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

相信大家在青少年时期都听过或者见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为了表达自己对广大中小学生祝愿和期许,所以写下了这句话。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八个字成为了几代人的座右铭和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看似简单的八个字不仅是我们民族学习精神、进取精神的一种总结,更是中国传统精神最好的阐述。

2007年12月,在毛主席诞辰114周年的纪念日上,发生了感人的一幕,已经是86岁的华国锋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而且这一天他还遇到了年仅4岁的毛东东,并且为毛东东题了一幅字,内容就是我们上边提到的八个大字。

一、书法是华国锋晚年一大爱好

自从退出权力中心以后,华国锋几乎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所以人们对于他晚年的生活了解的其实并不多。过着深入简出生活的华国锋,在晚年的生活里有着两大爱好,一是种葡萄,还有一个就是练习书法。

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1)

其实,研习和临摹大家的书法习作是华国锋年轻时候就有的一个习惯,可是后来因为整日忙于工作,所以他很少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写字。

自从退休了以后,他开始有了大量的时间,因此练习书法这个事情,在他的晚年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在写字的时候不被他人打扰,在他的住处中,有专门一间练习书法的书房,而且钥匙都是华国锋自己掌管。一般每天吃完了早饭,简单锻炼以后,华国锋就会回到自己的书房,站在写字台前,开始了书法的练习和学习时间。

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2)

华国锋还会以书法会友,参加一些小型的书法研讨会,他特别乐意和一些书法大家坐在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久而久之,华国锋的书法不仅写出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还颇有大家的风范,很多专业人士对他的字有着极高的评价。

围绕书法,华国锋每日在书房笔走龙蛇,用毛笔字给朋友和亲人写信,研究各种书法书籍和报刊,以书法结交朋友,因此书法给他晚年的退休生活增加了很多色彩。

二、华国锋浑然大气的硬笔书法

书法往往是一个人态度和精气神的体现,在华国锋的硬笔书法里我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从容果敢,沉稳睿智,光明磊落的做人风范。

华国锋对于向他求取书法的人从来都不会吝啬,不过随着他年龄的不断增加,他的体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再加上很多人会把他的书法用作商业用途,所以后来他几乎都封笔不写了。不过在2007年的时候,华国锋还是为毛东东写了这幅字,内容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

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3)

众所周知,“华氏颜体”这四个字是书法界对华国锋书法较高的评价,所以在他端庄稳重,自成特色的笔体中,楷行结合的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给毛东东的这幅书法中,硬笔笔迹浑然大气、宽博宏伟、沉雄朴茂,同时又展现了坚挺、骨力尽现的气度,足见书写之人书法功底的深厚。

华国锋的硬笔书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毛体的影响,每一个字的字体结构都十分严谨,而且每一笔都沉着有力、落到实处,再结合上和谐自然的布局,带给人们一种稳重感觉的同时,看起来还格外的赏心悦目。

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4)

华国锋为毛东东写的八个字中,每一个字都饱含了他对毛主席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毛东东未来的期许和无限的祝福,希望毛东东不论什么时候,心中都会充满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进而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三、毛东东在书法方面的天赋和努力

身为毛主席的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毛东东了解和学习了很多毛主席的事迹,而且把发扬和继承先辈们的革命思想和精神视为己任。

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5)

作为毛主席的曾孙,毛东东在书法方面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天赋和极大的兴趣,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书法,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似乎能在他的身上发现当年毛主席的影子,特别是他的书法也受到了毛体的影响。

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6)

少年时期毛东东曾经书写过一幅“中国梦”的作品,虽然笔法上还是稍显稚嫩,但是却能让人明显感受到,书写之人练习书法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不管是从书写的运笔,还是字体的结构上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毛体书法的那种精神和气韵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封笔多年的华国锋为毛东东题字)(7)

相信未来,通过不断的练习,毛东东的书法一定能够取得不小的成就,进而更好的表达出他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如今,18岁的毛东东身材十分挺拔,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有着各种优良品质,未来希望他能够学有所成,不负韶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结语

在华国锋给毛东东题词的第二年,他就因病去世了,因此那副书法作品,不仅串联起来了两代人之间感情,而且还是革命传统和精神在两代人之间传承和坚守的最好体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