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洗洁精能致癌吗(天天用的洗洁精致癌)

最近网上很多文章在说洗洁精致癌,分析得头头是道,看上去也蛮唬人,烷基磺酸钠被拿出来说事,据说该物质易挥发,对孕妇等影响特别大。毕竟家里每天都在用,到底致癌不致癌,我们得严禁分析。

首先,手上有“某白”牌洗洁精一瓶,拍了后面的说明。

经常用洗洁精能致癌吗(天天用的洗洁精致癌)(1)

咱一条条来,第一条执行标准是GB/T9985,标准内容很多,咱只捡和“毒”的说。其中表格1为强制标准(所谓强制标准就是该表格内容是强制执行的内容)

项目

指标

总活性物含量,% ≧

15

pH(25℃,1%溶液)

4.0~10.5

去污力

不小于标准餐具洗涤剂

荧光增白剂

不得检出

甲醇,mg/g ≦

1

甲醛,mg/g ≦

0.1

砷(1%溶液中以砷计),mg/kg ≦

0.05

重金属(1%溶液中以铅计)mg/kg ≦

1

活性物后面详解。甲醇甲醛砷重金属等的含量有规定,说明这个里面是有这些重金属的,甲醇甲醛会挥发掉,重金属就不会了,因此,用洗洁精刷完餐具,是要冲洗干净的。但是也不用特别担心,除个别重金属是在人体内累积不排出外,大部分重金属是可以慢慢代谢掉的。

  1. GB14930.1主要针对洗涤剂,A类指直接用于清洗食品的洗涤剂;B类产品是指用于清洗餐饮具以及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我的理解是A类标准要高于B类。我手里的这瓶“某白”洗洁精属于A类产品。
  2. 维生素E,添加在洗洁精里面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护手,维E无太多害处,只有量大的时候毒副作用(出血性卒中、氧化老化作用、妨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这里的量大是指长期大量食用,洗洁精里面的这点,可以认为是微量,无害。
  3. 按国标去污检测,这个我通过“某白”网页联系了他们,要到了检测报告。贴个结果页吧。

经常用洗洁精能致癌吗(天天用的洗洁精致癌)(2)

经常用洗洁精能致癌吗(天天用的洗洁精致癌)(3)

  1. 安全无毒性我写这篇文章也主要是论证一下这个,所以也就没要检测报告。还是要用专业知识去分析的。

经常用洗洁精能致癌吗(天天用的洗洁精致癌)(4)

好,我们看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洗洁精中到底含哪些高分子物质(化工产品),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软化水、表面活性剂、柠檬精华、维E。维E已经分析过了。柠檬精华我特意搜索了一番,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应该是指柠檬酸钠,具有软化水的作用,至于为何要用精华这个称呼,猜测和化妆品、香水的广告用语一样,博个眼球。柠檬酸钠,又名枸橼酸钠,化学式为C6H5Na3O7,分子量为258.07,是一种有机化合物,CAS登录号 68-04-2,柠檬酸钠是最重要的柠檬酸盐,主要由淀粉类物质经发酵生成柠檬酸,再跟碱类物质中和而产生,具有多种独特的优良性能。由于制备柠檬酸钠的原料基本来源于粮食,因而绝对安全可靠,对人类健康不会产生危害。联合国粮农与世界卫生组织对其每日摄入量不作任何限制,可认为该品属于无毒品。

软化水是指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镁盐和钙盐的天然水。记得有一个果农,为了防止别人偷果子,在果园里贴了警告语“请注意:本果园刚喷洒过大量一氧化二氢”。Soso,软化水有害无害就不用说了吧。

表面活性剂。到核心了,网上谈论的致癌物质也大部分指向他。涉及到这么专业的问题,我就不太相信度娘了,于是,搜“某白”专利(我写了很多专利,专利里面的东西可信度极高而且还详细),找到其中的配方,在其实施例中找到了去污乳化剂的具体物质。原文如下:去污乳化剂可以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AES、磺酸、K12、MES、AOS、十二烷基磺酸钠或仲烷基磺酸钠等,也可以选择两性基表面活性剂,如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椰油酰胺丙级甜菜碱等,优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改性脂肪醇聚乙二醇醚、脂肪醇eo-po嵌段聚合物等。其中优选改性的脂肪醇聚乙二醇醚或者异构脂肪醇醚,更优选(TO3:异构十三醇聚醚3)。

表面活性剂,常规家里用的肥皂、洗衣液、洗衣粉主要成分都有,肥皂还有一个医用途径就是为误服农药的清胃的,用量很大。开头提到的烷基磺酸钠易挥发之类的不属实。我查了类似的醇醚类物质的MSDS,毒性实验大鼠经口大于5000mg/kg才会有中毒现象,人类可以算算是多少了。专利里面描述去污活性剂含量15%,刷一次餐具用量约4g洗洁精,含活性剂0.6g,即600mg,即使都残留在餐具上也并没有影响。至于其是否致癌,我查过联合国发布的致癌物质,尚不在目录。因此无需过度担心。

只需刷净,冲净,晾干。安心使用。只是不要当饭吃,就没事。馒头吃多了还消化不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