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预防科普讲座(心健康科普系列讲座一)

第一节.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高血压的预防科普讲座(心健康科普系列讲座一)(1)

一、心室收缩射血是血压形成的原动力。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前胸的正后方,位于两乳头的中间的位置,偏左侧更多一些,外观像一个小靴子,靴顶在左侧,而鞋后跟在右侧。左心和右心系统像两个并排相互倚靠的动力泵,又像外貌及其相似的孪生子,当然左心更强壮一些。孪生子主要是由肌肉组成,上下各有一个腔室,上面都是汇集血液的心房,下面是强有力挤压出血液的心室。心房的肌肉相对弱,它把血液挤压到下面的心室;下面的心室“忍辱负重”,它负责把心室的血液送往身体的“四海八荒”,它是三层环绕在一起的肌肉,收缩起来呈环状挤压,左心室更厚一些,大约10mm左右。

心脏左边的泵结实有力,可以承受更高的血压。左心室的工作就是努力把血液压出,使之播散到全身各个角落,总长几千万里的动脉、小动脉和微血管中。正因为任重道远,先天就比只把血液送到肺脏的右心室强壮。在正常情况下,左心室把血挤出的压力约是120mmHg,右心室则只需把血压推进旁边的肺脏,阻力较小,所需压力也小,大约是35mmHg。所以左心室的循环是大循环,而右心室的循环是小循环。这就是血压最初形成的原始动力。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通过测量患者的动脉血压来直观地预测患者的预后。通常会不停地问“患者的动脉血压是多少”这样一个百问不厌的问题。因为它确实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血压的下降就意味着生命的即将终结。同时也意味着心脏活动能力的终结。

高血压的预防科普讲座(心健康科普系列讲座一)(2)

二、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

血压指的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血管内的血液之所以能对于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首先是因为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在动物实验中,用电刺激造成动物的心室收缩,血流停止流动,此时在循环系统中各个部位所测得的血压都是相等的,这一压力数值就是充盈在血管中的血液对于血压的基础贡献值——7mmHg,也称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的高低也可以随着血量和循环系统容积之间的相对关系有所增减。如果血量增多或循环系统容积变小,则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就会升高;反之,如果血量增多或循环系统容积增大,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就会降低。

临床上失血性休克就是典型的心血管系统没有充足的血液充盈造成血压下降和死亡的例子。在战争影像资料中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官兵在战斗中的死亡情形几乎100%主要由或掺杂着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所以在战争的救治中失血和输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三、血管的外周阻力是影响动脉血压的重要因素。

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于血流的阻力。在循环系统中小动脉和微动脉对于循环的阻力最大。心室的每一次收缩把大约50—70ml的血压射入主动脉,主动脉是血液离开心室进入血管的起始通道,初始大约35mm,一路在胸腔内呈倒“U”字型进入腹腔后呈“人”字型进入下肢,然后逐级变细、变小,形成小动脉和微动脉,但由于小动脉和微动脉的血流阻力很大,使得在心室的收缩期间只能有相当于心室搏出血液中的1/3流过了小动脉和微动脉,其余的血液暂时储存在倒“U”字型主动脉和“人”字型的大动脉中,从而增加了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升高血压。

不难想象,如果仅有心室的收缩而没有外周阻力,心室收缩射入大动脉的血液将会迅速、全部地流到外周,血流对于血管壁的压力就会大大降低,心室收缩期的血压就不会升得太高。

在临床上常见的过敏性休克的血压下降就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小动脉和微动脉阻力大大降低、血压的急剧下降导致心脏灌注大大减少从而出现一系列危及生命的临床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升血压药物——肾上腺素,增加小动脉和微动脉的阻力,维持血压、挽救生命。

高血压的预防科普讲座(心健康科普系列讲座一)(3)

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蓄作用可以减少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

我们常说的“高压”是多少、“低压”是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蓄作用来调节的。当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和大动脉被动扩张,可以暂时多容纳一部分血液,多出来的这一部分血液就会转化成心室舒张时的“压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蓄作用使得动脉血压在心室的收缩期虽有升高但不至于升得太高,也就是“高压”不高;而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和大动脉发生弹性回缩,使储存出来的血液由势能转化为动能,驱使动脉内的血液继续由心脏向远端继续流动,并使舒张压维持在一定水平,不会降得太低,也就是“低压”不低。

可见大动脉的弹性储蓄作用,储蓄了“高压”贡献了“低压”。一方面可以使得心脏的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血液的日夜不停地持续流动;另一方面又能缓冲动脉血压的搏动,使得高压不高、低压不低。因此,在心脏收缩和舒张的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搏动幅度要远远小于心室内压的搏动幅度。

老年人的高血压为什么脉压差大?就是因为老年人整个大动脉都发生了硬化,大动脉的弹性储备能力明显下降,已经基本丧失了在心室收缩的时候储蓄出来的血液,储蓄血量的明显减少导致了“高压”很高、低压“很低”的临床现象。这在老年人当中几乎是特有的高血压类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