不那么恭顺了,而晋国也不那么听他的话,还跑去讨好周携王。

此时的西虢国君,虢公翰的儿子忌父,为了缓和与周平王的矛盾入朝。周平王刚好借机亲近西虢国,想借助西虢国的力量制衡郑国。然而,虢公忌父拒绝了。

这事被此时的郑国国君郑庄公知道了,决定辞职不干。周平王一看形式不对劲,你辞职了谁来对付晋国?于是竟然想出了把太子,放在郑国当质子的馊主意。

周平王敢放,郑庄公也敢收。于是,也把自己的儿子忽留在周王室做人质。

这件事的影响非常恶劣。当时列国互相质子很普遍,但基本上是平等实力的。

郑国却是第一个和天子互质的。天子主动与臣子对等,不但降低了周王室的公信力,还间接提高了郑国的地位。

这就是著名的“周郑交质”事件。

由于周平王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年之久,而在郑国为质的太子狐也年纪不轻了。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他的儿子狐在去往吊丧的路上也死了,于是狐的儿子周桓王姬林继位。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郑国不经周桓王允许,私自和鲁国相互交换祊、许二地。于是周桓王很生气,加上他爹在郑国当了很多年的人质,想想更加生气。于是把郑庄公名义上保留着卿位,实际上扫地出门,又开始重用虢公

郑庄公也很生气,于是决定不再朝见周桓王,还跑去割了周天子温县、洛阳两个地盘的麦子。桓王觉得还惹不起,忍了。

郑庄公觉得桓王怕了,又跑去和桓王说:你给我王命,宋国不听话,我要去讨伐他!

结果桓王却不同意。

郑庄公觉得自己被轻视了,于是就假称得到了周天子的王命,拉拢了虢公,以大义去讨伐宋国,最后大败宋国,还顺便吞并了许国

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八年,他终于忍不了了,派兵把郑国的邬、刘、为、邗四邑给抢了,抢完还不解气,还把叛王投狄的苏忿生后代之田十二邑送给郑国。

这就有点过分了。

干完这事还是觉得不解气,他又废除了郑庄公的卿位,调兵遣将,率领周军和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亲自进攻郑国。结果在繻葛之战中被郑国打得惨败,还被郑国人祝聃射到了肩膀。

自此,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成为了“春秋时期”初期第一个称霸的小霸主!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3)

春秋五霸

叁·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周惠王、周襄王时期),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齐襄公时,齐国政治混乱。为了保命,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周庄王时期),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无知,并讨论重立君主。高、国两家事先暗地通知了小白回国。鲁国听说以后也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了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这时小白早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他为国君,是为桓公

齐桓公继位以后,为了报仇,发兵攻打鲁国。结果鲁国大败,鲍叔牙就给鲁侯写信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如不从命,将要再次出兵讨伐鲁国。鲁国害怕,于是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

桓公想要杀了管仲,但鲍叔牙不同意,告诉他:如果你只想要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

齐桓公听他这么说,就想起了当年的郑庄公,那是何等的风光!

于是同意了鲍叔牙的说法,放下仇恨,把管仲接到了齐国来,还拜为了相国。

齐桓公在管仲、鲍叔牙等人辅佐下,实行改革,走入称霸天下的道路……

北杏会盟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国举行“北杏会盟”,旨在协力平息宋国内部争夺君位的变乱,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升高。会盟前齐桓公曾邀遂国国君入盟,遭到拒绝。“北杏会盟”结束后,齐桓公吞灭遂国

鄄地会盟齐桓公六年(公元前680年,周釐王时期),参加过“北杏会盟”的宋国背叛盟约,齐桓公约请曾参加“北杏会盟”的陈、蔡二国一起出兵伐宋。

齐桓公先派人带着丰盛的礼物去朝拜周天子,说宋国不尊重周天子,随便废立国君,请周天子兴师问罪。周天子想借齐国的力量来树立天子威望,遂答应齐桓公要求,派大夫单伯带部分兵力,会同齐、陈、蔡三国合兵伐宋。

宋国看到齐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来讨伐,不想背负抗御王师、与天子作对的罪名,请求归顺王室、与诸侯和好。齐桓公觉得“狐假虎威”的办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公元前679年)冬天请周天子的代表单伯,约集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各国诸侯看到周天子支持齐国,遂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幽地会盟齐桓公八年(公元前678年),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会上大家再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救援燕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周惠王时期),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救援燕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燕庄公于是送齐桓公回国一直送到了齐国的境内。

召陵之盟齐桓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57),桓公便兴兵讨伐蔡国,而秋、楚两国进攻郑国。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春,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先进攻楚国的盟国蔡国,接着进攻楚国,两军相持不下,通过外交谈判,楚国答应遵守诸侯的本分,恢复向周天子纳贡。齐桓公和各小国诸侯共同与楚国在召陵订立盟约,互相结盟,各自退兵,史称“召陵之盟”。

洮之会盟齐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发生更立太子之事:周惠王已立王子郑为太子,因惠后喜欢小儿子带,周惠王便欲废郑立带。在周惠王死后,齐桓公约集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洮会盟,正式将王太子郑扶上周天子宝座,是为周襄王

周襄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被霸主扶上天子位的东周君主。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4)

桓公之死: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乙亥(前643年9月12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

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管仲其人

齐桓公能够称霸,最关键的人物就是管仲。

管仲将行政管理系统划分为“叁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叁其国”,就是将国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分设3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广大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5正官分管。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整顿行政系统的目的是“定民之居”,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

用人上,选贤任能,靠政绩说话,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来源,这一制度成为日后科举制度的雏形

管仲在政治上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富国强兵。

管仲在外交上主张,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

著有《管子》一书。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5)

公元前630年

肆·春秋第二位霸主—

第一霸主晋文公

如果说,春秋时期的第一位小霸主是郑庄公,春秋时期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霸主是齐桓公,那么,在春秋时期所有的霸主中,第二位称霸的晋文公才是真正的春秋第一霸主

因为,从晋文公称霸开始,到后来的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晋平公共计八王,从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称霸,到公元前506年晋平公去世,100多年的时间里,晋国霸业维持了百年之久,在整个春秋时期,几乎无人能敌!

所以,后来有人就在讨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晋国后期的衰落,导致韩、赵、魏三家分晋,统一天下的还会不会是秦国?

前文我们已经讲过,晋国的祖上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晋文侯姬仇杀了周携王,结束了东周初期“两王并立”的局面,在当时也是一方强大诸侯。

晋文侯去世以后,晋国陷入内乱。

晋昭侯姬伯,晋文侯子,在位7年。被大臣潘父及曲沃桓叔谋杀。

晋孝侯姬平,晋昭侯子,在位15年。被曲沃庄伯谋杀。

晋鄂侯姬郄,晋孝侯子,在位6年。

晋哀侯姬光,晋鄂侯子,在位9年。被曲沃武公擒杀。

晋侯姬小子,晋哀侯子,在位4年。被曲沃武公诱杀。

晋侯姬缗,晋哀侯弟,在位28年。被曲沃武公灭掉,晋国实现统一。

统一之后,

晋武公姬称,前为曲沃武公,在位时间共39年。

晋献公姬诡诸,晋武公子,在位26年。尽灭桓、庄之族。兼并十七国,臣服三十八国。

晋公姬奚齐,晋献公子,在位1个月。被里克杀死。

晋公姬卓,晋献公子,在位1个月。被里克杀死。

晋惠公姬夷吾,晋献公子,在位14年。被秦穆公败于韩原。

晋怀公姬圉,晋惠公子,在位1个月。被秦穆公杀死。

直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文公姬重耳继位,他也是晋献公之子,所以,晋献公的四个儿子都当过同一个国家的大王,这事在历史上估计也是绝无仅有的

姬重耳回国

晋文公的称霸,和一个女子有着重要的关系,她就是穆姬

穆姬是晋献公和齐姜之女,前文说过,晋献公“假道伐虢”灭了虢国,回头又把虞国也给灭了,他为了和此时开始强大的秦国交好,又把自己的女儿穆姬嫁给了秦穆公,和秦国结下了“秦晋之好”。这也是成语秦晋之好的来源,是由一个女子而促成的。

穆姬是晋惠公姬夷吾姬重耳的姐姐,在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6年)骊姬陷害申生让晋献公误以为申生想害他,申生为表明清白就自杀了。穆姬的两个弟弟姬夷吾姬重耳得到消息后害怕被殃及池鱼,就逃回了自己的封地。

等晋献公去世以后,他托孤荀息,让奚齐继位,里克、邳郑想接回重耳,一个月后在晋献公的葬礼上里克杀死了奚齐荀息又立了卓子当王,并安葬了晋献公。又一个月后,里克在朝堂上又杀了卓子,荀息感觉对不起晋献公的嘱托,于是自杀以示道歉。

卓子死后,里克等人派人到翟国准备迎回重耳,重耳拒绝了。

夷吾想回晋,让郤芮用厚礼贿赂秦国,并约定以河西献给秦国。同时还写信许诺封汾阳之城给里克,齐、秦两国护送夷吾回到晋国继位,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继位以后,并没有割地给秦国,此时的秦穆公很生气,但是他忍了。

晋惠公又担心里克再次想接回重耳,他不仅没有把汾阳之城给里克,还派人去刺杀里克,里克走投无路之下自杀了。

晋惠公四年(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乞求购买粮食,秦穆公答应。运粮船队从雍城到绛城接连不断,史称“泛舟之役”。

晋惠公五年(公元前648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惠公不仅不给粮食,还趁机攻打秦国,秦穆公大怒,派兵攻打晋国。

结果,秦穆公带着庞大的怒气,在公元前649年于韩城大败晋惠公,还把他给俘虏了。

如果不是他的姐姐穆姬救了他,晋惠公可能也就是当了6年不到的大王了。

晋惠公被俘以后,在穆姬的劝说下,秦穆公同意留下他的儿子子圉为人质、放晋惠公归国。

晋惠公十三年(公元前638年),晋惠公病重,太子圉担忧继承权旁落,遂偷偷逃回晋国。

秦穆公又是大怒,你老子当年羞辱我,现在你又不告而别,我好歹也是你姑父吧,你就这么急着回去当大王?

你这个侄儿子就别想了,你不是还有个叔叔嘛,与其让你这个不懂礼貌的外侄来当大王,不如让我那个小舅子来,于是派人去寻找姬重耳。

晋怀公听说秦穆公在派人寻找重耳,害怕了,于是威逼重耳的外祖父狐突召回两个儿子狐毛与狐偃,意欲削弱重耳的势力。狐突拒不执行晋怀公的命令。晋怀公年轻气盛,下令杀死了狐突。

公元前636年正月,重耳在秦兵三千人的护送下,栾枝、郤谷为内应,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晋国,二月入国都绛即位。晋怀公逃到高梁,不久被杀。

至此,重耳在外流亡了将近20年,分别辗转流亡了8个国家: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和秦国以62岁的高龄登上王位,成为了晋文公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6)

晋文公

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元年),三月晋文公在秦国帮助下平定吕省、郤芮叛乱。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二年)春四月,晋文公听从赵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的意见,赶在秦师前面发兵迎回周襄王,杀死王子带,护送周襄王回到了周王城洛邑,周襄王大为感动,把河内、阳樊两地赐给了晋国。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五年)元月,晋国借援助宋国之机讨伐卫国、曹国。二月,晋文公与齐孝公在敛盂结盟。卫国人赶出卫成公讨好晋国,三月晋军攻下曹国都城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五年)夏天,因晋文公流亡时,楚国对他有恩,晋军退避三舍,楚军也想撤退,楚将子玉不同意。晋文公与盟军驻扎于城濮,子玉依托郄陵险阻扎营,并有郑国、陈国、蔡国相助。双方在城濮开战,楚联军大败,子玉逃回楚国自杀。晋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诸侯,与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郑文公、卫叔武及莒子践土(今河南原阳)会盟,诸侯朝见周襄王。

至此,晋文公称霸的局面正式形成

公元前631年(晋文公六年)夏,晋文公与王子虎、宋公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憖,会盟于翟泉(今河南孟津)。

至此,晋文公称霸的局面继续扩大

公元前629年(晋文公九年)冬,晋文公去世,其子姬欢即位,是为晋襄公。

晋文公姬重耳,以62岁高龄当上了晋国的大王,当了年的大王,只用了6年时间,就在春秋时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代霸主。

晋悼公独霸中原

从晋文公姬重耳称霸以后,

晋襄公姬欢,晋文公子,在位7年。败秦穆公于殽;

晋灵公姬夷皋,晋襄公子,在位14年。败秦康公于河曲。平周乱立周匡王。被赵穿杀死;

晋景公姬据,晋成公子,在位19年。被楚庄王败于邲,败齐顷公于鞍;

晋厉公姬寿曼,晋景公子,在位8年。败秦桓公于麻隧,败楚共王于鄢陵。被栾书、中行偃杀死;

到了晋悼公姬周,公元前573年至公元前558年在位。公元前573年,年仅14岁的姬周继晋国国君位。

他继位以后,推行新政,重组八卿(中军将栾书、上军将韩厥、下军将吕相、新军将彘鲂、中军佐中行偃、上军佐智罃、下军佐

范匄、新军佐令狐颉),以祁奚任中军尉,羊舌职命其佐祁奚,魏绛任中军司马,铎谒寇担任上军尉,籍偃担任上军司马,程郑担乘马御。

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把晋国上下收拾得服服帖帖,一片欣欣向荣,完全不像一个14岁少年能干出来的事情。

晋悼公姬周在位的15年间,他先后征服了当时的宋国、齐国、郑国、魏国,并于鸡泽会盟单顷公、宋平公、郑僖公、鲁襄公、卫献公、莒犁比公、邾宣公及齐太子光。

此时的春秋时期,也正值晋、楚争霸时期。

公元前563年春,晋悼公至柤,与吴子寿梦、宋平公、鲁襄公、卫献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滕成公、薛献公、杞孝公、小邾穆公及齐太子光会盟,攻打郑国。郑国议和

在一系列的会盟和操作之下,年仅20岁的晋悼公,在晋文公及几代先祖和君王的积累遗产之下,利用云遮雾绕的政治手腕与规模宏大的军事行动,当众目睽睽,数十万精锐簇拥着一个20岁的少年。通过频繁的征战,悼公架空国内侈卿的同时,陈兵周畿,炫耀其武。

邢丘之盟,晋悼公正式确立列国朝聘之礼,同时取消诸侯对天子的朝贡义务,此后诸侯不朝天子被合法化。

晋悼公真正做到了独霸天下!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7)

公元前520年

晋悼公是一个非常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对群臣,亲之以德;敬之以礼;用之以智;惩之以法,故群臣恭效臣节,皆股肱也。史称:“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他还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在以前的八卿框架下,改为“六卿”,以赵武相晋;韩起、栾盈领袖公室;范鞅、杨肸(即叔向,肸之字)为谋主;中行吴、魏舒为良将;韩无忌、祁午、师旷、籍谈、羊舌赤、栾豹、箕襄、史赵、女齐为股肱,可以想象,当这些人才在未来发展起来,会释放出何等的能量?

但天公不作美,年轻的晋悼公姬周在他29岁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558年,轰然而逝!

至此,由晋文公开创的晋国春秋霸业,开始一步步走向没落,整个过程在春秋历史上维持了百年时间,到了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把晋国瓜分殆尽,韩国、赵国、魏国也相继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可以想象,瓜分晋国的韩赵魏尚可在战国这样一个群雄并立的混乱时代称雄,晋国的强大可见一斑!

如果年轻的晋悼公能活到他的高祖父晋文公的年纪,说不定他真的能够统一天下,最后可能也轮不到秦始皇了。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8)

伍·春秋五霸

对于“春秋五霸”,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大概分为几种,第一个版本认为,“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这种说法出自于孔子的《春秋》,大体上还包括《孟子》、东汉的《风俗通义·五霸》、唐代的《史记索隐》;第二个版本认为“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出自于墨子《墨子·所染》;第三个版本认为,“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出自清代《鲒崎亭集外编》。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齐桓晋文”并非浪得虚名,不管是“春秋五霸”还是“春秋七霸”,亦或者春秋多少霸,永远都绕不开他们二位。

由于春秋时代的小国实在是太多,就连史书上都无法一一罗列,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是那些璀璨的巨星。

秦国秦穆公,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当时秦国所在的陕甘宁,秦穆公灭掉了包括绵诸国在内的西戎大大小小二十余国。

前文我们已经讲过,秦穆公与晋国的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秦穆公在和晋国历代君王进行中原争霸的时期,屡屡受挫,于是他改变策略,不再寻求中原与晋国争霸,而是西出函谷关,灭西戎,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形成了“穆公赵霸西戎”。

他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也许是因为他对当时的异族人的抵挡和压制,使得中原各诸侯能够互相打来打去的。

关于楚国楚庄王,相信后世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典故: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楚国的先祖是在周成王时期楚人首领熊绎建立,芈姓熊氏。

可能有些人分不清姓氏的区别,在我们现代人来说,姓氏实际上指的就是一个人的姓,而在古代,姓是一个宗族的根本,氏则为同一姓之下的分支,古代的贫民百姓是只有姓而没有氏的,氏是古代贵族人的专利。

楚国在熊通(公元前740年-690年,周平王和周桓王时期)统领时期,称楚武王。也就是说,楚国在平王东迁以后,熊通称王,称为了诸侯国。

到了楚庄王(公元前613年-591年,周匡王和周定王时期),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

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话,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

当时的晋国是晋灵公和晋成公及晋景公在位时期,晋灵公是晋文公的孙子,为人比较残暴,后来被一个叫赵穿的给杀了。而晋成公则是晋文公的儿子,在他的侄子晋灵公死后继承了王位,晋成公比较有能力,可惜只当了6年的国君。

当时的楚国正值楚庄王在位,晋国出现了短暂的衰弱,也正值此时,楚庄王心中冒出了和晋国争霸的决心。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开春,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整,楚庄王趁势而起,以令尹孙叔敖将中军,子重将左军,子反将右军。楚庄王亲统楚国三军精锐部队悉数北伐郑国。郑国顽强抵抗三个多月,楚国将其攻克。

后来楚庄王又攻打宋国,与宋国僵持了九个月,逼得宋国与楚国结盟。

处于南方的楚国,又联合齐国制衡晋国,当时的晋景公忙于对付齐国,无暇顾及楚国,使得楚国也形成了霸主的局面。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9)

公元前473年

吴国和越国

而吴国吴王阖闾和他的儿子夫差能够称霸,得益于历史上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孙武和伍子胥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九年),在孙武和伍子胥的带领下,吴军攻入了楚都郢,差点就把楚国给灭国了。此时的楚国在位的是楚昭王雄轸,他的祖先楚庄王已经去世了85年。

而孙武给我们后世人留下的最著名的当是《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孙武也被誉为“兵圣”。

吴国和越国,两个处于东南的两个诸侯国,常年相互攻伐。

越国越王勾践能够称霸,也得益于历史上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范蠡和文种,外加一个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关于这段历史,我们的电视剧和电影演绎了一遍又一遍,我们不做过多赘述。大概就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二十年后,勾践起兵打败吴王夫差,灭了吴国,称霸东南。

期间,还利用了美人计,把越国的美女西施送到了吴国,用于迷惑夫差,最终得于灭吴,与当时的晋国、楚国成为了“三霸并立”的形式。

传说,西施是喜欢范蠡的,最后越国灭了吴国以后,范蠡辞官走了,西施得以幸免,陪着范蠡去泛舟西湖了。

到了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以后,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今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山附近),他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此时,距离晋国的六卿之三—韩、赵、魏灭掉了晋国六卿其三中的最后一卿智氏,也只剩下20年,既公元前453年。

晋国六卿的智氏被灭后,晋国公氏名存实亡。

此时的周王室,在位的是周贞定王,东周第十六位君主,他从继位的公元前473年到公元前441年,期间,越王勾践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晋国六卿的韩、赵、魏灭掉智氏,逐渐瓜分了强大的晋国。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10)

孔子

陆·春秋文化

春秋时期的文化,之所以璀璨辉煌:

一是,就是建立在周朝时期的“礼崩乐坏”之上的。“周礼”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维护贵族统治阶层的话语权,而当“礼崩乐坏”的时候,各个阶层的人都得到了发声的机会。再加上各个诸侯忙于争霸,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比如说百里奚是个陪嫁的奴隶,最后还得到了秦穆公的重用。

二是,周天子的地位不稳,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比如说在春秋时期著名的“稷下学宫”,它虽然是由齐桓公创立的,但掌管和主持稷下学宫运作的却是私人。

三是,各诸侯国互相攻伐,人员流动较大。这也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频繁,相互间的文化碰撞,催生了很多新的思想。

春秋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学派:

儒家学派: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五种教本,连同《春秋》被后人称为"六经"。孔子及其弟子著作的《论语》,以及《孟子》。

道家:道家的神秘首先就在于老子其人,叫李耳,做了一部《道德经》后,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消失于世间,有人传说他成仙了。还有庄子,他所作的《庄子》一书,很多写的大气磅礴,“神神叨叨”,个人感觉唐朝大诗人李白,可谓得了庄子的真传。

墨家:墨家在春秋时期大有一种行侠仗义的精神,《墨子》一书体现了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很多思想。当然,严格来说,墨子本人应该算做战国时期人物,但在墨子之前,也可能是存在墨子的相关学说的。

法家:法家的先驱当属管仲、子产。后来直接出产了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商鞅、韩非等人。

兵家:兵家最著名的当属孙武以及他的《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等具出自该书。以及包括后来他的后人孙膑。

其他各家还有阴阳家的邹衍、纵横家的苏秦张仪、名家公孙龙等等。

另外还有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鬼谷子。有传说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均是他的徒弟,但按照时间线来看,应该持怀疑的态度。毕竟他们相差的时间太久,除非鬼谷子是个老妖怪。

五分钟看懂春秋简史(断代史东周春秋)(11)

文末

春秋时期实在是太过动乱,以至于有些小国家什么时候被吞并的都不知道,根据相关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多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年都要有两场大小战争发生。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战争,而不是像我们现在生活中的打架斗殴一样,战争是要死人的。

春秋时期的历史线非常难于梳理,所以在写春秋历史时,就一个字:乱。

下面给大家列一个时间线,仅供参考:

周平王:姬宜臼(768―公元前718年),姬姓,名宜臼,东周第一任君主。

周桓王:姬林(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97年),姬姓,名林,东周第二任君主。

周庄王:姬佗(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2年),姬姓,名佗,东周第三任君主。

周釐王:姬胡齐(公元前682年―公元前677年),姬姓,名胡齐,东周第四任君主。

周惠王:姬阆(?—公元前653年或公元前652年),东周第五任君主,谥号惠王。

周襄王:姬郑(公元前651年―公元前619年),姬姓,名郑,东周第六任君主。

周顷王:姬壬臣(公元前618年-公元前614年),华夏族,姬姓,名壬臣,东周第七代君主,在位6年。

周匡王:姬班(公元前612年-公元前607年),华夏族,姬姓,名班。东周第八位君主,在位共6年。

周定王:姬瑜(公元前606年~公元前586年),姬姓,名瑜,东周第九位君主,在位21年。

周简王:姬夷(公元前586年~公元前572年),姬夷,东周第十位君主,共在位14年。

周灵王:姬泄心(公元前572年~公元前545年)华夏族,姓姬,名泄心,东周第十一位君主,在位27年。

周景王:姬贵(公元前545年—公元前520年),姓姬,名贵,东周第十二君主,在位25年。

周悼王:姬猛(公元前520年~公元前520年),东周第十三位君主,在位半年。

周敬王:姬匄(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77年或公元前前476年),姬姓,名匄,东周第十四位君主,谥号敬王

周元王:姬仁(公元前476~公元前469年),东周第十五位君主。姬姓,名仁,在位8年。

周贞定王:姬介(公元前469年~公元前441年),姬姓,名介,东周第十六位君主,在位28年,谥号贞定王。

周哀王:姬去疾(公元前441年~公元前441年),华夏族,姬姓,名去疾,东周第十七位君主,在位3个月。

周思王:姬叔(公元前441年~公元前441年),姓姬,名叔袭,东周第十七八位君主,在5个月。

周考王:姬嵬(公元前441年~公元前426年),全谥为周考哲王,东周第十九位君主,在位15年。

周威烈王:姬午(公元前425年~公元前402年):东周第二十位君主,在位24年。

周安王:姬骄(公元前402年~公元前376年),姬姓,名骄,华夏族,东周第二十一位君主,在位26年。

周烈王:姬喜(公元前376年~公元前369年),姓姬,名喜,东周第二十二位君主。

周显王:姬扁(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21年),又称周显圣王或周显声王,华夏族,姓姬,名扁,东周第二十三位君主,在位48年。

周慎靓王:姬定(公元前321年~公元前315年),姓姬,名定,一名顺,东周第二十四位君主,在位6年。

周赧王:姬延(约前336年~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称王赧(nǎn),东周第二十五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共59年。

「断代史·西周」周易、周礼的诞生到“礼崩乐坏”的乱世之始

「断代史·商」君主之位该“父子相传”还是“兄终弟及”?

「断代史·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开创4000年世袭制先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