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摘的可可豆能直接吃吗(可可豆虽小健康功效俱全)

刚摘的可可豆能直接吃吗(可可豆虽小健康功效俱全)(1)

几个世纪以来,巧克力一直备受推崇,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认为可可豆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可可和终端产品巧克力是多酚类化合物的来源,可可豆甚至是所有事物中黄烷醇含量最高的。其中包括儿茶素和表儿茶。此外,可可中还包含槲皮素和异槲皮素。

研究表明,通过多种机制,可可化合物可以促进心血管、认知健康和皮肤健康。首先,这些可可化合物具有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支持神经传递和突触生长。其次,这些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加强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的功效,改善内皮功能,促进抗炎特性,并支持血管扩张,从而支持心血管健康。再次,可可能够增强皮肤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促进皮肤健康。

最近的几项研究总结了可可和巧克力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一些研究者指出,可可和巧克力的好处是建立在适度摄入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通过过量的摄入来实现。

可可与胰岛素耐受性

目前有关可可研究的一个领域是其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如最近一项由卢森堡健康所进行的研究,评估了巧克力消耗和胰岛素抗性之间的联系。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征募了1153名18 - 69岁的健康成年人,这些志愿者都居住在卢森堡。研究者通过食物频率问卷来评估志愿者的巧克力摄入量,通过HOMA-IR来测量志愿者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进而评估志愿者的胰岛素抗性。此外,研究者还评估了志愿者的肝功能,包括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研究人员指出,一般来说,与那些不吃巧克力的人相比,常吃巧克力的人群更年轻,身体更活跃,受教育水平更高,慢性健康问题更少。

排除那些服用抗糖尿病药物的志愿者之后,巧克力摄入量更高的志愿者,胰岛素抗性更低(通过HOMA-IR计算),血清胰岛素水平更低,肝脏酶水平也更低,包括γ-GT和ALT,这表明食用巧克力可以改善肝酶和预防胰岛素抵抗、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等问题。

可可与心力衰竭

之前就有研究发现,可可豆多种潜在作用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为此,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探究了巧克力消耗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在这项前瞻性群组研究中,研究者总共招募了31917名年龄为45-79岁之间的瑞典男性,这些志愿者身体健康,没有心肌梗塞、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病史。研究者对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调查评估了志愿者的巧克力消耗量。在199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研究人员对这些男性志愿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并且通过瑞典注册中心的记录对住院患者的心脏衰竭和死亡率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与那些没有摄入过巧克力人相比,摄入适量巧克力的人(每周1-3次,每周1-2次,每周3-6次)的人患心力衰竭的风险逐渐降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每天食用超过一份巧克力的人,心力衰竭的风险反而增加了。

虽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阐明这些问题,但研究者认为适度摄入巧克力可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而过多摄入巧克力可能会增加心力衰竭风险。

可可与动脉健康

为了进一步挖掘潜在的心血管健康可可产品,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研究者评估膳食摄入巧克力和动脉僵硬之间的关系。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研究者招募了508名平均年龄为61.7岁的男女性健康志愿者,并且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评估志愿者的巧克力摄入情况。

几年以后,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脉动波波速进行了评估,脉动波波速是一种动脉硬度指标。较高的脉动波波速意味着更高的动脉硬度,而较低的数值则表明动脉的柔韧性更好。

研究人员发现,食用巧克力的摄入量与脉动波的波速有明显的联系。然而,这种联系是非线性的。在没有或很少食用巧克力的人群中,脉动波的波速最高。在那些摄入适量巧克力的人群中,脉动波的波速是最低的(平均每周一次)。有趣的是,那些每周吃巧克力超过一次的人平均也有更高的脉动波波速。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适度摄入巧克力是有益心脏健康的,而较高的摄入量则会导致动脉健康参数的恶化。

可可与皮肤健康

由于可可富含黄烷醇和其它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可可摄入量对皮肤健康参数的影响。在最近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者评估了可可对韩国女性(43 - 86岁)皮肤光老化的作用。研究者让这些韩国妇女摄入一定量的可可补充剂(含黄烷醇320毫克/天),持续24周,然后观察妇女皮肤老化的迹象,包括皱纹,皮肤水分和弹性的流失。

研究人员评估了志愿者在试验进行到第12周和第14周时的皱纹、皮肤弹性以及皮肤水合作用情况。可可组和对照组志愿者的皮肤粗糙程度分别下降了8.7%和1.3%,可可组志愿者在12至24周的时间里,皮肤弹性显著提高。然而,在皮肤水分的测量中,二组志愿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可可补充剂对面部皱纹和弹性都有好处,可预防女性皮肤出现光老化症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