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知道法考成绩方法(经验教训法考实战心得)

提前知道法考成绩方法(经验教训法考实战心得)(1)

因备战主观题考试,曾一个多月没有健身,加之休息不好,身体状态一度很差,经过两个多月的“补课”,现已基本恢复如前。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要顺利通过法考,必然要有所舍弃,比如陪伴家人的时间会有所减少,不能经常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可是,这些在通过法考之后都是可以弥补的,但若考试未过,浪费的可不仅仅是一次机会,还有一整年的时间,乃至国家政策的大好形势!言归正传,今天来说说法考实战的一些心得。一、客观题无论复习了多久,准备的多么充分,考试时都一定会遇到不会答甚至没见过考点的题,所以,我把所有题大致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知道考点也知道答案的,换句话说就是烂熟于心一看就会的题,这类题是必得分题,不用多说,根据自己掌握的选就行了,别花太多时间,功夫在平时,一般每题不超过一分钟。第二类是知道考点但是不知道答案的题,也就是有印象但拿不准的题。这类题,是考试中要重点争取的,要多花点时间,多回忆,多琢磨,每道题大约两分钟,如果仍然拿不准,就做上标记,所有题答完后,剩下的时间重点检查这些题。个人觉得,能不能取得好成绩,除去平时复习的因素,主要就取决于这类题答的如何。第三类是没见过甚至看不懂的题,压根就不知道考的是什么。这类题,不要花太多时间,性价比不高,每题别超过一分钟,直接蒙就行了,能得多少分,就看运气和技巧了。说说“蒙”的方法:“排除法”与“辩优法”相结合,选项中如果有过于绝对的词(如“只能”、“均指”、“均属于”等等),大概率是错的。另外,一定要看清“应当”还是“可以”,这是最常见的“挖坑”的地方。还有,不定项选择题当中,拿不准的选项就不要选,大概率也是错的(印象中去年的不定项选择很多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二、主观题(一)注意审题,合理分配时间。开考以后,花几分钟时间概览一下全卷,看看一共几道题,有什么答题要求等等。18、19年均是一共6道大题,其中第5题行政法和第6题商法二选一。去年就有人把“第5、6题选一题作答”理解成了“第5、6问选一问作答”,如此丢分就太不应该了。时间分配上,建议每道题别超过40分钟,题量较大分值较高的题可适当多分配些时间,比如18年的“夺命十三问”,19年的刑法那道题等,但尽量别超过60分钟。(这一点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就应该训练好,否则真正考试时很可能把握不好节奏。)(二)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安排答题顺序。个人建议把刑法和法治理论题放在后面做,因为刑法比较难,容易错,性价比不高,而且比较烧脑,先做刑法会影响后面的发挥(去年就差点被那个罄竹难书的“洪某”搞死,好在是后答的刑法,所以影响不大)。而法治理论,只要符合答题要求,并踩上考点,都会有一定的得分,而就算写的再好也不会给满分,所以这道题是拉不开差距的。除此之外,就是学得好的部门法先答,比较弱的部门法后答。我去年的答题顺序是:刑诉题-民商综合题-商法题-刑法题-法治理论题。(三)要不要写法条序号?当然能写上更好,写不上也没关系,不知道法条序号的话,就写“根据《XX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连什么法也拿不准,就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先把所有题答完,最后有时间的话,再翻翻法条书,翻到哪条就把序号加上。最后补充一点,说说考试前的准备。一是要休息好。客观题考试上下午各3小时,主观题4小时,时间都比较长,休息不好的话,是很影响发挥的。除了休息以外,建议进考场前喝点功能性饮料,或者吃点巧克力什么的,有助于考试中集中精力。二是要保护好肠胃。考前别吃生冷辛辣的东西,容易腹泻。还有就是少喝水,虽然考试过程中可以上厕所,但是容易打乱思路和节奏,也浪费时间。三是尽量早点到考场。一般考前45分钟就可以进考场了,早点去,先熟悉熟悉环境,登录账号检查有没有问题,以免临时发现导致慌乱。另外,主观题考试时,如果打算翻法条,在考前可以把重点法条所在页折起来,便于考试中查找。不过,笔者建议不要过度依赖法条书,除非你答题非常快,都答完后剩余时间来翻一翻。暂时就这么多了,记得刚考完时挺多感触的,时间太久有些忘了。由于只参加过一次考试,而且是低分通过,所以文中所述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也不一定实用,仅供大家参考!祝大家一考而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