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三重境界(论语心得为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读论语三重境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读论语三重境界(论语心得为何)

读论语三重境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学而》篇。我相信这句千古名句大家从小都念过,对这句话的理解普遍是这样的: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在生活中实践所学到的知识,不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不为此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小时候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奇怪,明明学习的时候就很苦,还要在生活中实践学到的知识,怎么想也愉悦不起来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倒是似懂非懂,觉得有些道理,因为小时候贪玩,一放学就想着和周围的小伙伴一起耍,但是父母要求要先写完作业。所以朋友来的时候作业还没写完,也没法一起快乐地玩耍。可见,如果朋友来的不是时候,那也是快乐不起来的。至于最后一句说的,要想成为君子,就要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不愠,就是心里不能有怨恨。这样照字面意义解释出来的的君子当起来可够累的,难怪我们会认为儒家提到的礼义道德有一层虚伪的面纱。

抱着疑惑的心情,我翻阅了一些书籍,想获得这句话的新的理解。宋朝大儒朱熹先生对于“学而时习之”的注解是:“学之为言效也。”他注解的“学”这个字是有效仿的意思。回想一下我们学习的时候,确实是一定程度上在效仿。效仿前人的博学慎思,也效仿今人的创新思辨,我们常说尺短寸长,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效仿学习的地方。不过我们也得辩证地看待效仿这件事,因为一味地效仿别人而不知道别人内在的根本动力,那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容易走弯路,那更谈不上“乐乎”了。正如清末怪杰辜鸿铭的见解:“学之义甚广,不当作效字解,使后之为学者只求其当然,而不求其所以然,所谓依样画葫芦者是也。”遗憾的是,辜解并没有进一步解释“学之义”到底学的是什么?

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后才茅塞顿开,原来是我们把孔老夫子看狭隘了。南怀瑾先生认为,“学而时习之”的重点在“时”和“习”,孔子思想里的“学”不是一般说法的“读书”,而是“学问”。学问不等于文字亦或知识,而是人生经验处得来;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譬如禅宗六祖慧能。慧能到黄梅双峰山见弘忍法师求法学佛。几个月后,弘忍要弟子们“示法偈”,也就是写偈来展示学禅的心得。慧能也想写,碰巧寺里刚到了一位官员张日用,慧能就找到他说,张大人,我也有一则偈,但我不认识字,麻烦你帮我写墙上吧!张大人听了奇怪道,不识字也写偈?慧能就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于是,张大人替慧能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说,学问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是要从做人做事上体会。“观过而知仁”,当我们看到别人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作这样的“学问”,就要随时见习,随时体验,随时反省。当然,这种修学问的方法一开始是不容易的,我们的两只眼睛都是向外长的,所以看别人的过失、挑别人的毛病很容易,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就显得很困难了。我们常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我们学到的人生经验得到见习的时候,那种会心的微笑就是“不亦说乎”,有得于心的悦了。

南怀瑾先生接着解释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作学问的第二层境界:不怕寂寞、不怕凄凉,真正为学问而学问。“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为世为人,牺牲自己也做,为别的,杀头也不干。孔子知道,文化教育是一个社会安定的基础,即使他当时弟子众多而且都是各国的精英,他依然固守内心的“仁”,宁可穷苦,也在孜孜不倦从事教育。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所以,“有朋自远方来”的“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而是形容知己难得,老话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孔子的学问是到了五百年后汉武帝“独尊儒术”才兴盛起来,这五百年的间隔是非常寂寞的。所以孔子说:“莫我知也夫!”没有人了解孔子,但他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寂寞与坚持。

“人不知而不愠”则是研究学问的第三层境界。在品尝到知己难得的孤寂之后,还要懂得“不怨天,不尤人”,这才是“不愠”。不单单是对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愠,还要在遭遇时运不济的困顿下不愠。“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有这样的胸襟气度,便够得上作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够得上君子,不然便会“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